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i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教育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职教育中构建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及其构建要素。
  [关键词] 中职学生 人格魅力 感染 榜样
  
  人格魅力是指人的综合素质在行为举止、气质风度上体现出来的对他人的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很喜欢某位老师及很愿意听其讲课,究其原因,是该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折服并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在学校,除家长外,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其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而持久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教育的效果。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兴趣爱好,其言行举止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构建教师“人格魅力”对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就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谈谈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
  一、构建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中职学生大多年龄在16~19岁,此时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就目前的现实状况而言,中职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的群体。众所周知,当前就读中职的大多数学生是在升高考试中的“落榜者”;或是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奈情况下选择上中职的;或是因有不良习惯而又年龄不大,父母在不得已或求得心理安慰的情形下将子女送进中职学校再“托管”几年的。因此学生的总体素质偏低,其文化基础、自信心和自律能力都较差。再加上受社会上各种因素影响,使学生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中专毕业后就业难,前景无保障,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厌学烦学情绪严重。此时,教师的榜样将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作用,成为这个时期学生行为模式和习惯养成的主导因素。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构建教师人格魅力的要素
  1.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是构建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
  教师本身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能以饱满的情感引领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如果教师上课能全身心投入,将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衷融于每一节课中,把课“上活”,就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听课,激发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教师更要通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来吸引他们,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不该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应该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有忠诚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以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使学生信服,从而发挥为人师表的积极作用,这是构建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
  2.渊博的学识是构建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对学生而言,教师既是知识的播种者,也是智慧的促长者,一个好教师就如一个巨大的“磁场”,课堂上、生活中都会深深吸引和影响着学生。一个好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学科知识既能系统整合和灵活调度,对相邻学科的知识,以及跨学科的如人文、社会、自然、经济等知识也应广博丰富。教学中如果能够旁征侧引,将现代信息融合到课本知识中去,讲起课来才能带给学生充实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实践证明,没有学生喜欢照本宣科、知识贫乏的老师,相反,学识渊博的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强,教学效果也越好,人格魅力也就越大。因此,渊博的学识是构建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3.关爱与真诚是构建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
  老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良师,而且应该是慈爱的长者、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工作是一种注重心与心沟通的艺术性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及喜怒哀乐。当老师无法走近学生的心灵,无法与学生达成情感的沟通,也就无法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原则。“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关爱学生,热情、真诚是教师能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能否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亲可敬,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信任和依恋的情感,教师的人格就会得到尊重和爱戴。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及时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同时要掌控学生的情绪、情感,用健康积极的心态陶冶学生的品德和情操,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和谐的环境。
  4.永不满足的执著追求和创新精神是构建教师人格魅力的动力源泉
  中职学生的意志力较差,创新意识更加薄弱。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是由教师培养的,教师的好奇心越强,学生的创造性就越高涨。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教育的创新往往是从教师开始的,而学生的创新源于教师人格魅力中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的体现。具有这种人格魅力的教师,往往会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去影响和引导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和多维的价值观;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展示自己的风采,展现自己的进取精神。由于这种榜样来源于自己身边,耳濡目染,再加上这时期学生高涨的崇拜心理,往往会让学生折服,从而启发和鼓舞学生勇于挑战和超越自己。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有激励价值,对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更加具有重要作用。具备这种进取精神的教师其人格魅力更加具有生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书育人是一项无尚光荣而艰巨的神圣事业,教师那被誉为“人类工程师”的人格体系,以其独特的的魅力发挥着有字教材和显性课程所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道德的规范、行为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对中职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除了要以一定的制度进行规范,教师自身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通常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构建良好的人格魅力的极端重要性,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做出表率,从而感染和影响学生,使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8).
  [2]刘斌.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之初探[J].西部科教论坛,2008,(12).
其他文献
【正】 杜鹏程同志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描写革命军事题材的优秀作品之一。它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延安保卫战的描绘,反映了人民军队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
体育系党支部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的教导,带领全系师生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勤俭办体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开学不久,系党支
期刊
针对精密加工中对环境参数控制的要求以及监控数据管理的需求,提出一种加工环境全局监控系统,研究其支撑的数据库开发。采用Windows系统环境支持下的SQL Server、Visual C++软件
通过介绍六西格玛的含义和发展情况,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的原因,设计出六西格玛改进方法DMAIC在地方图书馆的循环实施图,并总结了六西格玛改进方法DMAIC在
[摘要]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应从树立长远的课程目标、改革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实施、建立灵活的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实施,构建了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促进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能力 实践 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火车轮生产线中的车床的工作台卡爪要求自定心,传统机床卡爪很难安装在自定心工作台上,且定位困难,没有径向微量调整的环节,限制了工作台功能的扩展。文章通过介绍一种自定心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后汉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遣使来朝开始,日本一直通过派遣使者的形式与中国保持着联系,随着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的大量派出,中日交流在这一时
快速直取式刀库是一种无臂式换刀装置,其刀盘组件通过七组小型聚氨酯轴承支撑单元支撑,由伺服电动机驱动.整个结构具有运行平稳、流畅、噪声低、结构简单以及安装方便等优点.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动态性能,使其具有较好的切削稳定性,在分析和研究国内外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了通过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机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