广为认知的脂肪肝,不被重视的“大麻烦”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项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2.5%~35.4%,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来自香港的研究发现,非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率达19.3%,而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率更高,达60.5%。
  症状很轻,危害不小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良性病变。实际上,脂肪肝的危害可真不少。今年欧洲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会使肝纤维化风险增加5倍以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预测,脂肪肝将逐渐成为肝癌的主要诱因;还有研究证实,除肝癌外,脂肪肝患者罹患消化系统肿瘤(如结肠癌)的风险也比正常人高。此外,脂肪肝患者罹患糖尿病、冠心病的概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长期治疗才有效
  脂肪肝的治疗周期较长,治疗策略是多方面的。由于超重、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首要原因,故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控制体重是防治脂肪肝的基础。武汉曾经有一个“暴走妈妈”很出名,这位母亲55岁,患有重度脂肪肝。为了给患有肝硬化的儿子捐献肝脏,她坚持每天暴走10千米,风雨无阻,再加上控制饮食,用7个月的时间减掉了数十千克体重,脂肪肝也消失了。虽然“暴走妈妈”的做法有点极端,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在脂肪肝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脂肪肝患者三餐要规律,保证适量蛋白质摄入,减少油、盐摄入量,适当放慢进餐速度。同时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能、健康状况等,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计划。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专家简介
  侯晓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协作组组长,湖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特别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名医门诊)
  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协和医院西区门诊)
其他文献
20世纪80~90年代,胺碘酮在心内科使用非常普遍,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胺碘酮可用于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防治。  使用胺碘酮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及心电图。若发现用药后心率持续小于每分钟50次,且伴有相关症状,或静脉滴注胺碘酮时,血压明显下降,应停药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由医生酌情处理。  研究证实,胺碘
叶黄素#眼睛  美国眼科专家建议:成年人应该从40岁开始就及时补充叶黄素,预防眼病,保护视力。冬季养“藏”,眼睛急需“储冬粮”  保健养生,别忘了眼睛  冬季气温骤降,寒气袭人,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故冬令保健应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藏精御寒为主。我们的祖先早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了“冬主闭藏,冬季养藏”的科学论断。  作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器官,眼睛暴露在冷空气中,成为养藏的重中
神志病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哇啦哇啦_50166@徐建主任医师说:我最近经常失眠,不知道是不是和生活习惯有关?听说泡脚有助睡眠,怎么泡法比较好?  徐建主任医师V  对付失眠最有效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①定时就寝,理想时段为晚上22点至24点;②设法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③睡前3小时不要进餐,晚上饮酒不要过量;④睡前不要喝咖啡或茶水,可饮些牛奶;⑤睡前泡个热水澡,洗澡后按压脚底
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往往需要终身性治疗和督导,加之糖尿病还伴有一些慢性并发症,一般症状隐匿、进展缓慢,需定期、规律随访监测其发生、发展。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随访计划,保持健康稳定的生活状态呢?  糖尿病患者的“年检”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于浩泳  1. 体重、腰围、血压,每周一次  体重、腰围、血压这些基本指标,因操作简单、直
近十年来,脂肪注射迅速成为现代女性改善形体及容貌的热门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选择这种手术方式,广大求美者也对该技术趋之若鹜。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脂肪移植技术已成为当今整形美容界的新宠儿。  自体脂肪移植是自体组织移植的一种,是将自己体内的脂肪组织从腹部、大腿等部位移植到面部和乳房等区域。自体脂肪移植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结构脂肪移植,另一种是颗粒脂肪移植。颗粒脂肪移植也称脂肪注射,是将体
糖尿病为何易与甲亢结缘?  糖尿病与甲亢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内分泌疾病,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例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两病既可同时发生,也可先后发生。有些患者在患甲亢同时出现糖尿病,是因为自身免疫紊乱同时殃及甲状腺和胰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糖尿病往往是1型糖尿病;而临床更多见的是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即在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得了甲亢。  糖尿病和甲亢两者相互影响:一方面,甲亢患
赵丹丹 洪江(主任医师)  “百白破”、卡介苗、乙肝疫苗是宝宝们从出生时就开始注射的疫苗。这些疫苗可以刺激机体抗体,帮助孩子们抵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结核、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有些疫苗甚至可使人终身获益。可以说,通过注射疫苗防治疾病,是“治未病”的完美阐释。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已被大众公认为是中老年群体标志性疾病的心血管病,或许也能通过在儿童或青少年期注射疫苗来预防。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
正常女性绝经的年龄范围在45岁~55岁。然而现代都市女性往往很难接受早于50岁就绝经。过早绝经不仅影响女性的生理,更易对她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现代女性的寿命越来越长,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女性更难接受提前衰老,更希望绝经及相关症状能推迟到来。尤其是近期出台了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后,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女性进入更年期却依然活跃在职场一线。试问,谁能接受年纪尚轻却白发丛生,整日疲倦,身体和精神状态越来越跟不上
历史渊源  丁氏内科传人童少伯(1906~1987年),其父童伯笙为原籍眼科名医。童少伯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丁济万,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授、上海华隆中医院医务主任,20世纪50年代初期改读西医。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曙光医院肾炎专题研究小组组长,为该院肾脏病学科创始人,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研究。  * 童少伯主编的《慢性肾炎的中医理论和疗法》  * 童少伯手稿《有见必录》、《随笔录》  后继有
生活实例  32岁的林女士是电脑软件工程师,工作时需要长时间不停地在键盘上打字、移动鼠标,业余还喜欢弹钢琴。半年前,她开始感觉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有刺痛和麻木感,工作时加重,休息后好转。后来,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被痛醒,须甩动、挤捏手部才能缓解。林女士去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经口服药物和局部封闭治疗3次,效果均不佳。近1个月来,她还出现了大鱼际肌萎缩的现象。最近,她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