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解决策略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g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可喜的是,许多学校都在课程安排中设置了阅读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仍令人担忧。
  
  一、农村小学生阅读现状
  
  1 课外阅读氛围尚未形成。在不少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尚未形成。家长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少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其次,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认为,利用课外休息时间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很少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
  2 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大。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大部分学生基本不看课外书,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一小部分常看书的学生也只是看一些时下流行的书籍,对一些名人的文学名著,不感兴趣。
  3 课外阅读趋向功利。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集,以应对考试和习作。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4 缺乏明确的课外阅读目标。由于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教师又缺乏引导,学生鉴别、分析能力不强,阅读起来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就不善于有选择性地去阅读课外读物。
  5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圆圈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个好词好句,少有感想体会。
  
  二、改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1 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1)榜样激励。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名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在班中树立阅读标兵来激励学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善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知道,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2)活动激趣。积极组织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资料搜集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比赛、诗王比赛、手抄报比赛、成语接龙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3)展示成果。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比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1)做好读物推荐。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所推荐的读物,必须具有教育性、益智性、具有趣味性。(2)争取家长配合。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并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3)学校要完善阅读设施。每个农村小学都应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组织学生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积累知识的好场所。
  3 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该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做到:(1)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要选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不可半途而废。二是要定时。针对各人不同的学习情况,确定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当然,学生只要阅读就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2)要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想,手脑并用,把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文字随时记下来,日积月累,就能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增强记忆。积累知识。做笔记,还是一种练笔的有效方式。练得多了,写作水平就能提高。此外,这还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阅读笔记的常见类型有下列一些:①做摘记,②写提要,③写心得,此外还可写书评、专题评论等。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读物、具体的阅读目的而定。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并经常予以督促、检查,使他们养成习惯。
  此外,还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打好基础,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丰富课内,只有把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课外阅读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宜兴市西渚小学)
其他文献
总结近几年来在习作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笔者感到把现代教育技术融人习作教学,配合多种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我爱游戏”——动画课件。架起兴趣之桥    如果细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不难发现:学生们最热衷的莫过于上网玩游戏和看动画片,为什么这些东西能牢牢吸引学生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也最能集中注意力。因此,笔者认为将文字、图形
不经意间,我翻到了一年前在浙江上观摩课《蒲公英》的教学随笔,其中有一个曾经我引以为傲的片段:  我声情并茂地说:“一颗种子高兴地飞到了湖泊中,不一会儿,湖泊里便传来了一阵急切的呼喊声,听——”  一个个学生用不同的声调喊着:“救命啊!”  学生们似乎与文中的蒲公英融为一体。我见时机已经成熟,接着问:“在这颗种子奄奄一息的时候,心中有千言万语,如果让它说出来,它会说什么?”  学生的情绪高涨,他们纷
摘要:翘嘴红鲌,俗名白鱼,食浮性饲料。鱼体呈条形状,喜好在深水中漫游。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效益良好。文章从翘嘴红鲌的池塘、放养、饲料、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此鱼的养殖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养殖茬口工艺;饵料投喂;放养密度  中图分类号:S965.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218-1  翘嘴红鲌(Eryt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