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视阈中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现路径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穿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考察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学科相关理论,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及方法,旨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①的战略命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把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可以说,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而言主要是指教育者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之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针对大学生实现价值观念领域的教育活动。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各种社会现实和人的发展特点为新时期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建构了实践的概念,认为实践在本质上既不单纯体现主体性,也不是片面体现客体性,而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总体性。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法的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牢牢把握科学实践观这一理论视阈,探索研究新的路径,以谋求教育方法的突破性进展。
  1.确立方法创新的理念
  科学的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前提,是构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的关键。在转型时期多种观念的激荡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理念,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新整合。科学实践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传递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中间环节,目标是实现现实中的个人与社会的良性统一。为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应本着如下理念进行构建。
  1.1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科学实践观视阈中的“以人为本”,不是强调以个人为根本的“个人本位”,而是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意识性和创造性。强调在方法上的为人观念,是指通过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舞人、服务人的态度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自觉性、意识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法的建设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第一要尊重人,即尊重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由于教育对象是拥有独立思想、具有现代意识、追求自由、崇尚理性的青年学生,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他们主体性的充分肯定根本目的在于唤醒大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个性的发展。第二要理解人。理解是思想、情感沟通的桥梁。时代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更加丰富鲜明,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在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和接受能力及其真正需求和心理感受,要有的放矢的选择适当的、差异性的、个体性的方法来影响受教育者。第三要关心人,要关注学生的现实利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以关心人的利益入手,深入受教育者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将解扣与解难相结合,引导好教育对象,激发个体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向上潜能,以利益载动实现教育目标。第四要服务人。以人为本强调在教育方法的构建过程中注重体现人文关怀,主张教育方法构建的出发点应从社会本位转向对人的关照、关怀,教育者既是引导者又是服务者。
  1.2强化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个人与社会间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关系,但由于个人和客观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因素和诸多矛盾,调试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使人形成客观的社会知觉,明确社会发展的要求,今儿自觉调整自身思想行为使之与社会协调统一起来,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首先,个人与社会想统一的理念强调要摒弃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的认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和社会互为因果、互为目的和手段。因为人的自由发展史在社会给予的基础条件上的发展,社会历史的进步是个人实践的结果与创造的成就。其次,个人与社会想统一的理念,既反对个人本位,也不赞成社会本位,强调个人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相遇。教育方法必须促进并实现个人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两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相互依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同一过程。通过教育实践形成个人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
  1.3强化浸润濡化的理念
  浸润濡化理念就是注重熏陶、渗透的教育观念。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活动,是引导学生个体接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并将其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强化方法的浸润濡化理念,首先是强调在鲜明导向和观念引导下的潜移默化。其次还要坚持全方位不间断的源于生活的浸润与感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只有回归于生活,将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合理融入教育内容,使之在生活实践的维度上展开,才是大学生所需要的、“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浸润濡化理念还关注教育方法途径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在政府的管理、指导、协调下,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阵地由学校向社会和家庭推及,由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扩展,构建由网络、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教育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正是借助“桃李不言”式的教育方法,熏陶暗示、浸润濡化,使外部无形的驱动引发人自我的内部驱动,顺向感染,最终达到激发共鸣的效果。
  2.完善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个人与社会双向建构的使命。以个人和社会良性统一的观点来反观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是存在关注社会的发展而忽视人的生成的外铄倾向。具体表现在:重视疏导教育方法,但是重导轻疏;提出显隐结合的方法,但是显过强而隐不足;实施了知行教育方法,但重知轻行。鉴于这种实际情况,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方法进行完善。   2.1增强疏导教育法中的“疏”
  疏导教育法是指对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又要善于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②疏,即疏通,指的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让人们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充分表达。导即引导,指将人们表达出的思想观点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目前的疏导教育中存在重导向、轻疏通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对象的需求和主体性的发挥,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必须增强疏导教育法中的“疏”。
  第一,增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重视不够。所以教育者在教育中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主体性地位,发挥教育对象表达思想观点的路径,调动其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做好疏通工作。③第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意识。以往的疏导教育造成了忽视教育对象的内心需求,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敬而远之的状况。管理心理学揭示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只有了解并满足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乐于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
  2.2突出显隐结合法中的“隐”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灌输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直接式的说理教育等显性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教育的主导地位,然而这种直接式的灌输方式所凸显的问题也较明显,严重影响了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个体化和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的效果。与显性教育方法相对应的隐性教育方法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方式,具有简洁性、渗透性的特点,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弥补显性教育法的不足,增强教育实效。因此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必须突出显隐结合法中的 “隐性”方法。
  首先要加强“知识形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形态主要指专业知识。在目前课程教育过程中专业课程几乎不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与西方国家在隐性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知识形态的隐性教育有一定的教育隐蔽性,因而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其次要加强“物质形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即社会物质环境的整体规划和网络环境的优化。④我们要建立以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为前提,将不同形态的物质环境进行空间上的整合,给教育对象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增强教育的熏陶力度,突出隐性教育的人本色彩。
  2.3加强知行教育法中的“行”
  陶行知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阐释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道理,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奉行知行结合的教育思想,力图将教育内容让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再外化于行,但是从教育实践看还是强于知而弱于行,因而影响了在知识形态领域社会个体化和个体社会化的效果,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知行教育法中的“行”。
  要从“知、信、行”的教育逻辑上加强教育的畅通性。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教育者往往过多的注重传授知识,对受教育者的信念问题以及如何去践行的问题上关注不够,造成了教育在知信行上的脱节,导致教育的畅通性不足。因此要促进教育对象从知到行,达到知行统一必须在知、信、行的教育环节上加强畅通性。此外,还要慈宁宫教育对象的行为习惯养成上加强教育者的示范性以及在教育对象的实践锻炼环节上加强教育途径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半,第26页。
  [2]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3]董耀鹏,《人的主体性初探》[M],北京图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4]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作者简介:
  韩庚君(1987—),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语言的艺术在医疗和护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护患关系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又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
会议
无论是在普通螺旋CT增强扫描时碘对比剂的大量应用还是在多排螺旋CT中的高浓度碘的使用,对比剂均为从事影像专业的学者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多排螺旋CT的快速扫描,能紧
怎样实现盆景艺术的创新成了当今盆景艺术家和盆景爱好者的热门话题。我们处在艺术创新的幸运年代。那种完全不顾人与自然的客观物质联系,将文化艺术置于封资修的思想范畴,
骨纤维性病变在颅底部鼻腔鼻窦、颞骨及眼眶区域少见,主要包括骨化性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OF)和骨纤维发育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两类病变.由于临床转归不同,OF应
许多教师致力于打造精彩课堂,高效课堂和成功课堂,以课堂导入为重要契机,通过巧妙的导入来让整个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来说,前期的课堂导入有非常关键的影
数学核心素养是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需要学生在自身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实际运用能力以及数学分析和运算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的高中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风花雪月的人生、纷纷扰扰的诱惑,面对事业和爱情的诸多选择,年轻的李亦佳会怎么做? Romantic life, have the temptation to disturb, in the face of career and love man
【摘 要】现今,国内动漫产业迅速发展,但国内动漫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其中动画院校与动画企业之间的供求矛盾是较为突出的。本文根据当前动漫教育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且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动漫教育发展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动漫教育;动漫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动漫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的多所学校也都设立了相关的专业,加上国家的政策支持对动漫教育事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评价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实用价值。方法从多环节入手,加强灭菌过程监控和效果监测,保证其灭菌质量。结果经观察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