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1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恢复改善对策,以期为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96-02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而农田沟路林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2]。加强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现有的农田基础设施成果,关系到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3-4]。现将农田沟路林等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总结如下。
  1 当前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保存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恢复完善,将会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的安全与稳定,影响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提高,进而将会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沟渠排灌难
  除大型河道外,现有的生产用沟渠大部分都被群众占用,沟渠里有的堆满了秸秆,有的平了堤种上了庄稼,有的长满了杂草,有的在地头垫成了路坝。每到连续阴雨天时,水排不出去,庄稼被淹,群众怨声载道。
  1.2 道路通行难
  村村通以下的生产路基本都不通畅,破坏严重。有的村民在路上取土垫宅子,导致路坑坑洼洼不能通行;有的村民在路上随意挖沟排水,有人挖无人填;有的村民犁路边种庄稼。经过逐年演变,宽路变成窄路(由原来的5~6 m变成2~3 m),有的甚至把路犁了全部种庄稼,造成无路可走的现象。
  1.3 桥涵通水难
  现在的桥涵大都是20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加上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大型农业机械作业频繁,桥涵损坏严重,而且乡村无能力维修,群众急于收种,就用土将桥涵填实,很大部分已不能正常通水,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1.4 农机作业进地难
  由于道路变窄或变成农地,桥涵年久失修损坏严重,通行困难,大型农业机械进地作业更难。在麦收期间有的收割机歪倒在路边的沟里。原因就是路面太窄,桥涵毁坏严重。经实地调查,原来道路宽5 m,桥涵配套齐全,但近年来,分到路边的农户已把路开垦了3 m,现在只有2 m,大型收割机根本不能行走。
  1.5 主干道两侧填沟毁树建房现象严重
  有些乡镇在县乡公路、村村通两侧大批建房的现象非常严重,路两侧的沟填平了,树砍完了,直接影响排水。
  1.6 农田林网屏障功能减弱
  由于沟路变窄或变成了田地,完整林网也就受到了破坏,有的多行树变成了单行树,有的连单行树都栽不上了,甚至年年栽树年年毁,农田林网的防护效能降低,失去了抗御干热风、防御沙尘等屏障保护功能。
  2 原因分析
  一是乡村两级对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监管不力,甚至对部分农民的不良做法有些失控,造成农田基础设施没人管。二是部分农民思想觉悟低,利己思想严重,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大局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三是税费改革之后,农民不用交粮,种田还有补贴,田地身价倍增,一部分农民不顾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到处开荒种地,肆意破坏现有的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四是资金困难。现在取消了农村义务劳动工,乡村没有专门的资金来整修沟路林等基础设施。五是靠沟路林边的农户,怕树大罩地,有意破坏树木,导致林网遭到破坏。
  3 恢复改善现有农田沟路林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田沟路林基本设施出现的问题,经过认真的研究探讨,现提出如下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已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逐步建立适应社會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发展思路,把农业发展放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放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统筹安排,有效解决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慢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赋予人们的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农田沟路林现状是:沟、路、桥涵不通,无法进行抗旱排涝和大型农业机械进地作业,影响农业机械效率;防护林网断带,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难以保障粮食的高产稳产等。这些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与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与建设生态文明不相适应。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这就要求人们站在农业经济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农田沟路林综合治理问题,务必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恢复完善农田沟路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来抓。
  3.2 精心组织,科学规划
  各地要从发改委、农业、水利、林业、土地、财政等有关部门抽调骨干技术人员,组成全县农业综合规划组,乡镇全力协助配合,利用10~20 d的时间对各乡镇农田沟路林现状进行详细摸底,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订出恢复完善农田沟路林设施的具体实施规划,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全部恢复完善农田沟路林基本建设。
  3.3 狠抓宣传,广泛动员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单、标语、动员会等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恢复农田沟路林基本建设的重要性,让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没有排灌设施及农田林网的屏障,粮食的高产稳产将无法保证;没有通畅的道路和桥涵,农机就不能顺利作业,成熟的庄稼就不能保证颗粒归仓,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广大群众。要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农民由不认识到认识,由“要我修”到“我要修”,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恢复完善农田沟路林建设的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3.4 多方筹资,增加投入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办、社会参与的方针,以项目为推手,组织、引导农民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集资投劳,解决农田沟路林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可以把分散在财政、农办、农业、水利、林业、土地等部门的支农项目资金进行捆绑,集中投放到农田沟路林等基本建设工程中去,先集中连片,搞好样板,然后有序全面铺开。二是可以招标拍卖治理。由村委组织,对规划恢复的路段实行招标拍卖承包,恢复之后,承包者进行植树,被蚕食的沟路不是可耕地,不需要赔偿,村里不但不花钱甚至还要得钱,群众很满意。
  3.5 加强监管,严格奖惩
  农田沟路林基本建设恢复之后,要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乡村与农户签订管护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受益农户。乡、村两级定期检查评比。制定奖惩措施,对管理好的给予奖励,对破坏农田基本设施的坚决予以严惩,对举报者给以重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田基本设施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4 参考文献
  [1] 安徽:郎溪县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J].小城镇建设,2012(9):13.
  [2] 隆化县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大见成效[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2(11):7-8.
  [3] 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出台[J].农家致富顾问,2012(9):7.
  [4] 葛步林,陈庆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4):40-41.
其他文献
摘要 综述了铁皮石斛新品种桂斛1号的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并从基质选择、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其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铁皮石斛;桂斛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R2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118-02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摘要 新型肥料相较于传统肥料具有很多优点,利用多种有机水溶肥料验证其在小白菜上示范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水溶肥料增产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改变小白菜的植物性状,且经济效益明显,新增纯收入超过9 363.00元/hm2,其中由江苏植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值达到204 600元/hm2,新增纯收入达到11 754.75元/hm2。  关键词 白菜;新型水溶肥料;效益;应用效果 
摘要 介绍了短梗五加林间管理技术,包括整地、中耕除草和间作等,以期为更好地保护短梗五加以及加强其林间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短梗五加;整地;中耕除草;间作;林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Q949.76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85-02  短梗五加属五加科五加属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本属药用和食用价值均较高。由于野生资源被过度采收,其自然分布区正日益
摘要 四川丘陵区小麦生产经济效益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以四川盆地丘陵区的典型代表内江小麦生产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区域内2010年后小麦种植情况,并提出小麦生产合理化建议,以推动丘陵地区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丘陵区;旱地小麦;现状;建议;四川内江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65-02  内江市位于四川东南
摘要 对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40%嘧菌酯225、300 g/hm2防治水稻纹枯病,药后7 d,防治效果分别为82.61、82.33%,药后14 d,防治效果分别为87.10%、91.11%,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1 200 mL/hm2,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安全,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摘要 球磨技术在淀粉改性中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综述了球磨处理对淀粉特性的影响以及影响球磨效果的因素,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也作了一定的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 球磨;淀粉;改性;反应活性  中图分类号 TS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17-02  淀粉的改性方法基本上分为四大类:即化学改性、物理改性、酶法改性和基因或生物技术改性[1]。本文对
摘要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利用校企合作和教研结合双轮驱动,在实践教学及第二课堂的开发中,实行“训”(单项实训、仿真实训、教学综合实训、岗位方向性实训)“研”(教科研)“创”(创新、创作、创社)一体化,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适合以农业高职教育为特色的集教学内容、科研项目与课程实践体系、教学方法
摘要 从播前准备、制备乳芽、播种及播后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冀东稻区水稻乳苗人工抛栽技术,以期促进该稻区水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水稻;乳苗;人工抛栽;冀东稻区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058-01  水稻直播栽培是一种不需育秧、插秧,体现省工、省力、省水特点的水稻节本增效栽培模式[1-2]。针对冀东稻区渤海季风
摘要 利用近50年(1960—2009年)大洼县逐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和Yamamoto法分析大洼县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情况,结果表明:近50年大洼县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增温趋势,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明显高于最高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均表现为冬季增温最强,春季次强,夏季最弱,秋季次弱。近50年大洼县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分为2个阶段,偏冷阶段(1960—1987
摘要 探讨了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和走向、财务管理、盈余分配、亏损处理等经济运行流程,指出各个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财务管理、完善盈余分配、提高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等对策,旨在为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