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如今,在“一带一路”发展倡仪下,我国承建的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仅2015年,我国企业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走出去”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标杆,而在标杆上还悬挂着两张不得不提的“名片”——高铁和核电。
清华大学核研院助理教授李泽光就一直专注于其中一张“名片”——核电研究,他在反应堆物理、新型反应堆设计以及先进模拟机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方面,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蒙卡研究升级之旅
世界著名核物理专家乔治·伽莫夫曾说过,在无穷大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全部。也许科研就是有这样巨大的力量,令李泽光在反应堆物理计算和蒙卡算法研究中沉迷不已。从本科期间,李泽光就开始跟随导师王侃从事有关反应堆蒙卡计算方法的研究,直到现在,他的很多研究还是基于相应方法开展。
李泽光所提到的蒙卡方法,究竟是什么?又包括什么研究方向呢?首先还要从反应堆物理说起,简单来讲,它是研究整个反应堆设计的基础内容,也就是说其实反应堆物理是用来描述反应堆从发生核反应到怎样放热的全过程,也只有通过了解与计算反应堆物理是怎样运行、怎样放热的,才能进一步研究怎样将带动放出的热量用来推动系统进行发电。而蒙卡方法也是反应堆物理计算中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在全堆精细模型计算分析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反应堆物理是反应堆设计里面最核心的内涵。”李泽光所言非虚,举个例子就会简单明了。如果一个核电站设计中包含堆物理设计,那么就可以称其为反应堆核电站,反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电站。“常规电站和反应堆核电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热量如何产生。”李泽光补充道。
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如今已经工作多年,蒙卡研究给了李泽光更多的研究动力,使他力求通过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口。功夫不负有心人,博士期间,李泽光研发了反应堆蒙卡分析程序RMC,其所在团队也在国内首次公开发布反应堆物理蒙卡软件。“软件发布后,我们在一直不断完善其算法的同时,也在完善软件。”李泽光说道。
和计算机一样,在反应堆分析方面,越来越精细的要求一定是必然。因此,目前及未来他将利用超级计算机的便利资源,尽可能用更精细的方法对反应堆进行模拟和计算,力求能够更真实地还原反应堆的特性。
之所以能够坚持科研之路并收获满满,李泽光直言离不开导师的谆谆教诲。“我博士期间的导师,也就是清华大学的张作义教授和王侃教授,对我在学术与科研态度上的影响很大。”李泽光介绍,张作义教授可以说是他在核能领域的领路人,在核能整体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解决科研问题方面,给了他很多指导性意见。而王侃教授则更加具体化,对李泽光在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课题选择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有了导师的助力,李泽光在科研上如鱼得水,在他看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坚持,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在科研中继续砥砺前行,勇往直前。
清华大学核研院助理教授李泽光就一直专注于其中一张“名片”——核电研究,他在反应堆物理、新型反应堆设计以及先进模拟机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方面,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蒙卡研究升级之旅
世界著名核物理专家乔治·伽莫夫曾说过,在无穷大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全部。也许科研就是有这样巨大的力量,令李泽光在反应堆物理计算和蒙卡算法研究中沉迷不已。从本科期间,李泽光就开始跟随导师王侃从事有关反应堆蒙卡计算方法的研究,直到现在,他的很多研究还是基于相应方法开展。
李泽光所提到的蒙卡方法,究竟是什么?又包括什么研究方向呢?首先还要从反应堆物理说起,简单来讲,它是研究整个反应堆设计的基础内容,也就是说其实反应堆物理是用来描述反应堆从发生核反应到怎样放热的全过程,也只有通过了解与计算反应堆物理是怎样运行、怎样放热的,才能进一步研究怎样将带动放出的热量用来推动系统进行发电。而蒙卡方法也是反应堆物理计算中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在全堆精细模型计算分析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反应堆物理是反应堆设计里面最核心的内涵。”李泽光所言非虚,举个例子就会简单明了。如果一个核电站设计中包含堆物理设计,那么就可以称其为反应堆核电站,反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电站。“常规电站和反应堆核电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热量如何产生。”李泽光补充道。
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如今已经工作多年,蒙卡研究给了李泽光更多的研究动力,使他力求通过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口。功夫不负有心人,博士期间,李泽光研发了反应堆蒙卡分析程序RMC,其所在团队也在国内首次公开发布反应堆物理蒙卡软件。“软件发布后,我们在一直不断完善其算法的同时,也在完善软件。”李泽光说道。

和计算机一样,在反应堆分析方面,越来越精细的要求一定是必然。因此,目前及未来他将利用超级计算机的便利资源,尽可能用更精细的方法对反应堆进行模拟和计算,力求能够更真实地还原反应堆的特性。
之所以能够坚持科研之路并收获满满,李泽光直言离不开导师的谆谆教诲。“我博士期间的导师,也就是清华大学的张作义教授和王侃教授,对我在学术与科研态度上的影响很大。”李泽光介绍,张作义教授可以说是他在核能领域的领路人,在核能整体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解决科研问题方面,给了他很多指导性意见。而王侃教授则更加具体化,对李泽光在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课题选择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有了导师的助力,李泽光在科研上如鱼得水,在他看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坚持,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在科研中继续砥砺前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