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对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研究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对肠内营养研究的深入,人类对肠内营养支持的认识的加深,特别是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重要器官,以及肠粘膜屏障在防止肠源性感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肠道功能障碍对于全身脏器功能与疾病发展的影响的认识,使肠道结构与功能的维持日益受到重视。
   经胃肠外途径并不能提供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长期的肠外营养会使肠粘膜血流量下降,小肠绒毛萎缩,细胞间连接与细胞结构发生改变且活性退化,从而使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减少,容易发生细菌毒素异位,使肠源性感染的发病率增加,在人类,当机体缺乏食物对肠道的刺激一周,即会使肠粘膜发生萎缩。此外,还可引起胆汁构成的改变,胆汁中磷脂减少,而磷脂对VLDL的合成非常重要,亦对抗感染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床上病人行TPN支持后,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全身性感染以及肝功能异常等发生率均较EN明显高。
  【关键词】 肠内营养;肠粘膜屏障;营养素
  【中图分类号】R1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45―0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长期应用肠外营养后,逐步发现肠外营养毕竟某些方面不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而且有一些并发症发生。人们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即胃肠道不仅具有消化、吸收功能,而且还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是人体的第三屏障。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新脂的完整性,防止细菌和毒素的易位。对一些外科危重病人能够早期恢复肠内营养,对于恢复这一免疫防御功能,防止细菌易位和感染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 肠内营养的意义
  营养的重要性营养物质是生命必须的物质基础,人体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数来自于营养,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物质构成基础也都来源于营养物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如果我们忽略病患者的营养支持,疾病的康复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同时患者对诸如手术、药物等各种治疗措施的耐受力也会减弱。因此,合理的、科学的补充营养是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基础。
  正常人的胃肠道功能,主要是将进入消化道的食物进行一系列的消化、解毒,从中吸收营养,人体由此能得到足够的热量和氮源,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满足人体代谢的需要,加速组织的修复。消化与吸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人体内的许多胃肠道激素也参与其调节作用。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指将一些只须化学性消化或不须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注入患者胃肠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素的方法。对一些外科危重病人能够早期恢复肠内营养,对于恢复这一免疫防御功能,防止细菌易位和感染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与特点
  2.1 均衡全营养素 均衡、整蛋白型全营养配方,可作为机体唯一营养源,可为直接吸收,迅速供能,补充必需脂肪酸,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临床上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但存在营养摄入障碍的患者[1]。
  2.2 短肽型营养素 低脂肪含量,减轻消化道负担,安全补充营养,充分利用肠道的两条吸收途径直接吸收。较高频率应用于胰腺炎;炎性肠道疾病、肠瘘;短肠综合征、放射性肠炎;手术前喂养、肠道准备;各种危重病人。
  2.3 肝脏疾病专用型 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补充安全充足的氮源,纠正负氮平衡。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血氨,防止肝性脑病。增加肝脏中精氨酸酶的活性,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及肝功能恢复。低盐,防止腹水进一步加重。适用于肝硬化;慢性肝病患者;包括肝性脑病(含蛋白不耐受者)史的患者,肝性脑病觉醒后可经口进食的患者,或低蛋白血症,出现腹水的非代偿患者[2]。
  2.4 肾脏疾病专用型 低钠、低钾、添加谷氨酰胺、适量蛋白质配方。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减轻肾脏负担,可用于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患者[3]。
  2.5 胆囊疾病专用型 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A及中链甘油三酯。有利于胆道疾病修复,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适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类胆囊性疾病患者。
  2.6 乳清蛋白型 世界上最顶级的蛋白质,富含人体需要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及生长因子。易消化,具有极高的生物利用率。促进机体伤口愈合,维持正氮平衡。适合各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以及无法从正常饮食获取足够蛋白质者[4]。
  3 肠内营养的正确使用
  肠内营养的优点是:有助于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减少肝功能损害及感染有关并发症的发生;直接提供谷氨酰胺等条件必需营养素,减少肠道细菌和毒素移位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营养药品的费用。如果患者胃肠管有机能或有部分机能,则应选用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5]。肠内营养可通过口服、管饲进入胃肠道进行消化吸收来补充营养的。肠内营养是符合生理性的给养途径,既避免了中心静脉插管可能带来的风险,又可以帮助恢复肠管机能。但对于某些患有胃肠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时间、安全可靠的途径给予肠内营养并不十分容易,且有潜在的加剧原发病的可能。某些临床症状如恶心、饱胀感、腹痛和体征如腹泻、肠鸣减低、腹胀气等,均限制肠内营养的应用。另外,如患者不能容忍鼻胃管置入,鼻胃管置管不顺利或食道、胃手术后原解剖位置变变不能置管的患者,也会限制肠内营养的应用。同时,肠内营养也会出现并发症,包括气管误吸、恶心、腹泻及肠管血供障碍等。所以当患者心功能处于边缘状态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不应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转换补给的方式,以免延误营养治疗治疗。总之,肠内营养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原则是严格控制适应症,精确计算营养治疗的量和持续时间,合理选择营养治疗的途径。
  [1] 赵昌峻.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毛进云.护理学[M].中医古籍出版社.2011.
  [3] 张丽萍.生物化学简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翠玲.营养与膳食[M].科学出版社.2010.
  [5] 王学德.现代临床医学实践与研究[M].气象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控制其躁动情绪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及腹部手术治疗的全麻病患66例,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接受全面护理,观察两组病患躁动情况。结果:结果表明两组病患的躁动发生情况、临床指标之间明显存在差异(P0.05),所以值得对比。  1.2 方法 
【摘要】 目的: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所具有的实效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30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患者年龄在57~76岁,随机分为P组(Preventivecare,针对患者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实施预见性护理)和R组(Routinenursing,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参考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进行观察记录和对比
【摘要】 目的:本次探讨浅谈全程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实验组进行全程教育。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一年随访,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后性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实验组进行全程教育。  建立教育中心:由我院专业
【摘要】 目的:探讨在治疗肺结核的过程中采用结核散联合化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结核病的患者中选出15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75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治疗的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联合结核散和化疗治疗的方法,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反应情况、痰液细菌阴转率、空洞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从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外科清创及游离植皮联合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清创及游离植皮联合封闭负压疗法治疗,分析患者的创基准备时间、手术清创到创面封闭时间、更换负压敷料次数、创面清洁时间。结果:采取治疗措施后,患者创基准备时间、手术清创到创面封闭时间、更换负压敷料次数、创面清洁时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