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垂青奋斗者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叫幸福、怎样才幸福?不同的社会成员,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标准。这就好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样,口味不同、习惯各异的食客,各自的喜好和选择,自然也不一样。
  假如非要给幸福下一个大众化、通俗化的定义,应该可以这样解释:幸福,就是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感。幸福与否,关键在人,有没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好心态,懂不懂珍惜幸福、分享幸福的满足感。
  幸福,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可感知的体验、可触摸的映像。人的幸福,既在于身,更在于心。当渴得嗓子冒烟时,一杯凉白开便觉得幸福;当饿得饥肠辘辘时,一碗小米粥便是幸福;当累得筋疲力尽时,一张硬板床便是幸福……
  有道是,知足者常乐。对现实心满意足,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奋斗乐此不疲,让梦想超凡脱俗,使愿景接通地气,则出现在你眼前的,便是春花之灿烂、秋叶之静美。美好与幸福,尽在不言中。
  每个人都喜欢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天。同样道理,没有谁不向往、不热爱幸福生活的。可是,幸福在哪里?怎样才幸福?我感悟,幸福在手中,幸福在心里。从小處讲,要和成家立业、家庭和谐联系起来;从大处讲,应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联系起来。“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几句歌词,看似大白话,实含辩证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幸福,也不例外。但凡常人,没有不迫切期盼得到幸福、热切希望拥有幸福的。这是人之常情,这是人心所向。
  一个心态健康、积极进取的人,只要愿望实现了、目标达到了、内心满足了,幸福不但会飘然而至,而且会像小鸟依人一样,悄悄然、陶陶然地降临到你的眼前、陪伴在你的身边。
  有人说,人的一生,只做两件事———追求幸福、创造幸福。这话不无道理。但我更愿意把它倒过来说———人生因为不断地奋斗和创造,强烈地渴望和追求,从而变得更加精彩靓丽、更加浪漫幸福起来。
  幸福不会从天降。国家繁荣了,人们才有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平台、获得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国家富强了,人民才能丢掉后顾之忧,才有牢靠的幸福之基。这就告诉我们,无论自己处在什么岗位,不管个人能量是大是小,都要找准幸福的坐标,既要不遗余力为家庭幸福而拼搏,更要尽我所能为国家富强而奋斗。不懂这个道理,总想坐享其成,不想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更不愿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生活,这样的人,如何能得到幸福的滋润和垂青呢?
其他文献
“卧冰求鲤”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因为我们是一个有着孝道传统的国度,还因为男主角的这一动人故事,早已载入史册———被列入了“二十四孝图”。而一个人为了满足母亲想吃活鱼的欲望,居然不畏寒冷解开衣服卧于冰上求得鲤鱼,将母亲的食欲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那孝,我们不能不说已经做到了极致,也不能不说有些极端。  对于这样的故事,我向来不以为然:为父母尽孝,是应该之事,因为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何况我们是“宇宙之精华
期刊
吴承恩的《西游记》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是因他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和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融为一体,实现了雅俗共赏。我们只要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就可看到针砭时弊的“投枪篇”。  吴承恩经历明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五个年代,目睹明朝走向衰落,特别是到嘉靖中后期,官场黑暗、危机四伏。可嘉靖为追求长生不老,整天与道士为伍,沉迷在炼丹之中,20年不理朝政,将大权托付给奸相严嵩,任凭
期刊
品读《杂文月刊》  ●龙胜(湖南邵阳)  今年我订阅了《杂文月刊》,对这份杂志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读起来就不舍得放下。里面的许多文章,观点前卫犀利,很有新意。生活中,我天生缺少社交细胞,不喜欢与人交谈,家中也鲜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惬意场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人,如果不主动接受外界思维的撞击,内心很可能变得静水甚至死水潭一般,连自己都讨厌万分。  而《杂文月刊》为我打开了一扇通
期刊
文学是对生活打量后的心动,打量需要一双慧眼。  在皖东这块地界上,几十年来,生有这双慧眼的先生不少,对于生活的打量之后的心动之作,自然也不少。程学武便是其中一位。  最近几年来,程学武的杂文登上了国内几十家报刊的版面,洋洋洒洒,篇幅逾千,结集有《新三教九流外传》《化学演义》《刀尖上的舞蹈》等。程学武的杂文,往往一针见血,观点独到,点中看不见而摸得到的时弊之穴,说出心里有而难以言的大众心声,形成了有
期刊
最近,学校的老师发现,老马变了。一直爱开玩笑,和同事打成一片的老马变得很严肃了。当有老师谈起学校的一些负面消息时,老马一改以前的热心讨论,说:“不要传谣,要正能量。”  老马的这些改变,都是气来的。有一次,和老婆拌嘴,老婆说了句“四五十岁的人了,哪个不是一官半职,就你连领导的边都沾不上”。老马当时就没话说了。从此,老马潜心研究学校领导的做派,边学边做,学得有模有样。  早晨到校,老马就比原来提前十
期刊
我刚回到家,姐姐就开始冲我抱怨:“你说咱妈真是糊涂了,非要买对门婶子的一个远房亲戚推销的保健品。那个卖保健品的我认识,特别能忽悠人,而且专门‘杀熟’。前几天她找上门来,不知道都说了啥,老妈就认为她卖的保健品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对风湿病有特效。我感觉她卖那种保健品有传销性质,肯定是骗人的,咱妈就是不信。真气人!这不,今天咱妈准备了两千块钱,让我赶紧把保健品买回来!”  听完姐姐的话,我立即明白了,老妈
期刊
有人表扬一个人,总喜欢说某某“兴趣广泛”,而那个被表扬的某某,多半会做谦虚状:“哪里,哪里,您才真是兴趣广泛呢!”结果宾主皆欢。  仅仅作为玩乐或日常生活的点缀,兴趣自然是可以广泛的,至少可以使人在业余时间不再无聊。如果想在兴趣的基础上做成一份事业,我们就必须对它有所“提炼”。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除了吃饭、睡覺、必要的休息,能够用于工作和爱好的时间并不多。将时间集中于一两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上,
期刊
动物王国要出版《名医传》。在啄木鸟和狐狸谁该入选的问题上,编委会发生了分歧。  编委会主任猪专家说:“啄木鸟算什么名医?庸医、草医、土医而已。”  编委副主任马专家说:“啄木鸟医治过成千上万棵病树,享有盛誉,动物界有口皆碑,没有不称赞啄木鸟医术高明的。若是啄木鸟不入选,那无名游医狐狸就别提了。”  猪专家主张:“狐狸当选,不容置疑,狐狸给狮子大王治好过病,啄木鸟怎么可以与狐狸相比?”  原来有一次
期刊
或许是受了“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的影响,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一定要去看看长城,其目的当然是想体验一把当“好汉”的感觉。  没想到,这梦一做就是几十年,都到了英雄气短的年龄了,还是没有去成。  前些年在北京工作,单位离八达岭不算远,长城近在咫尺,但因为白天忙晚上忙,还是没能抽出时间来去看看长城。  就要结束北漂生活了,女儿放暑假跟我到北京玩,我问她最想去哪儿,她说了两个地方,第一个就是长城,
期刊
有句民谚叫做“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换个说法就是“苍蝇专叮有缝的蛋”。蛋如此,人亦然。古往今来,从社会上,到官场中,历来不乏“两条腿”的逐腥苍蝇,他们专叮品行上或者思想上有“裂缝”的人,尤其是手中有权的为官者。  《洪武大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老臣秦良纲之子秦升,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山东、江苏一带巡察灾情和赈灾情况。秦升不畏权贵,抵住诱惑,严格执法,终将那些借赈灾之机,大发其财的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