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和学习能力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对化学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化学学科奠定了基础,而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初中抓起。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方法 学习能力 创新培养
  一、抓住兴趣爱好,吸引好奇注意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爱好广泛,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喜欢那门课程,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所以,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我觉得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喷水成图”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从而兴趣嫣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二、利用化学故事,激发学习热情
  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的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写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烧制瓷器、“侯氏制碱法”等,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设计良好方案,熟练掌握教材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师只有对教材的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就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
  2、要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向。
  3、要充分备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情景。
  4、充分准备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所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置、实验药品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并从实验效果的直观性强、实验简易快捷以及确保实验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预备实验。
  5、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
  四、课堂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估,以便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实验教学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1、开设课外活动小组,培养独立思考和观察能力。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或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性的开展课外活动,让同学们亲自体验细铁丝燃烧的光芒、氢气吹肥皂泡浸有氢氧化钠的白纸遇酚酞变红等实验带来的乐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强化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或并进性实验,效果将会更好。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回忆制取氧气的典型装置。然后介绍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最后由学生分析找出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出中学化学的第二套制气装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启发思维、分析装置的基础上,又将个别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检查结果,做好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意识。
  六、重视学生差异,创新发展能力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面对发展中的人,化学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不要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要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线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我改变以往给学生设计步骤的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不再担心学生出错。每次组织实验教学时我都尝试着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了预习实验的习惯,能根据教材的提示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样既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探究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学生要学好化学,掌握知识,必须依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去认真学习。为此,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经常深入学生中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不断总结和丰富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科研-创造型”的高素质教师。
其他文献
经过笔者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自我风采展示是信息技术课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平台,通过自我风采展示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教会学生自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曾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没有具体的测试
期刊
6月2日解放日报8版《千金一诺》一文中说:“一名企业老总突然决定要到村里实地考查,晚上还要进行投资入户的商谈。”笔者认为这里的“考查”该是“考察”之误。据《现代汉语
本文对“类比法”给出解释,对其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电磁学部分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与阐述,对静电类比法进行了修正.
在小学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探究式学习,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做好实验非常关键。在实验中,学生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材料的操作、摆弄,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主动地获取了科学知识。  实验课的正常进行,材料至关重要。只有材料准备齐全,实验才有可能做,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
期刊
上海《青年报》创刊于1949年,是新中国第一份青年报纸,伴随了几代上海人成长。加世纪80年代,《青年报》一度达到99万份的发行量。但在90年代以后,报纸经营逐渐走下坡路,陷入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教育的几点原则、策略和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物理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表达性,而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人为物理教学内容深度浅,范围广,定性的多,定量的少,静态为主,动态讨论为辅,
期刊
摘要: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言、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与拓展、创新。教育领域中的任何改革,包括基础教育课程与教育改革在内都不可能置它于不顾。怎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进一步提升自己信息技术的水平,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理教学中,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ps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就针对ps的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展开论述,进而着重介绍项目教学法在ps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实施开展中的流程。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图像处理 ps教学  项目教学法的建立是依托ps课程内容,以实际的项目训练为教学的方法。在项目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首先对项目进行实际的选择和操作示范,进而让学生分析学习。于是,一堂ps课,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全社会普及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显得十分紧迫。  职业中学的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功,不能好高骛远。但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们的使用都有相近之处,每一种软件的更新升级也都是以前一版本为基础,升级后只是功能更强、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