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无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肾鹿角形结石体会(附52例报告)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位无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肾鹿角形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52例患者,术前评估包括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肾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CT、立位腹部X线平片(KUB)和IVU检查.术中腰部第11肋间切口入路,充分游离肾脏,原位低温阻断肾蒂后,于相对无血管区大切口切开肾实质、肾盏、肾盂,取出结石,重建集合系统,缝合肾实质,恢复肾脏血供.术中采用肾功能保护措施.术后随访包括尿常规、肾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KUB、IVU和核素肾扫描.结果 手术时间(117±45)min.肾缺血时间(29±15)min.术中输血5例,平均输血230 ml.结石残留4例,结石清除率92.3%.术后均无近期并发症,随访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原位无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是治疗巨大肾鹿角形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结石一次性取出、清除率高,术后复发率低.经过系列肾功能保护处理,对肾功能损害小,部分病例避免了肾切除。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声像图不典型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6例乳腺癌患者彩超误诊和漏诊的原因进行
腹膜神经胶质瘤病(gliomatosis peritonei,GP)为发生于腹膜表面的成熟神经胶质细胞的结节状种植,临床医生易误诊为原发肿瘤的恶性转移或腹膜结核.本例就曾在外院诊断为膜膜结
期刊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以往证实ITP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目前普遍认为基因和环境因素对ITP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在易感基因遗传背景下由于环境因素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现研究较多的有PTPN2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微小RNA(Micro RNA)、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一种无刺激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多见于有机材料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废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现
我们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对 14例左半结肠癌引起的急性结肠梗阻给予术中结肠灌洗并行Ⅰ期切除单层Gambee吻合 ,全部达到了Ⅰ期愈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4
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术后需接专用引流装置持续引流[1],一般医院多采用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或普通引流袋来直接引流,术后灌注尿激酶、冲管等操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性别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影响,并指出女性心力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本文就女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