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早春大棚套小拱棚促成栽培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da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大、中棚套小拱棚栽培的苋菜,可成为早春棚栽蔬菜最早上市的品种之一,栽培效益可观。苋菜也可与塑料大、中棚栽培的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早熟蔬菜间套作。
  1. 品种选择
  苋菜品种分为圆叶种和尖叶种。圆叶种,如上海白米苋、青米苋、花叶苋、蝴蝶苋、花叶苋菜等,叶圆形,叶面皱缩,生长较慢,迟熟,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抽薹开花较迟。尖叶种,如广州柳叶苋、尖叶红米苋、尖叶花红苋等,叶披针形或长卵形,先端尖,生长较快,较早熟,产量较低,品质差,易抽薹开花。大棚套小拱棚早熟栽培宜选用尖叶种。
  2. 整地施基肥
  选择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在播种前10~15天翻耕土壤,翻耕深度在15~20厘米,亩施腐熟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5千克、石灰150千克,将土块整细耙匀,使床土耕作层深厚、肥沃、松软。将土肥充分混匀后做畦,最好做成深沟高畦,畦宽1.2~1.5米。整地后即覆盖大棚膜,必要时可在大棚内搭建小拱棚,并覆盖薄膜预热。
  3. 适时播种
  长江中下游地区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凡采收嫩叶和幼苗的都要采用撒播。早春播种的苋菜因气温低、出苗率差,应适当多播一些,每亩播种量1~2千克。播种宜选冷尾暖头天气进行,在苗床整平拍实的基础上,将种子均匀撒播,并覆盖厚约0.5厘米的细土,轻轻拍实浇透水,畦面覆盖地膜保温保湿,然后搭建成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温。夜温低时,需在小拱棚上覆盖草苫、遮阳网或无纺布等保温材料。
  4. 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早春播种的苋菜,由于气温较低,播种后7~10天内以闭棚保温保湿为主。种子发芽出土后,迅速揭去地面覆盖的地膜,一般晴天中午可适当通风,气温较低时夜间应加强覆盖。在大棚内日平均温度达到20℃时,可拆去小拱棚。进入3月下旬后,气温上升,晴天中午通风时间应适当延长,使大棚的温度不高于32℃。
  ②肥水管理。出苗后,如果畦面干燥,可适当洒水;当植株有3~4片真叶时,可选择暖和晴天的中午洒水,棚内补水必须及时;如遇雨涝,应立即排水。
  当幼苗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12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第一次采收后及时进行第三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亩施尿素10千克左右,不宜用粪肥,也不宜用碳酸氢铵。
  ③病虫害草防治。早春栽培的苋菜病虫害较少,有时有猝倒病发生,可在控制大棚湿度的基础上,用百菌清等药剂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或抗蚜威等药剂防治。苋菜播种量较大,出苗紧密,在采收前杂草不易生长;采收后苗距加大、杂草生长较快时,要及时清除杂草。
  5. 采收
  春播苋菜,播种后40~45天,当植株有7~8片真叶,株高10~15厘米时,可根据市场行情及时采收,第一次采收宜间拔过密植株,以后的各次用刀割取幼嫩茎叶即可,一般可连续采收3~4次。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邮编:413002)
其他文献
本文就国际资本流动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及其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82例临床诊断为AC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6例。另取
随着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养猪业已经全面进入微利时期。在微小的利润空间之中,养猪业如何经营管理已成为一个重点话题。笔者现就这个重点话题浅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保持清醒的经营意识    1 要规避市场风险。微利时期,猪市动荡,养猪已成为高风险行业,这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有风险意识并不意味着有规避风险的意识和正确做法,简单地把跟风补栏或把抛售、宰杀当作规避风险的基本策略,显然是不明智的
1. 配料 花生米10千克、面粉20千克、白糖5千克、食盐200克、十三香、苏打粉和花椒50克、辣椒粉100克、食用油2000克、水5千克。  2. 原料处理   ①把白糖用60~70℃温水化开备用;  ②把面粉与苏打粉拌均匀,将食盐拌入;  ③将炒至八成熟的花生米倒入直径50~60厘米的大面盆内,用饭勺将化开的糖水把花生米拌湿(以不往下淋糖水为度),然后一人浇糖水,一人端盆,在地上铺一麻袋垫着盆
商业步行街是最具魅力的公共空间,是展现地区经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城市最为核心部位,历来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商业步行街将购物与步行有机的联系起来,对于城市发展有一
目的比较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系统评估我国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肝衰竭患者入院24h内的相关资料,计算其APACHEⅡ/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比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