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表现1例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5岁.主因乏力、尿黄、皮肤瘙痒10d入院.患者无发热、恶心、呕吐及肝区不适等症状,尿如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无肝病史.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478 U/L,总胆红素214μmo/L,直接胆红素207.25 μmo/L,白蛋白414 g/L,白细胞10.52×109/L,中性粒细胞70.6%,甲胎蛋白7.39ng/ml,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病毒六项阴性.超声检查:肝右叶测及大小约5.4 cm×4.5 cm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团块周边及内部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肝动脉期14s病灶周边轻度环状增强,内部呈不均质低增强及不规则无增强区,范围约6.0 cm×5.7 cm,30 s增强区可见造影剂退出呈低增强(图2).超声诊断:肝癌伴部分液化坏死.腹部增强CT所见:肝右叶团块状低密度影,动脉期可见病灶边缘"花环状"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中心可见无增强区,病灶大小约5.7 cm×5.6 cm,与肝门关系紧密.考虑:①肝内实性占位;②肝脓肿.行超声引导下肝内肿物穿刺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混合型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胆汁淤积性肝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浆膜下子宫肌瘤与卵巢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8例浆膜下子宫肌瘤及26例卵巢纤维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变的增强特点,并对其鉴别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浆膜下肌瘤在增强早期主要表现为与肌层同步灌注呈均匀等增强;增强晚期呈周边环状高增强,有包膜感.部分浆膜下肌瘤可显示蒂部供血动脉来源于子宫.卵巢纤维瘤主要表现为周边稍高增强,内部始终低增强.结论 浆膜下肌瘤与卵巢
目的 通过比较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和未予任何干预措施的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I)的转归情况,探讨HIFU对CIN I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55例CIN Ⅰ患者应用HIFU进行治疗,自实施治疗后开始随访;对照组548例CIN患者自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确诊开始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随访方法为每次随访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和宫颈脱落细胞中高危型
目的 对比观察超声引导经皮注射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肾单纯性囊肿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55例肝、肾单纯性囊肿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生理盐水清洗囊腔后注入聚桂醇进行硬化治疗(A组),观察与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术后3个月所治囊肿的超声影像表现;回顾分析60例肝、肾单纯性囊肿无水乙醇硬化治疗(B组)的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3个月原囊肿的超声影像表现.结果 A组不良反应率为5.5%,程度
小儿阴道肿瘤临床罕见,国内外的报道多聚焦于本病的临床治疗及病理学特征,而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10年间经病理证实的8例小儿阴道肿瘤的超声检查资料和手术病理结果,以期探讨经阴道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阴道肿瘤的诊断意义,提高医务人员对小儿阴道肿瘤的警惕和诊断水平。
期刊
目的 探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早期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使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33例正常人和41例尚未发生左室重构的代谢综合征患者(MS组)进行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整体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径向应变(RS)及面积应变(AS),并采集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以及生化指标,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S组的LS绝对值减
长期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透析用血管通路的第一选择[1].血管的评估和选择尤其是上肢内瘘所用头静脉的条件直接影响着内瘘的长期通畅率.临床常借助束臂试验发现条件不良的静脉,对临床帮助很大,但是,对于内瘘所用静脉的内径、有无血栓等具体问题以及内瘘术后失功的原因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多普勒对血管的评估检查无创、经济、方便,造影检查是评估血管的"金标准".笔者采用超声多普勒
期刊
患者女,5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头晕,休息可缓解,未予重视;近1年来出现不同程度口干,大量饮水不能改善,伴多尿,无明显泡沫尿肉眼血尿,夜尿增多,未给于正规治疗;15 d前患者感冒发热伴四肢乏力,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血压21/12 kPa,当地超声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低回声,嗜铬细胞瘤首先考虑,建议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本院螺旋CT发现左侧肾上腺结节状增粗,胰尾部占位,神经内分泌肿瘤首先考虑;本院M
期刊
患者女,37岁.胸闷3个月,伴发热,呈间断性,伴有咳嗽、咳痰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4次/min,血压108/63 mm Hg(1 mm Hg=0.133 kPa).触诊心尖搏动增强,胸骨左缘3、4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5/6级粗糙的全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外院超声心动图:膜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右冠状窦瘤破裂不排除.本院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左室明显扩大,肺动
期刊
目的 应用应变/应变率技术评价超重及肥胖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 30例超重者(28kg/m2 >BMI≥24 kg/m2),30例肥胖者(BMI≥28 kg/m2)及30例正常人.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应变/应变率技术测量左心房5个壁10个节段左房应变(S)、左室收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SR)、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ESR)及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应变率峰值(ASR),并计算出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与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涎腺肿块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静脉团注观察78个涎腺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78个涎腺肿块中多形性腺瘤29个(37.2%),Warthin's瘤19个(24.4%),基底细胞腺瘤7个(8.9%),其他良性肿块11个(14.1%),恶性肿瘤12个(15.4%).以肿块呈低增强、增强后边界清楚、周边有完整的增强环、肿块无增大为良性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