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童话篇章中蕴含的儿童教育思想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童话篇章既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文本依据,又是我们重要的思想宝库。叶圣陶童话不仅能给儿童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而且能提高儿童的判断认知能力,充分体现了他“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的儿童教育思想。
  [关键词]初中语文 童话 儿童教育思想叶圣陶 童话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童话选篇,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这些童话篇章中蕴含了大量的儿童教育思想,这既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文本依据,又是我们重要的思想宝库。以下,我们就叶圣陶童话中所蕴含的儿童教育思想进行探讨,以促进我们对初中语文课本中童话篇章的认识及运用。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开拓者,他的童话集《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他的另一部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大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故事,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此外,在后来的《四三集》中还收有《鸟语兽言》、《火车头的经历》等篇。叶圣陶的童话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叶圣陶先生将他的教育思想应用在他的童话故事中,这些童话故事不仅能给儿童以爱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而且能提高儿童的判断认知能力,充分体现了他“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思想——以《稻草人》为例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也是叶圣陶毕生奉行的教育原则。叶老曾说过“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作点事的人而设计。”叶圣陶“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先必须学会生存之法、处世之道,只有学会了生存和处世才能谈发展。教育应该设计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一份子,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稻草人》中有贫困的妇女,生病的孩子,因还丈夫赌债而负债累累的村妇,濒临死亡的小鱼…作者对几幅人间惨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凄凉的现实世界,对稻草人形象的刻画,则曲折的透露了作者悲哀的心灵世界。看到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让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救世,但是“稻草人”是作者真实得写照,他看到害虫吞食稻叶,心如刀割,但是它只是一个稻草人,它只能用扇子摇得很厉害,却引不起别人的注意。稻草人是一个急公好义、正视现实的童话形象。稻草人的痛苦与愁闷,正是作者融化在这一童话形象中的“成人的悲哀”。
  曾几何时,有学者认为《稻草人》的气氛太低沉,担心这篇童话中的“成人的悲哀”和惨切的呼号会破坏儿童的天真和烂漫,会使儿童和平纯洁的心灵留下痛苦和憎恶的阴影。但是对于儿童而言,即使他们不在童话中接触到人世的苦难,他们也会在现实生活中目睹社会的黑暗。与其让他们的梦想在生活中渐渐破灭,不如在童话中就引导他们从小就正视现实,启发他们认识社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渐渐的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促使他们萌发改变黑暗的欲望。这正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作点事的人而设计”的教育思想。
  这个童话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赋予“稻草人”以人的思想感情,用他的所见所闻展示了黑暗现实社会的残酷人生。“三个妇女”的悲剧和“稻草人”对她们的同情,体现了叶圣陶“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精华。
  
  二、“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以《古代英雄的石像》为例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名言,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方向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轨道,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正确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之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自主的分析问题;自主的解决问题;自主的获取新知识。这也就是叶老常说的“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好比扶孩子走路,能放手时坚决放手,是一条规律”。
  《古代英雄的石像》写的是一个骄傲者失败的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石头,因为人们空虚的崇拜,变成了一尊英雄的石像,又因为石像的骄傲自满,鄙视底下的石块,从而引起了底下石块的不满,最后在一个夜晚,英雄的石像倒了,所有的石块堆在了一起,不分彼此。《古代英雄的石像》的深刻性则在于:它不仅写出了骄傲者的必然结局,而且通过对骄傲者心里的细致剖析,进一步揭示了产生骄傲的思想根源,并表现了杜绝骄傲所应采取的人生态度,对儿童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者将这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融入到充满童趣的童话当中,用幽默风趣的笔调和富于儿童特色的语言,形象的告诫小读者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要冷静的对待人们的称赞和夸耀,更不能在人们盲目的赞美之下盲目的骄傲起来。儿童在轻松阅读童话的同时,心理的感情也随着骄傲的石像发生变化,在阅读中自主的发现问题,发现骄傲者的必然结局后很可能会自觉的吸取童话当中的教训,避免做错事,以便在正确的人生态度下健康的成长。
  这篇童话体现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现代中国人”。叶圣陶没有直接告诉小读者们骄傲的坏处,而是引导小读者们在阅读中自主的发现问题,从而学会明辨是非,正是体现了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集(1—5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6)
  [2]叶圣陶.叶圣陶生活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祉.2007(11)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编辑 张华利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笔者根据多年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谈自己体会。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自主合作创新    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性教学,而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果把整个科学比作是一座摩天大厦,那么科学实验就是通向这摩天大厦的一级级阶梯
期刊
【摘要】不論是从周课时的设置还是在中、高考中所占的分量,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从课程的内容及要求而言,与其它学科相比,应该说是要求不高,然而从一些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不算令人满意。当然,这除了汉语的负面效应、英语学习缺乏良好的氛围、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我认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学生对学习英语缺少应有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中学生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张的实际情况,提出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大略浏览把握核心、细细品味重点研读三部曲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顺利解题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方法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是语义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阅读提高理解水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但是,中学生由于时间紧张,课业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以備课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提出高中政治课和备课应从“钻研教材,钻研教师,钻研学生,以及钻研课堂组织模式”四个方面为着眼点,才能做到真正有实效的备好一节课。  【关键词】高中政治备课要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没备好课就会影响到课中、课后等连锁环节。那么,备好课应从那些方面入手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是要钻研教材。大学
期刊
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在区角活动中、语言课、音乐课上,我们都使用过……角色扮演的使用可以延续幼儿活动的兴趣,可以加深幼儿对角色的体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扮演能力、创造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引导幼儿将书中的故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仅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满足了幼儿自我表现的意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一、活动中的随机角色扮演 
期刊
  
期刊
[摘要]诵读教学是一种传统但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被忽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课改实践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重新审视诵读,将诵读教学回归课堂,重新发挥诵读教学的巨大作用,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语文教改之路。  [关键词]诵读 语文教学 语言 价值    诵读,可以说是传统语文教学遗产中的精华,古人早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过程是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以考促学,教考相长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教学规律分析,教考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脱节。其次从现状分析,教学与考试常不能有机结合。第三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角度看,教考结合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语文考试以考促学教考相长    一、为什么要以考促学,教考相长    (一) 从教学规律来看。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组成部分
期刊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提高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幼儿潜能,拓展知识面。提高语言、思维、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丰富和扩展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且可以丰富应有的词汇,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它可以密切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早期阅读能养成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    
期刊
[摘要]2010年4月初,学校重新编排班级,并安排我担任新高三(5)班的班主任工作。学校分这个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组成一个艺术生加强班,以便对艺术生的教学和管理。学校管理重组这个艺术生加强班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与他们相处的两个多月,我感慨颇多,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说的感受和收获。  [关键词]艺术生 创新 尝试 管理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3月中旬开始,在外参加艺术专业学习的学生,陆续回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