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流浪猫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h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霜降,凉风习习,不到下午六时,天就暗了下来。来自高一(7)班的孙溢汕同学,他双手牢牢抱着一只猫喘着气,直奔进我的办公室,他兴奋地向我报告:“老师,我拾到一只猫,没人管的。”我瞄了一眼猫,顺口说:“放了它吧,它的妈妈会找它的。”
  孙溢汕一听先是呆了一下,又看了我一眼,随即离开办公室。我立即站起身,不放心地眺望着他的背影,我看见他直接把猫放在教学楼的草地上。小猫先没有动,见他去教室也跟着去了。孙溢汕出于班级纪律的考虑,又抱起猫把猫放到离教室更远的石子路上。见救它的人走远了,小猫只轻轻地叫了几声,没有再跟了去。或许因为冷或许因为饥饿,它只是在角落里蹲着,不再向身边路过的人献媚,也不再去接近其他人了。
  我开始并没有领养它的意愿,但也不想看到这个小生灵受冻挨饿,它生长的地方应该是大自然,又或者是某一个有缘的人家。
  我一直守护在小猫身边给它喂食喂水,也顺便招呼着其他的老师们。老师们三五成群或者一个一个路过时,我都不错过,问问他们是否愿意领养这只猫?但大家都是一个答案:家里没人照顾。是的,许多老师照顾自己的孩子都没时间,哪还有工夫来照顾一只猫呢?我一边照顾着猫,一边还是等着有缘人。终于等来了一个我的同事鲁森梁老师,他恰好经过,他看了这只猫,二话没说,直接走近看个究竟。猫很通人性,也能感觉到来者的善意,它围着鲁老师的脚边转了两圈喵喵直叫。鲁老师打量了一下这只猫,他说,这只猫比他前两天刚救治过的那只要聪明,很通人性。我马上建议鲁老师收养它,鲁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给夫人通了电话,回答大概不妙。
  突然之间,我想到上一届的一位学生家长,陈炜楠同学的妈妈,她是余姚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过去,我对她的工作充满着不解,甚至觉得成立这种协会就是一种“无聊”,但就在这一刻,我完全理解她了。人类是大自然的建设者,但同时也可能是破坏者,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而人与小动物之间的和谐应该也包含在这个范畴之内吧。
  我这样想着,但并没有立即拨通她的电话,我想把她作为我的最后一条求助路线。
  夜慢慢地深了,没经过老婆同意,我还是把小猫抱回了家,尽管妻子嘟起嘴,我只装作没看见,连声讨好说:“就把它放一夜,明天一定让人领养去。”
  我毫无睡意,即使多次求助已经失败,但我还是把流浪猫的照片和视频发到了GF中学高中部的工作群,希望能找到一个愿意收养它的家。
  与此同时,我又拨通了陈炜楠同学妈妈的电话,向她说明了情况,她用很专业的口吻问我:“猫可以抚摸吗?”在经过一系列的了解之后,她让我把小猫装入纸箱,还说马上会帮我联系,应该明天就会有人申请领养。
  可是不到半个小时,我的手机几乎要被打爆了,有一半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的家长打来的,他们都表示愿意领养小猫,估计有十多人。
  还有一半是陈炜楠妈妈帮忙联系过的人,也都要申请领养,人数总共快超过三十个了……估计半夜或明天来联系申请领养小猫的人还会持续增加。
  特别有两个人使我拿不定主意。一个是拾到小猫的高一(7)班的学生孙溢汕,另一个也是高一(7)班的,她是该班的语文老师——郑建奋。他们几乎同一时间向我请求说要领养这只猫。
  学生请求:“老师,我给爸妈通过电话,我家一致同意收养,我是拾得者,应该优先。”
  郑老师要求:“这只猫与我有缘分,前天它就蹲在我车子旁边,我想抱它回家,可它机灵跑了,没抓住。今日余老师发信息,我是第一个申领的,我家有老鼠,我家老人年纪大了怕老鼠,养猫能驱鼠,我一定要收养……”
  最后我决定由郑建奋老师收养,因为她有孝心,同时我也表扬了孙溢汕同学:“你爱护小动物,思想觉悟高,人和小动物要和諧相处,从你身上可以体现出来,但你正在求学,养猫会分散你的精力……”
  问题总算得到圆满解决,我赶紧在教师群和小动物保护协会群里留言:“小猫有主了,谢谢大家的关爱。”后来鲁老师等同事都说服了家属,也愿意领养。不少老师都打电话说:“当时没有仔细考虑,也没跟家人说清就盲目拒绝,对不起了……”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夜更深了,但我一点睡意都没有。今天能有这么多人来关爱领养小猫,可见在中国、在余姚,我们的社会风气是多好啊!从对待小动物的行为,一斑见全豹,更不用提人与人之间的情意了。
  一个人活着就需要有这种善良的心态,老师们常常教导学生要追求“真、善、美”,对待小动物如此,对待人们更应如此。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其他文献
如果我有一个医院种子,  它会长在夏天里。  有一个人生病了,  要去医院看病的时候,  那个医院种子就会跳出来把脉,  还会跳出一个医生给他治好。  如果我有一个消防种子,  我会把它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谁家里要是着了火,  它会跳出一个四个角的消防车和消防员  来救火,  扑灭大火之后又会消失。  如果我有一个外卖的种子,  我会把它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样我在想吃饭的时候,  直
期刊
好友英子最近心情很不好。她告诉我,孩子要回老家,不想在外面闯荡了。   我也有些意外。英子的儿子在浙江一所纺织学院读完大学,恰逢当地一家知名的民营企业去学校招聘,便去了那个公司,签了三年合同。现在合同期满,儿子不想续签,想回家找一份工作。但具体往哪个方向发展,有什么具体打算,是考公务员?还是考事业编制?儿子都没有计划。更可气的是,儿子的爸爸也同意儿子回来,父子俩一条心。   儿子一直到大学毕业
小美是一名高三学生,前两天刚参加完高考,她不像有的同学考完试要好好地放松放松,而是思索着如何让家里的西瓜多卖一点钱。  这不刚到家,她就对父母说:“爸,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啥好消息?是不是我的闺女考上了?”父母乐呵呵地问。“哪有那么快出成绩呀?”小美说,“爸,妈,这次去县城考试,我发现城里的西瓜一斤都卖一块五,咱们在家批发才几毛钱一斤,要是把咱家里的西瓜拉到城里去卖,肯定能多卖不少钱!”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