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手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用手机是比较晚的。2005年的春天,我和一个同事相约进城去华联商厦买了手机。相比其他同事所用的翻盖机,我娇小的诺基亚直板机一下子站到了潮流的前沿。
  我用公共电话把新办的手机号告诉了妻子。妻子也很高兴,在我坐上客车后不久,她打来了电话。我当时虽手机在手,却并不会用。我是打算回家后细看说明书,再详加研究的。我赶紧咨询邻座的乘客。通话过后,我想起还有话未给妻子交代清楚,于是又请教那乘客如何“发射”。那乘客这才忍不住笑了,帮我拨通了电话。
  手机带来的兴奋并不持久。有了手机,联系别人的确方便了,但同时也方便了别人。本来可以暂时避开的俗事,却因之而让我再无处可逃,生活里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同样是因为有了手机,我和朋友们之间已不再相互写信了。
  2016年春末,我的诺基亚因故而退役,被收藏在书橱中古籍的一侧。之后,我买了部“华为”智能手机。我最终被它深深吸引了。我是业余写作者,文字在其上可写可改可存。偶有灵感,可及时地记下只言片语。我没有想到,寂寞路上竟多了这样一位伙伴。
  我加入的微信群有二十多个。有老乡群、同事群、同学群,还有几个购物群、教育培训群、地方文化研究群。我最遗憾的是同学群。我的美好回忆多在学生时代,可是入群后才发现,不少同学的名字已经忘记,有的早已想不起模样。时光不会倒流,我也留不住那青葱岁月,就这样忘却了,叫人如何不伤感?尽管如此,我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先摸手机,看看哪个同学在群里发了什么,是不是需要回复。我也看朋友圈。朋友们发的内容种类繁多,无奇不有,有时我也因而转发了。微信成了一块磁石,吃饭时要看看,睡觉前还要看看。我痴痴地想,如果我依旧用那个老掉牙的诺基亚,我和有些朋友也许一辈子都会咫尺天涯。
  然而有一天,我发现微信群里发红包的少了,即使发了也少有人抢了。朋友们仿佛都回到了从前,一切变得冷冷清清。发朋友圈的依然有,有的一分钟能发出三四条。我猜测,这朋友亦未必看过他究竟发了什么。还有个发现令我吃惊。我已经很久没有看书了。网上有鲁迅有徐志摩,有莫言也有格非,可是没有读书的乐趣。我此时才觉得,我其实并不了解手机。手机不能代替書籍,上网不能代替阅读。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而已。
  我不想去说手机的坏话。它也确实带来不少负面的东西。我们的生活里,可能因它而有过太多的是是非非。但这都不是它的罪过。重要的是使用者是不是脚踏实地,是不是内心堆满了浮躁。我们没必要对它心怀敌视。它已撞进了我们的生活,于我们已不可或缺。
  我和我的手机算不算是朋友?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一帮喜欢木心的人,相约周末去乌镇游学。在火车上,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起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一路,读着先生言简意赅的文字,咀嚼着韵味隽永的妙语,文中不仅有博闻强记的知识,也有独出心裁的观点和火花四溅的智慧,每每读来情不自禁地击节再三,对木心佩服得钦敬有加。  因读书结缘的乌镇书友宝宝蓝热情地帮我们订房间、订门票、预约参观的时间,来来回回地接送我们,还为我们一行讲解介绍乌镇的历史文化,对这份沉甸甸的情谊
期刊
“叮哚,叮哚,叮叮哚!”货郎的宝贝铁板敲起来了!  货郎挑子的货架上,物品繁多,呈现出光怪陆离的色彩。既有剪刀、锥子、顶针、丝线、鱼钩、瓷器等生活日用品,又有布娃娃、气球、玻璃球、万花筒、水枪等小玩具,还有女孩专用的漂亮纽扣、木梳、发夹、毛线、香包等。当然,货架上盖着个竹篾盘,盘里躺着又圆又大的麦芽糖,那是所有小孩的最爱,让大伙的眼睛发亮,唾津潜溢。  为了激发小孩的购买欲,狡黠的货郎往往会用小刀
期刊
当世界安静下来的时候,我知道你睡着了,宝贝。粉嘟嘟的小脸,憨憨的,萌萌的。就在刚才,还上蹿下跳,故意裹着被子滚下床去,一脸的怪笑,几次惹怒了我,我还啪啪地狠狠扇了小脚几个巴掌。  你睡着的样子很可爱:横七竖八,一只小脚伸着的,一只小脚搭在被子上。小脸侧趴在被子上,睡得很香。我忍不住将你抱起来,将你稳稳妥妥地摆好睡姿,这样又在我旁边沉沉地睡着了。不一会儿,你一个翻身,睡姿又横七竖八的。我无奈看着你那
期刊
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有个出场不是很多但很特别的女子,叫邢岫烟。  岫烟是和宝琴同时出场,可两人受到的礼遇却截然不同。岫烟是随父母投奔邢夫人而来的,她“父母偏是酒糟透之人,于女儿分中平常”。六十三回中她对宝玉说“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想来寺庙必是远离集市之处,如不是家境果真贫寒之至,断不能赁庙而居。而宝琴则正相反,出身于世代皇商,因其父在世时将其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则其兄薛蝌带
期刊
老师给同学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题,要求每一位同學,放学回家给母亲洗一次脚。  第一个同学这样写的:放学回家,我就忙着给母亲烧洗脚水,然后,用手试了试温度,感觉不烫,就倒进盆里端到母亲跟前。我对母亲说:“妈妈,来,我来给您洗洗脚。”母亲说:“快去一边吧,你妈还没老到那个程度,等你妈老了再洗也不迟。快去写你的作业吧!”我看母亲这样,就去写作业了。但我感到心里很不好受!为什么母亲总是把眼睛盯在我写不写作
期刊
春末,轻风裹走了最后一丝春寒,到处都暖融融的。  我沿着公园的小径,朝着远处一片唯一还盛开着的沙果花走去。还有几米远,向右拐,再走十几步就到了。前面有两个老人,看上去大概有七十多岁,一前一后走得很慢,后面的是个老婆婆,前面像是她的老伴儿。小径很窄,他们年迈的步履有些蹒跚,于是我放慢了脚步跟在后面,心想他们也是想去看看沙果花儿吧?走至拐弯处,老婆婆果真被那一树树茂密的花儿吸引了,她喊住前边的老伴儿,
期刊
八十八岁的老父亲最近又因脑梗住院。十五年来,已经第四次脑梗了。住院三天后,病情略见好转,老父亲情绪高涨,每天喜滋滋的。看到单间病房里阳光明媚,东瞅瞅,西望望,整理整理被子床单,看一会儿电视节目。又见好了一些时,坐在轮椅上,这走走,那儿看看,像个孩子。每逢护士注射打针,都要大声感谢,还高高举起右手,表示谢意,怪模怪样的。性情固执的父亲,住院后却非常听话,配合治疗。由于说话、吞咽困难,我陪他说话,他费
期刊
小妹妹在广州给我打电话说:“大姐,我想小伯。”她在电话那边哭,我在电话这边哭,我没有办法安慰小妹妹,我们都想去世的小伯,小伯是我们的——妈妈。  小伯活着的时候,永远在梯田里忙,把辣椒种成辣椒树。永远在猪圈里喂猪,伺候母猪下崽。卖钱送我读书、买花衣服,长大了。我长翅膀飞了,小伯永远伺候她的孙女和孙子,小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地劳动。四年前,我的小伯走了,农历二月十一日是她的忌日,我心如刀绞,只
期刊
校园春来早,课间,无意间瞥见了窗外满树满树的槐花!  嫩绿的枝叶间,一串串、一串串的槐花啊,白中透着一抹绿意,娇嫩无比,正在随风微微颤动呢,如小姑娘般羞涩浅笑,躲躲藏藏,一股甜丝丝的香气也随风飘来。我赶紧呼来学生一起观赏,大家挤在窗边叽叽喳喳,快乐无比。我便和他们讲起了小时候采食槐花的事,大家听得兴致极高,一高个儿的学生欲举手去摘,我连忙呼住,怕他不留神摔下三楼去,提醒他们放学到校园其他地方去看,
期刊
在我的家乡南阳盆地,乡亲们称芝麻油为香油。一個“香”字,说明了芝麻油的珍贵。  香油的生产工艺颇为复杂,那时没有现代化的压榨设备,一切全凭手工操作。在大集体时代,油坊属于生产队。每天天不亮,油坊里便亮起昏黄的油灯,工人们要先把芝麻过筛,去掉尘土和秕子,留下颗粒饱满的放进锅里炒。炒芝麻可是个技术活,烧火的要掌握火候,不大不小,保持均匀,掌锅的要拿一把大铁锨不停地翻,冬天还好受,夏天烟熏火燎的一会儿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