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按摩课程中将多媒体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ruanclass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招收各类残疾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它的开办填补了我省残疾人中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空白。其中盲人学生约占了本校一半人数,由于视力障碍给其学习带来不方便,光是传统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笔者在按摩课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经过多次的教学研究,通过研究相关资料,总结实际教学,初步形成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是首先转变教师自身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模式灵活切换互补。
  运用多媒体教学离不开传统教学模式,关键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其正确的态度应是,不能以教师教学惯性思维为由而滞步不前,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视而不见,也不能完全脱离原有的传统教学的模式,转而刻意追求多媒体教学方法。对课堂内容做出实事求事的评估,那些内容是多媒体教学模式上好,那些是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学上那些点在什么时间点转换做到心里有数。转变教师教学理念,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教师自身传授课目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二是积极参加多媒体技术培训,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技能,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
  二是以学生做为学习主体,运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门学科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所有知识必须为学生量身定做,那么教师在上课期间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盯着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情绪反应,切实做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使用多媒體教学手段或传统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从而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要充分发挥它们视、听、触等的感官优势,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强强结合,让教与学无缝对接。
  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哪些教学模式,运用哪些教学手段;谁为主,谁为次,这是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都要考虑清楚的。就目前而言,在教学过程上还是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为辅。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协助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视障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方便和好处,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根据科目的特点,在完成具体教学目标的需要,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课时中,可以只用一种教学手段,如传统教学模式,或多媒体教学模式;也可以以一种教学模式为主,辅之以其它教学模式,如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模式,或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主,辅之以传统教学模式;也可以两种教学模式同时交替使用,不分主次先后,该用哪种教学模式就用哪种教学模式,由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自己定。
  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授课教师都要根据自身实际出发,不要照搬照套,要现场灵活运用,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多媒体作为一线教学帮手,我们要认识到它的应用,在各类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好作用。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批好教师。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新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教师的重要,就在于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
期刊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沉重感叹。  2.理清文章的层次,体会生动形象的描写和饱含感情的语言。  3.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树木、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考和感叹。  2.体会生动的、饱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1.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如何认识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 
期刊
今天的区域活动开始了,芊芊、左左、安安和果果一起来到了美工区。芊芊说:“今天我想玩儿黏土。”左左说:“我也想玩儿。”说着就去美工台拿了各色的粘土。一开始,芊芊捏了一条长长的像面条一样的造型。而左左捏了两个叠在一起的圆,起身拿了一根细竹签,芊芊看到后也拿了一个竹签,将它细细的“面条”和竹签连在了一起。芊芊非常开心的说:“你们看,我捏了一个鱼竿。”一旁的安安看了一眼说:“鱼竿上应该有一个钩子,而你这个
期刊
设计理念:  重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从读中有所悟,悟到的见解乐于形成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从而透彻的了解祖国语言文字。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学语文的同时用语文,在用语文的同时拓展知识和能力的空间,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变化所产生的
期刊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能力:感受两篇文章的细节描写,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分析细节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研读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学生能逐步掌握细节描写的要点,并通过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逐步分析细节描写的过程中,体会文章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反复研读文本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逐步掌握细节描写的要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靠垫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但是对学生来讲,根据靠垫的外形设计纹样无疑是难点,但是他们有着剪团花和设计纹样的经验,因此,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知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注重学生的
期刊
摘要:案例以《陈涉世家》主题探究为例,阐述了基于学生课前思维导图绘制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与方法。首先,课前让学生自选角度绘制思维导图探究主题,并根据思维导图写下自己对主题的评析;其次,老师从中精心挑选富有代表性的作业,编制成学案;最后课上利用学案组织同学充分地交流分享,老师适时加以点拨。如此阅读教学,既能有助于学生准确、全面理解文本,又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引导他们做到表达观点必
期刊
活动由来:  活动由来:本班幼儿对绘本故事《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喜欢让老师反复讲这个故事。对故事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有幼儿提出了疑问:“要是妈妈给我买冰激凌吃我能吃吗,‘肚子精灵’喜欢吗?”结合前几日幼儿集体外出社会实践时我发现很多家长都选择薯片等膨化食品作为零食的现状,进而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幼儿能在活动中了解哪些是健康食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不健康要少吃或者不吃。引导幼儿有基本
期刊
一、指导目的  1.向学生推荐书籍绘本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重点  让了解绘本,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过程  (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你们都读过哪些书?  生:答。  师:今天呢老师要和同学们再来一起读一本书。(出示书的封面)看到了什么?  生
期刊
教学内容:  第五课《寄张明信片》主要是利用画图工具,和文字输入工具制作学生生活中说熟悉的明信片,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独有的明信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使用文字工具在画图中写字并完成明信片制作;利用文字工具制作出特效字;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遷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操作,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明信片的制作学会感激和回报关心疼爱自己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