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的开关拒局部放电信号模式识别

来源 :自动化与仪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re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建立开关柜的3种超声波局部放电(局放)模型,运用自适应LMS-小波软阈值法对超声波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滤噪处理,提取信号时域波形特征、小波包变换系数特征,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提取的特征向量降维,最后采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实现绝缘缺陷类型识别.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实现开关柜超声波局放类型识别,经KPCA降维后的识别效率有明显提升,该方法对基于超声波局部放电信号的开关柜绝缘检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8月本院急诊科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00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
  本文旨在研究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组织凋亡相关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特点。采用大鼠窒息致心搏骤停(CA)和CPR模型,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心肺复苏组B,每组按取
  目的:通过对199名医疗类和住院总医师类人员心肺复苏(CPR)技能考试指标进行分析,了解三甲医院临床医务人员CPR技能水平.方法:考试使用可自动记录CPR大部分客观指标的CPR-D复
会议
  目的:探讨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与单用肾上腺素在心脏复苏(CPR)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PR常规治疗基础上,64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肾上腺素1mgOv)与治疗
会议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脑血流变化特点.方法: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将川崎病患儿分为两组,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方法观察脑血流异常率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合并冠状动脉损害
  目的:探讨急诊科影响心肺复苏(CPR)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按Utstein模式要求登记急诊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院内心肺复苏病例,登记内容包括年龄、性别、CA时间、CA地
会议
  本文试图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经食道快速起搏心室致心脏骤停模型中观察经静脉与经动脉给予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的疗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静脉与经动脉给药对心脏骤停小
  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后实施亚低温治疗患者72h内血压(MAP)、PaO2、 PaCO2、血糖(BG)、核心体温(Tc)的达标情况,评价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管理质量的优劣。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分析仪对高血压危重症患者进行检测,分析进行临床血压干涉的最佳时机,指导临床工作。方法:使用动态血压分析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短暂性脑
  目的:本文是以讲座形式对于脑复苏相关的基本要素作以探讨。方法:脑复苏的关键是脑灌注压和颅内压,本讲座通过大量的实践数据,阐述临床可能影响这二个节点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