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抗衰性与丙二醛含量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12个生育期一致的小麦品种(系)灌浆初期衰老指数的调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小麦品种抗衰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育期一致的小麦品种(系)衰老指数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2 1),即同一时期(灌浆初期),抗衰性愈强的品种,其丙二醛含量愈低.由此可见,利用MDA的含量鉴定小麦品种的抗衰性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选用4个居群的野生假俭草(Eremochloa opiurodes)进行抗寒锻炼,测定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假俭草的SOD、P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其中,经8 d抗寒锻炼后,DJ0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为实验菌种,探讨蜂胶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蜂胶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金葡菌耐药株的抑菌效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玉米新品种郑单958在高肥水条件下,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密度为90 000株/hm2产量最高,但与密度为75 000株/
垄稻沟鱼每公顷纯收入2 985.00元,比常规种稻每公顷纯收入高1 980.00元,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较大的社会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种养模式.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型保水剂对超甜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能促进超甜玉米生长,增加株高,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
杂交棉人工制种的关键技术是去杂、去雄、授粉和收种.去杂要干净、去雄要彻底,授粉时粉要干、量要足,授粉后及时整枝抹芽,要收正常吐絮的花,不收露水花、笑口花和僵瓣花,收花
试验分析了自然贮藏下的伏令夏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果实的营养物质含量,果肉与果皮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伏令夏橙贮藏
用浸液法测定了敌百虫、叶蝉散对日本突负蝽的毒力,结果表明,敌百虫对日本突负蝽(48h)的LC50为5.456 3mg·L-1,对其主要为害对象鳝鱼苗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740 7mg·L
鄂早18由中早81与嘉早935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其米质各项理化指标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省区试产量比对照嘉育948增产9.5%,属迟熟早稻,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飞虱,是一个
探讨了不同的移栽期和摘花梗与否对湖北麦冬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移栽期对湖北麦冬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影响,以3月25日移栽的产量最高.在开花期摘花梗的比不摘花梗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