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积极心理学对供电企业发展的启示与推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以普通人为研究对象,用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这种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对转型中的供电企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及其幸福指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供电企业;和谐;幸福
  作者简介:李宝珠(1963-),男,辽宁大连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讲师;闫翠萍(1964-),女,辽宁大连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高级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3)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80-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积极的、正面的经历以及人的性格特征、长处和福祉,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对人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理解人的心理现象、挖掘人类固有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顺利走向幸福的彼岸具有推动作用。积极心理学立足于研究普通人的心理活动,目的是指导人们更好地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这一新兴的心理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发展中的国家电网公司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各供电企业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公司员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而在电网的建设中,随着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电网科技水平和含量已经显著提高。这对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知识更新速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电网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安全生产压力明显增加;客户和设备数量逐年递增,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员工在承受社会压力和个人压力的同时,所面对的职业压力也在悄然增加。因此,改善和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其工作压力,激发员工内在的活力和动力,增强他们对电网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是确保电网安全生产、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电力的有力保障和必要前提。
  一、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工作的特点
  1.工作责任大,任务繁重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保证电网安全生产、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供电企业的一个永恒主题。日常工作责任大、任务繁重,尤其是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之时,企业上下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临时性工作频繁,工作不分白天夜晚,业余时间大量地被占用。员工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与放松,很容易造成焦虑、烦燥等问题,久而久之也影响到员工与自己的家人、朋友之间正常的沟通与交流。
  2.工作与生活难以平衡
  供电企业的一些工种要求员工倒班作业,这样员工正常的作息时间被打乱,加之频繁的加班使员工缺少正常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有个别员工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家庭成员聚多离少,这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与纠纷。供电企业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也使得一些员工整天与机器设备打交道,生活单调闭塞,缺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长此以往,员工容易感觉孤独寂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容易对生活产生失望,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安全。
  3.技能单一,职业发展受限
  电力企业产品的单一性、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客观上造成员工生产技能单一、滞后,知识面狭窄。一些员工只满足于会干,理论的深度与广度不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供电企业开展了全员竞聘上岗工作,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企业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要求日益提高。通过提供各种培训、技术练兵、竞赛等方式对员工实行优胜劣汰,个别员工难以适应。职业发展是员工的内在需求,而供电企业的性质和工作特点决定了员工的职业发展相对稳定,这也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挫,进而对企业的认同度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职业发展也成为员工主要的压力源之一。
  大量的实践及数据表明:电力企业88%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在电力生产活动中人是主体,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为防止因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系统心理分析,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对安全行为的影响。鉴于以上这些工作特点和问题,各供电企业充分意识到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水平已势在必行。
  二、积极心理学对和谐电网建设的指导意义
  我国某知名的心理咨询公司对电网企业实施员工帮助计划时,通过专业的心理学问卷测验、访谈等方法,定期对员工的压力、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自我接纳、人际关系等心理状况进行测查。大量的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的员工处于高压力状态。部分员工在心理上已产生了精神萎靡、心态失衡、幸福指数降低等不良反应,并呈现出逐步恶化趋势,已成为制约企业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潜在风险因素。
  供电企业的企业理念是“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其中“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国家电网公司一贯视人才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强调善待员工、切实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和愿望,保证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在深层次即从心理学的角度完善员工的心智模式,使员工能够以一种愉悦、轻松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更强。他们能更加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即使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之中仍能保持很好的驾驭能力。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员工个人和组织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为:
  1.开发员工内在潜能,发掘员工服务动力
  一个人的内心如果足够强大、平和、安全,那么他的现实世界也充满快乐与幸福。员工幸福与否要看他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如果一个人总是心怀厌恶,那么看到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斥着惹人厌恶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心怀感恩,那么眼中的世界就是明快鲜亮的。   积极心理学认为,真正的幸福包括快乐生活、充实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三个部分。供电企业可以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借助积极心理学先进的理念把工作重心放在开发员工内在潜力和内心动力上,使员工积极克服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理,以更加积极、建设性的方式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从源头上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消除工作与生活中的心理困扰,实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同时,供电企业作为公用性、基础性、服务性的行业,必须在员工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架起真诚沟通、真诚服务的桥梁。通过积极心理学不断激励员工自我认识、自我领悟、自我矫正、自我成长。员工的内心强大了,自我价值感提升了,服务客户的动力才会由内而外、自动自发,“你用电,我用心”才能落地生根。
  2.注重人与环境统一,构建和谐供电企业
  幸福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是人的一种自我感觉。员工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对健康和谐、身心舒畅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供电企业近年来已经借助EAP(员工帮助计划)项目将心理疏导作为提升员工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构筑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但这还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还需要强大、科学、人文化的理论来推动。
  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系统、全面的发展。社会在发展,企业在变革,员工在进步,积极心理学运用必将风生水起。打造心智成熟的员工队伍,建设积极心理资本型的和谐企业,使员工具备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拥有彼此尊重、彼此欣赏、相互包容、相互切磋、共同负责、共同进步的团队作风,营造持续学习与成长的团队工作氛围,对于塑造和谐高效的供电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减少因缺勤旷工和消极怠工等带来的损失、降低失误率和生产事故的发生等都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导入和实施积极心理学理念对供电企业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过程。为实现“企业给员工心理资本,员工还企业工作绩效”的良性互动,让积极心理学成为供电企业人文关怀的载体、减压增效的工具、幸福组织的助力还需要广大供电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相关资料[Z].
  [2]中国心理学家网相关信息[Z].
  [3]国家电网公司二届二次职代会工作报告[Z].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独立学院的生源状况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本科高校不同,因此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重点也不一样。针对“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日常教学及科研中的实践体会,就如何提高“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效果提出几点看法,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进、建立立体化多渠道教学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程热力学;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廖爱群(1983-),女,广东汕头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机械
期刊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工学”已经成为高等工科教育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这种新形势下,“电工学”课程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通过对“电工学”课程特点以及主要问题的分析,对“电工学”课程教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电工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赵胜会(1968-),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副教授;粟世玮(1979-),女,广西桂林人,三峡
期刊
摘要:在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高职院校“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以学院教学改革试点班为依托,紧紧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原“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进行分析论证整合,调整为学习领域课程“流体流动能量分析”。按照本专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需求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有针对性地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实验、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
期刊
摘要:社会对EDA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要求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现有的“EDA技术”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实践,将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入实际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EDA技术;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作者简介:郭超(1978-),男,河南洛阳人,洛
期刊
摘要:“洁净煤技术”是一门知识面广、工程技术性强、关注学科前沿的专业选修课。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优化、丰富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洁净煤技术;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姜烨(1979-),女,山西朔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刘安源(19
期刊
摘要: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基础电路安装与调试”为例,介绍了“顺序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行动导向教学案例,开展了“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工作页引导、理实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典型职业活动;行动导向;教学案例  作者简介:岳丽英(1972-),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电气技术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北京 102202)  中图分类号:G642.0??
期刊
摘要:创新型实验教学对调动本科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实验教改的探索和实践,阐述了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了在开展创新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型实验;创新能力;主动性  作者简介:谢敏(1979-),女,湖南衡阳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副教授;刘小波(1980-),男,江西吉安人,长沙理工大学“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湖南
期刊
摘要:电路实验属于专业基础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基本技能和职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将PDCA理论应用于电路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学管理中,促进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实效性。  关键词:电路实验;PDCA;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徐晓莹(1964-),女,江苏南京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艳凤(1971-),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辅助,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力工具,在高校教育环节中比重日益提高。现有电力系统实验条件的限制,导致“供配电”课程的实体试验无法开展。基于MATLAB仿真技术开发出多种典型的电力系统仿真实验案例,并将其运用到“供配电”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仿真实践能力,改善了课程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供配电技术;实践教学;仿真实验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热力发电厂”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必修课,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为适应东北电力大学“一实两创”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对“热力发电厂”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实际教学改革和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也加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一实二创;热力发电厂;教学改革  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