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龙胆开花物候与交配系统研究

来源 :热带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om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滇龙胆的开花物候与交配系统进行观测,统计不同处理的结实率和结籽率,分析滇龙胆开花物候与交配系统等繁育特征。结果表明:滇龙胆花期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单花花期持续17~19 d,单个花序花期可持续33~37 d,单株水平花期可持续8周,群体水平开花期持续时间为60 d以上,具有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特征。滇龙胆杂交指数(OCI)值为5,花粉-胚珠比(P/O)值集中于(582.8±441.2)~(140 5.8±550.8)之间,结合人工授粉套袋试验结果,证实滇龙胆的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然状态下结实率较高,通过人工补充授粉,可显著提高滇龙胆结实率。
  关键词:滇龙胆;杂交指数;交配系统;花粉胚珠比;开花物候
  中图分类号:S184      文献标识码:A
  Flowering Phenology and Mating System of Gentiana rigescens
  YU Chenghua1,2,3, ZHU Chunyan1,2,3, DUAN Shaofeng1,2,3, YANG Qiuxiong1,2,3, HAN Jun2,3,
  LIANG Yanli1,2,3
  1.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ional &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n Germplasms Utilization &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Southwest / Kunming, Yunnan 650201, China; 2. 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edici Plant Biology, Kunming, Yunnan 650201, China; 3.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01,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flowering phenology and mating system of Gentiana rigescens, the seed setting rate and seed setting rate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counted. The influence of flowering phenology and mating system on breeding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rescence was from mid- October to the end of November, the florescence of inflorescence lasted for 33~37 days, the florescence of single flower lasted for 17~19 days, the florescence of single plant lasted for 8 weeks, and the florescence of population lasted for more than 60 days. The pollen was most active within 2~3 days of opening, and the stigma was inactive. The stamens developed completely and the pistils continued to grow after opening. The outcrossing index (OCI) was 5, which belonging to the heterozygous type. Some of them were self-compatible and pollination needed. The pollen ovule ratio (P/O) was between 582.8441.2 and 1405.8550.8. The breeding system belonged to the facultative heterozygous type. The seed setting rate was higher in the natural state, and there was asexual propagation. The seed setting rate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artificial pollination.
  Keywords: Gentiana rigescens; hybridization index; mating system; pollen-ovule ratio; flowering phenology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1.06.019
  高山地區是植物生长的极端环境之一,高山植物繁殖过程面临许多挑战,低温、传粉限制、水和光照等都会影响其繁殖[1],相对于其他植物,高山植物需要面对更加恶劣的气候环境,植物需要更加顽强的适应机制来适应高山环境才能成功生存和繁殖。因此,高山植物的繁殖策略受到广泛关注。有性生殖是有花植物繁衍的最重要方式。而开花时间即开花物候,因对植物授粉程度、传粉者的访花行为以及雌雄适合度等的影响,对植物繁殖交配的成功产生重要影响[2]。开花物候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植物交配系统[3],如开花太早或太晚均会因为缺少有效的传粉者而不能有效结实。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云南省道地药材,分布于海拔1100~3000 m,是典型的高山植物。滇龙胆的盛花期在11月,恰在寒冷的冬季[4-5],却能够适应环境成功繁殖。因此,对滇龙胆繁育特征的研究,有利于解析高山植物繁殖适应机制。同时,对滇龙胆开花物候特点和繁殖特征的研究,也为滇龙胆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地点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漫湾镇,属云南省西南部,地理位置9943~10033 E,2356~2446 N,海拔2200 m,属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降雨量1367.2 mm,主要集中在7—9月;土壤以沙壤土为主。野外实验于2018、2019年的10—12月进行。
  1.2  方法
  1.2.1  单花水平观测  随机选取30株开单花的植株,在花朵未开放前,用记号笔和小标牌挂牌标记,花朵开放后,观测单花形态变化并进行拍照记录。每天早上、中午和傍晚各观察一次,记录数据。观测单花开放状态:花冠开裂时间、萎蔫时间、凋落时间、开花持续时间、开花高峰、单花花期、花药变化、柱头变化等。
  1.2.2  花序水平观测  随机选择即将开放的花序30朵,挂牌做标记,每天上午7:00进行观察记录,并照相。观察记录描述花序的开放状态:始花时间、末花时间、花序1/2开时间、花序开放持续时间、小花开放顺序、当天开放小花数、花序开放状态、颜色变化、花序开放持续时间。
  1.2.3  单株水平观测  随机选取滇龙胆30株,挂牌做标记,从第一朵单花开始开花(判断花开放的标准是花瓣刚展开扬起)开始记录,每天12:00观察记录一次,直至最后一朵单花败落。每天记录单花变化情况,始花期、开花高峰期、终花期、花序开放数、单株开花持续时间等。
  1.2.4  群体水平观测  采取直接观测与询问种植管理者相结合,记录萌芽期、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花瓣凋谢期(判断花朵枯萎的标准是花被变色、失去光泽、质地变软)、开花高峰期、开花持续时间。
  1.2.5  花部形态特征观测  随机选取完全开放单花30朵,用电子游标卡尺和直尺测量与其开花生物学相关的形态特征值,如花冠、花瓣、花萼、雌雄蕊各部分的长度、颜色、形状等,并拍照记录。
  1.2.6  花粉胚珠比(P/O)及杂交指数(OCI)  花粉胚珠比(P/O)为平均单花花粉总量除以单花胚珠数。花粉计数方法为:随机选取盛花期滇龙胆单花30朵,以单花为单位,将单花中的花药全部取出,定容至1 mL,取5 μL统计所有花粉数,最后换算成单花花粉量。胚珠计数方法为:随机选取30朵单花,将单花中的胚珠全部取出,定容至250 μL,取5 μL统计所有胚珠数,最后换算成单花胚珠数量,然后根据Cruden的标准评判交配系统类型;杂交指数(OCI)由3个花部特征(花序直径、花朵大小及开花行为)决定,根据Dafni的标准进行测定、计算和评判[6]。
  1.2.7  人工交配处理  在滇龙胆盛花期,随机选择长势良好一致健康植株,每个处理至少30朵,重复3次。进行以下处理。(1)对照(CK):不进行处理,自然授粉;(2)处理1(不去雄套纸袋):用以检测自发自交发生的机率;(3)处理2(去雄套纸袋,不进行授粉):用以检测是否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4)处理3(去雄套网袋):用以检测是否存在风媒传粉现象;(5)处理4(去雄不套袋):用以检测传粉昆虫对生殖的贡献;(6)处理5(同株同花授粉):检测自交亲和性;(7)处理6(同株异花授粉):保留即将开放小花去雄套袋,等柱头可授性最高时,再授以同株异花的花粉,套袋;(8)处理7(异株异花授粉),检测异交亲和性。所有的去雄工作均在花药未散粉时进行,人工授粉时先采集散粉的花粉,用毛笔蘸取花粉后或用镊子直接涂抹至柱头上。试验期间,对套袋的花朵经常进行检查,揭袋换气,防止霉变。授粉2个月后检测各处理结实率和结籽率,翌年1月采集果实,统计种子数,计算平均每果实种子数。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2软件处理系统进行数据Duncan’s检验、差异显著性分析,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花开放动态观测
  如图1所示,单花花期经历了萌芽到出现花蕾,到花冠完全开放,花药完全开裂散粉,花药脱落,花丝萎蔫,柱头伸出花冠,花冠萎蔫,子房膨大等一系列过程,单花开花物候期持续17~19 d。单花萌芽期持续4~6 d(图1A),花冠紧缩闭合,且在这个时期雄蕊发育高于雌蕊;现蕾期持续6 d(图1C~图1D),花苞逐渐伸长至出现紫红色,雌蕊和雄蕊也逐渐伸长;始花期持续2 d(图1E),花冠微微开裂至1/2花冠;盛花期持续3 d(图1F、图1G),雄蕊的花粉囊逐渐开裂至花粉完全散出,雌蕊逐渐伸长至高于雄蕊,柱头开始开裂伸长至高于花冠;花瓣凋零期持续2 d(图1H),花冠开始闭合到完全闭合,直至萎蔫,但不脱落。雄蕊脱落,子房膨大。上述结果表明,滇龙胆的单花从花芽到花朵开放需要经历14 d的发育,花朵开放后经历5~6 d的盛开期完成传粉受精,之后花冠枯萎,包裹在发育的子房表面。子房进一步完成下一阶段种子的发育。
  2.2  花序开放动态观测
  滇龙胆花属于聚伞花序,如图2所示,一般由1~4个花序组成,每个植株花序有小花5~25朵或是更多,花序花期可持续33~37 d。花序从10月底进入花蕾期,花蕾期可持续10~14 d,到11月中旬进入盛花期。由花序每天开放的小花數可知,以花序为单位的开放持续时间为16~ 18 d,其中在花序开始开花第11~19 d是花序开花的高峰期,其开花的花数量最多,之后开放花数逐渐减少(图3)。花序水平上,花朵的开放一般从顶端开始,然后依次向下;先开放的单花也最先凋落。   2.3  单株开放动态观测
  通过对滇龙胆单株花序持续观测发现,滇龙胆的单株有1至多个花序,小花多数,单株水平花期可持续8周(图4)。从11月进入开花期,至12月末全株小花凋谢。在整个开花期间,侧枝花蕾不断长出,花序不断开放。单株开花高峰期为开花第4~6周,每天开放花序数为1~2朵,之后开放花序逐渐减少,直至单株花序上花朵完全开放。
  2.4  花部形态特征观测结果
  滇龙胆花呈锥状桶形或宽桶形(图5),花朵由花冠、萼片、雄蕊和雌蕊组成;花朵开放时花冠顶端分裂张开,呈五角星形,花冠长度在2~ 2.5 cm之间,花冠颜色呈红紫色或蓝紫色。通过对滇龙胆花朵整个发育阶段的观测,测量了各个阶段花朵的雄蕊长、雌蕊长、花苞长、小总花苞长和萼片长;从雄蕊和雌蕊的测量结果(图6、图7)来看,研究发现花朵的发育有雌雄异位现象,在现蕾期以前,雄蕊长度都显著长于雌蕊;特别是在萌芽初期雄蕊长度(1.0±0.1)cm,雌蕊长度(0.5±0.1)cm,雄蕊的长度是雌蕊的2倍。之后的现蕾期雄蕊长度发育减缓,雌蕊迅速发育,直到始花期(图6E),雄蕊和雌蕊发育长度趋于一致,长度在(1.65±0.1)cm,此时雄蕊发育完全,花药发育饱满;在盛花期(图6F、图6G)雌蕊会进一步发育生长,最终长于雄蕊,此时柱头具有可授性,可以完成传粉受精过程。在之后的发育中,柱头完成受精,雌蕊下部子房发育膨大;雄蕊花藥和花丝枯萎最终脱落。花苞的发育在完成受精前都是一个逐渐生长的过程(图7),在发育到15 d时生长减缓长度在(3.6±0.1)cm。小总花苞长和萼片长度发育均缓慢生长,在发育到15 d时长度分别为(1.2±0.1)cm和(0.9±0.1)cm。
  2.5  OCI值
  由表1可看出花朵直径集中在(15±1)mm~ (16.67±1.15)mm之间(>6 mm,记为3);对花药开裂与柱头可授性时间间隔的观测结果发现,花药先开裂,柱头后生长伸出花冠(图6E);研究发现开花第2天花粉活力最高,开花3~4 d后柱头才具有可授性,所以滇龙胆花朵的发育属于雄先熟(1)类型;在进一步的观测中,研究发现单花开放当天,随着柱头伸出花冠,花药远离柱头,之后花药开裂散粉脱落,与柱头没有接触,柱头与花药在空间上是分离的,雌蕊和雄蕊的空间间隔在(2.33±0.29)mm~(3.33±1.15)mm之间,即定义雌雄蕊器官在空间上存在分离,记为1。杂交指数(OCI)值为5,根据Dafni标准,滇龙胆属于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2.6  P/O值
  滇龙胆的P/O测定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单花花粉量平均于(976675623)~(12940018543)之间,单花胚珠数为(9620)~(16079),则P/O值集中于(582.8441.2)~(1405.8550.8)之间。根据Cruden[7]的评判标准,滇龙胆的繁育系统类型属于兼性异交型。
  2.7  交配系统的测定结果
  通过人工授粉套袋等处理对滇龙胆交配系统进行验证(图8)。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滇龙胆的结实率和结籽率分别为90%和75.27%,说明滇龙胆交配系统对高山环境适应较好;去雄套纸袋结实率10%、结籽率1.77%,显著低于自然对照,说明滇龙胆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而同株异花授粉滇龙胆结籽率高达82.71%,显著高于自然对照,说明滇龙胆具有高度的自交亲和特性。不去雄套纸袋隔离昆虫传粉的处理,其结实率和结籽率显著降低,分别为43.00%和17.88%,说明滇龙胆虽然自交亲和,自发自交现象出现频率极低,需要传粉者为其传粉才能结实。去雄套网袋的结实率和结籽率分别为12.44%和1.77%,而去雄不套袋具有较高的结实率和结籽率,分别为83.33%和86.47%,说明为滇龙胆花朵传粉方式可能是虫媒传粉,风媒传粉率低。滇龙胆自然条件下的结籽率为75.27%,而通过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后,结籽率显著提高至81.24%和93.67%,说明人工补充授粉,可显著提高其结籽率,说明自然条件下滇龙胆存在花粉限制。
  3  讨论
  开花过程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关键阶段[8-9]。滇龙胆花属于聚散花序,其顶端先开放,依次向下进行,从而延长了花期,增加授粉时间,从而提高授粉几率[10]。滇龙胆花期主要集中在10月中旬至12中旬;整个花序花期可长达30 d以上,单花花期在19~21 d,单花从萌芽到花朵盛开需要15 d。植物对其传粉者的吸引主要集中在花部特征上[11-12],滇龙胆花朵呈锥状桶形或宽桶形,昆虫进入花内基部舔舐花蜜时可将身上大量花粉散播到柱头上,完成授粉;开放后花萼呈五角星形,且颜色呈紫红色和蓝紫色有利于吸引传粉昆虫。
  研究发现,滇龙胆雌蕊和雄蕊存在雌雄异位的现象,并且雄蕊比雌蕊先熟,表现出雌雄异熟。滇龙胆花开放后雄蕊不再生长,而雌蕊继续生长,柱头从花药上方伸出,随后顶端分成2裂,柱头的2裂弯曲,改变了花中雌蕊的位置以及柱头和花药之间的相对距离[13]。滇龙胆花雌雄的成熟在时间上的分离以及雌蕊和雄蕊在空间上的异位,降低了自花授粉的可能性,促进异株异花授粉,从而增强其后代的环境适应能力[14-16]。完成受精后花萼逐渐闭合,雌蕊下部的子房膨大发育。通过对授粉后滇龙胆花朵的持续观测,发现滇龙胆花冠枯萎后并不会脱落,而是紧紧闭合包裹着内部已经完成授粉的雌蕊,包裹的花被可以保护子房不受低温的侵害,这种进化的特征或许就是滇龙胆能够成功适应高山环境的关键原因。
  通过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的测定,发现滇龙胆花属于兼性异交型;人工辅助授粉试验结果显示滇龙胆繁育方式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然状态下滇龙胆的结籽率可达75.27%,说明其异交传粉机制有效。而在不去雄套袋的自花授粉情况下结籽率为16.29%,说明在极端缺少传粉者情况下,物种会保持一定的自花传粉来维持物种的生存与繁衍[17]。滇龙胆柱头在开花后会分裂成2裂并向外弯曲,增大触及花粉的可能性,无处理套袋结实率为41.67%也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485]   何亚平, 费世民, 刘建全, 等. 高山植物繁育系统研究进展初探[J].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26(4): 43-49.
  [486]   张丽杰, 果  冲, 秦柏婷, 等. 胡桃楸开花物候特性及花粉生活力[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7(5): 4–8.
  [487]   刘占林, 宋  颐, 李  珊, 等. 华山新麦草开花物候期观测和自然种群基因流的间接估测[J]. 植物生态学报, 2001(4): 426-430.
  [488]   李娅琼, 游  春. 滇龙胆居群与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 31(6): 33-35, 39.
  [489]   李智敏, 刘  莉, 李晚谊, 等. 滇龙胆的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进展[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S1): 485-487.
  [490]   别鹏飞, 唐  婷, 胡进耀, 等. 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Urophysa rochkii)的开花物候和繁育系统特性[J]. 生态学报, 2018, 38(11): 3899-3908.
  [491]   Cruden R W, Hermann-Parker S M. Temporal dioecism: an alternative to dioecism?[J]. Evolution, 1977, 31(4): 863.
  [492]   何  淼, 王  想, 王  欢, 等. 绵枣儿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 38(6): 13-22.
  [493]  孙  颖, 杨  雪, 王阿香, 等. 北黄花菜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特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2(1): 58-63.
  [494]   Wen F, Fu L F, Wei Y G. Pollination biology of Primulina repanda var. guilinensis and P. glandulosa var. yangshuoensis[J]. Guihaia, 2012, 32(5): 571-578, 668.
  [495]   Liu P, Liu HM, Wang LC, et al. Floral syndrome and breeding system of Calotropis gigantean[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15, 42(10): 2002-2014.
  [496]   Wang X Y, Tang X X, Tong Z Y, et al. Geographic mosaic theory of coevolution in plant and pollinator interaction: process, evidence, prosp[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9, 64(16): 1702-1710.
  [497]   Wang C L, Chen F J, Jin Y P, et al. Flower phenology and breeding system of Catalpa bungei Bignoniaceae[J].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2015, 34(9): 1981-1987.
  [498]   Wang Y B, Liang H W, Mo N B, et al. Flower phenology and breeding system of rare and endangered Dayaoshania cotinifolia[J].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2011, 31(5): 958-965.
  [499]   Sun Y, Li X, Ding S Q, Shi Y M, et al. Studies on flow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breeding system of Freesia hybrida[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18, 45(2): 299-308.
  [500]   Li X X, Bagenna, Yang H S, et al. Studies on flowering dynamics and breeding system of Mongolian medicine Lomatogonium rotatum[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18, 45(7): 1393-1401.
  [501]   Tan Y, Tang A J, Long C L. Study advance on pollination biology of Gesneriaceae[J]. Northern Horticulture, 2010, 34(14): 203-207.
  責任编辑:白  净
其他文献
烤烟是吉林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烤烟增产,需加强关于烤烟的各方面研究。气象条件是影响烤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烤烟受气象条件影响的研究,云南、贵州等主要烤烟生产省较多,但是各地的气候特征不尽相同,因此影响烤烟生产的气象因子也不同,吉林省的气候条件与南方主产省也不一致,了解吉林省烤烟各个生长阶段气候适宜条件及限制因子,通过天气气候预测提前预知气候变化,有利于烟农及时采取措施趋利避害。研究利用1981-2020年吉林省49个代表县的气象资料,计算出烤烟的成熟期平均气温、大
摘 要:以野生黄精不定芽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2,4-D、NAA、KT进行3因素4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筛选黄精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探讨不同培养温度对黄精组培苗继代增殖的影响;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生长素及其浓度和不同培养容器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精组培苗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 2.0 mg/L 6-BA + 0.2 mg/L
农村人居环境是重要的人居环境场所,乡村生活空间更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所在。公共艺术介入到乡村生活空间中,不仅可以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场所认同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丽乡村以及新兴城镇化建设。本文以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生活空间的表达方法为主题,探讨了公共艺术在乡村中不同生活空间的表现方法,为公共艺术在乡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摘 要:為揭示不同种源多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的形态多样性、变异程度以及各种源的表型特点。对云南省引种栽培的世界范围内10个种源多油辣木的15个表型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多油辣木的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复叶长变异幅度最大,变异范围为6.052~14.325 cm,变异系数为25.192%,其次为种子千粒重、小叶长、种子长和小叶宽,
摘 要:以30份不同來源的建兰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测定其25个表型性状,计算其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期揭示建兰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结果表明,30个建兰供试品种各表型性状的变异幅度为9.28%~76.17%,各表型性状间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变异;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个建兰供试品种欧式距离范围为3.612~38.796。‘汇翠粉荷’和‘峨眉水仙’的欧式距离最小,
摘 要:木本植物茎的发育在木材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以菠萝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幼苗(Chlorophyll deficient mutant, CDM)为研究材料,选取正常幼苗作为对照(Control check, CK),观察并测量其株高和基部茎粗。使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对茎各节间进行观察,测量木质部、韧皮部、表皮和周皮的厚度,比较CDM与CK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CDM的株高和基部茎粗的增长
摘 要: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是云南石榴上的重要害虫。为系统评价乙基多杀菌素对井上蛀果斑螟的综合控制作用,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对该虫卵和初孵幼虫的直接致死效应及对存活后续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法处理井上蛀果斑螟不同日龄卵后,随着乙基多杀菌素浓度和卵日龄的增大,卵孵化率显著降低,幼虫的死亡率升高。饲喂法处理井上蛀果斑螟初孵幼虫后,幼虫死亡率随药剂浓度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的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解决了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个体“小生产”与农机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问题。但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摘 要:為探究木薯的耐寒性及其在低温胁迫下抗渗透响应,对耐寒‘F200’木薯和低温敏感品种‘华南8号’(‘SC8’)木薯幼苗在人工低温条件下进行4 ℃低温处理,分别观测处理前和处理3、6、12、24 h下不同木薯品种生长表型情况以及渗透性物质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F200’木薯幼苗上部和下部叶片出现轻度萎焉,而‘SC8’所有叶片均严重萎焉,顶部叶片甚至出现脱水现象;‘F20
摘 要:利用標记基因追踪病原菌在植物体内的入侵和定殖,是研究病原菌-寄主互作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电转化法将广宿主载体pBBR1MCS2-Tac-EGFP导入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GMI1000菌株中,获得了青枯雷尔氏菌带绿色荧光标记的转化子。转接试验结果表明,转化子的抗生素抗性和绿色荧光强度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pBBR1MCS2-Tac-EGFP不影响G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