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一方池塘,积蓄思维发展的能量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315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中存在许多思维训练的无效现象:有些教师的思维训练只光应付例后的巩固练习,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有些思维训练题难度偏大,造成教学的冷场;有些思维训练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有的思维训练不重视思维训练的开放性,削弱了训练的有效性。“每日思训”实践活动的研发,旨在体现知识的连贯性、情境性和应用性,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兴趣性、主动性,关注思维发展的延续性、创新性等,全面促使高层次思维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每日一题 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实践
  “热带鱼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鱼儿在一尺来宽、两尺来长的发展空间里,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注定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它们吸收的养料与水分只能限定在鱼缸之内,在这样的环境中,鱼儿只能选择顺从。 然而当鱼缸不小心被打破,鱼儿被放进喷水池中,两个月后,那些鱼竟然都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了一尺! 反思教师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也正是如此?教师给予学生一个怎样的思维发展舞台,学生就会得到怎样的发展。学校的空间固然很狭小,但是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却取决于教育者的高度。如果教育者能够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站在学生思维成长的角度施以教育,那么就如同给予了学生一方池塘,为学生的未来学习积蓄了足够的能量。
  笔者有幸接手了十几年教学生涯中的第一届一年级学生,为了在学生的起始年级培植思维的幼苗,关注其内隐的思维习惯的培养,使之在学习中勤于思考、乐于思考、恒于思考,真正成为思考领域里的小劳动者,笔者用一年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了“每日思维训练”的探索之旅,下面结合实践谈谈笔者对如何开展每日思维训练活动的几点思考。
  一、 培育思维的延续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去了解学生们在这个阶段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在后续的学习中还会延伸到哪些面,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数学发展、思维发展有一个整体认识。在了解知识脉络的基础上再想到学生思维培养时,就会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了。
  例如:在“数与代数”领域,当学生一年级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排队问题”在学生的思维提升题中经常出现,下面呈现笔者对排队问题的几次合理设计:
  一年级上册: 12月6日
  小朋友排队,我的前面有2人,后面有1人,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建议:先模拟场景排好队,让学生感知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要把排在前后的人数加起来,再加上自己)
  举一反三:
  (1)小朋友排队,我的前面有3人,后面有4人,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2)小朋友排队,我的前面有3人,后面有6人,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说明:第一次呈现排队问题的类型,让学生感知一队的总人数为前面的人加上后面的人还需加上自己。
  一年级上册: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实践为依据,对大班化拼音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文章结合“大班化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低年级拼音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即“个别教学”,关心每个学生的进步;“动静交错”,融拼音教学于活动之中;“创设情境”,融拼音教学于情境之中;“鼓励创新”,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关注个体”的教学有助于拼音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关注个体 乐学拼音 拼
【摘要】苏教版数学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学生已经学习的数、式、运算以及直观认识的图形在各单元中分散安排探索规律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数、式、运算以及图形排列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更是根据内容每册各独立编排一个“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从丰富的探索规律内容中引导学生探索一类又一类典型现象的规律。尤其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蕴含规律的情境不再简单直观,而是偏向于复杂内隐,
【关键词】良好习惯 听 说 读 写 终身以之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空间。那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习惯的养成。一、听  (一)认真倾听  认真倾听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语文课堂,是师生语文思维碰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小学教育已经逐渐形成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艺术能力的全面发展。水墨画作为我国一项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已经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文化特色。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教师更应该融合多方资源,不断创新小学水墨画教学模式。本文对水墨画教学在小学教學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乡土资源、民间美术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三个方面总结资源融合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核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好的文章,背后总有一张强大的思维网。平时的语文教学,易被浮于表面的片段、部件、细节左右或牵扯,碎片化、肤浅化的现象较为严重,致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低阶状态,无论是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之道,还是表情达意、遣词造句之法,都收获寥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并驾驭文本的思维,达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阅读效果,从源头和根本上习得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逆向思
【摘要】国学课恰当地引入绘本,可以让国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课堂中尝试使用KWL教学模式,尊重学生既有经验、主体意识、认知规律,促进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推动经典与经典的碰撞。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的课堂中,以“古”照亮“当下生活”,由“典”进至“躬行实践”,从“典”而入,由“绘本”而出,推动学生对“孝”的螺旋式上升。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是吸收、接纳、抒发情感的过程,更是表达情感、创造美好的过程,
上周,美国商品猪市场价格走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十月份瘦肉猪期货上涨7.5美元。周五,瘦肉猪现货价格为98美分/磅,去年的价格为90美分/磅。我们怀疑接下来几周的瘦肉猪价格将会徘徊在90美分至1.05美元之间。重要的是,商品猪体重是否会像往常一样出现季节性增大?目前全国瘦肉猪平均为213磅,去年为205磅。今年秋天的商品猪会达到多大体重呢?220磅?如果我们可以保持体重下降,这对降低猪肉产量会起到支
摘 要:近年来,国际养猪业已越来越意识到霉菌毒素污染的威胁,对风险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风险人从皆知,但以秸秆为垫料引发的霉菌毒素污染风险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关键词:霉菌毒素;垫料;秸秆;可见度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11-0081-02  2012年夏天是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100多年以来最潮湿的一年,且作物收获时间大大
数学课堂是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数学学习是互动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交流、碰撞、生成、发展中,学生孰能无惑。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课堂会因教师的及时引导而生成层出不穷的精彩,也会因教师错失引导良机而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那么,教师应该抓住哪些时机加以引导呢?学生的学习方向容易发生偏离,思维难以深入,钻研数学问题难免会缺乏深度和广度,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准确把握
【摘要】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精彩演绎,环环紧扣,行云流水,看起来无可挑剔。可是,学习真正发生了吗?本文以《黄河的主人》为例,通过课堂观察,比较不同课堂教学观支撑的教学课例中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特征,呼唤课堂转型,构建以学生为主,围绕真实的学习问题,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四Q”课堂模式。   【关键词】课堂转型 “四Q”课堂 真正发生 课堂教学观   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精彩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