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公路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为了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方针相符合,因此就要求我们更合理的利用一系列的资源,在公路施工中,由于一些地区地质较差,资源缺乏,选择使用填砂路基施工更为合理。这样以来,可以保证公路路基以及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问题,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在填砂路基施工中,必须对施工的检测要求严格起来,才能使公路的路基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公路路基施工中填砂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公路路基;填砂路基;质量
0.引言
公路事业的发展能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公路事业的进步,因此,它们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公路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一些技术在不断地完善,公路路基也有了质量方面的成果。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为了能使公路正常的投入使用,所以对于不同困难程度的地质,我们要慎重地选择合理的技术,以此来适应公路的发展。因此,在一些地质较差以及缺乏资源的地区,要加强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保证公路路基的质量可行。
1.公路填砂路基施工准备
(1)按照施工组织方案和工程设计要求,则选择合适的机械种类、型号和配套数量,根据工期安排,提前进入场内。
(2)在公路填砂路基施工过程中,材料则采用质地均匀,且泥量较小的细砂,则不可以含有大量泥团、石块以及贝壳等杂物。填方材料试验,在路堤填筑前,对用于填筑的填料发生变化时,必须要按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要进行承载比试验和击实试验。
2.对公路填砂路基底部基层的处理
由于公路填砂路基的用地面积范围之内存在较多的树木以及灌木丛等,所以在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中,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这些植物砍伐以及移植。则处理过的树木必须要放置于路基用地之外。之后要对路基用地范围之内的垃圾以及植物遗留下的残物进行清除,例如:树皮、农作物的根系和土表面存在的草以及浮泥等等。然后则开挖出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晾干压实。如果时鱼塘段,则采用堆砂挤淤的方法,就是选择从靠近路基的一边填砂,将淤泥推挤到离路基较远的一边,切避免用从四面填筑的方法,避免导致路基中央淤泥过多的现象。
当地面自然横坡以及纵坡比例低于1:5时,需要将原地面挖成2m宽的台阶,台阶顶面成向内的倾斜坡。
3.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
3.1清除和碾压公路路基的表面物
在公路填砂的施工过程中,针对设计、施工规范要求来讲,要对预制场进行原貌的恢复,然后再对路基范围之内的植物采用砍伐或移植的方法,还要将在其范围之内的垃圾、地表层的草皮、农作物根系以及遗留的残渣等进行清除工作,直到有硬土的出现为最终目标。在清除工作完成之后,必须在填砂工作之前实行硬化措施,使其密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3.2对公路填砂路基原材料的监测
在进行公路施工中,必须要对填砂原材料进行检测,使其最小的强度控制在规范的范围之内,准确的计算出上路提以及下路堤的数值,则其含泥量也应该得到最低的控制,其砂的使用则选择中砂以及细砂,其最大粒则要低于1.5mm,其塑性值数不低于26%,液限应不低于50%,然后有机质含量不高于5%等。
3.3砂的运输
在公路填砂路基施工过程中,在其表面上应该先做好洒水的工作,这样就能保证填砂表层的砂含水量能正常使用。在砂的运输工作中,由于砂具有无黏结性,在产生较深车辙问题使就可以使用推土机把车撤碾压至平铺,因此就能确保自卸车将砂运送到其指定地点。
3.4路基的排水
因为公路的路基施工时间较长,在施工过程中水对路基能产生较大相对力度,所以在公路进行填砂工作之前,必须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可以在路基的两侧开排水沟开挖能够使用的排水沟,使排水沟能与附近的水塘相通。另外,在底部土体强度符合强度要求的条件下,还可以选择渗水盲沟作为排水的措施。最后在下封层可以用土填,则对原来的土体进行改善,使下封层路基的渗水沿纵、横向渗水盲沟集中排放到路基边,能避免路基底层由于长期被水浸泡而导致沉降的现象。
3.5砂的摊铺和平整
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砂的摊铺则选择以中心为低、路侧为高的原则实施工作,以路基盖板涵作为作业段划分点,则每个作业段的长度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然后其砂的摊铺厚度值应该保持平均在1.13的范围内,其摊铺厚度不宜高于40厘米。为了使路基的得到充分压实,其路基的摊铺宽度应该控制在50厘米左右。然而在第一层以及第二层填砂工作时,其施工的横坡应该在有效的范围之内,随着逐层的升高其横坡能相对的会减少,摊铺之后的路面呈现锅底型,摊铺的平整度在检查之后必须要低于50厘米,才能进行洒水。其洒水分为机械洒水以及人工洒水,等到表层的砂含水率上升到10%以上后,应该采用平在平整工作结束之后,要使用压路机将路堤压至一遍以及两遍,必须要确保洒水车能在砂的表面直接能进行洒水工作。相对于局部含水量偏低的部位,则应该在压实之前以及压实过程中选择水泵以及水车进行补充洒水,直到压实的含水量达到最佳的效果。
3.6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由于砂厂砂的质量各不尽相同,所以导致了填料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公路填砂施工中,对施工质量要进行监测,并且要对检测出来的数据加以审查,避免施工中砂土的混填现象。
相对于成型的路基来讲,其含水量一定要保持在有效的范围之内,避免造成由于天气的干燥而导致路基的松散现象。然而车辆的行使施工的作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表层失水过快会导致干燥,所以在施工车辆及机械的作用下,在顶层碾压的过程中会导致该层填料的松散现象,针对该现象涵身一定要采取重新补水然后碾压的措施。
4.公路填砂路基的检测
4.1对于公路填砂路基压实度的检测
由于纯砂或粘聚性较差的原因,所以砂土的选择常常选择灌砂法检测。对压实度基本检测的方式有:灌砂筒量砂标定、选点、挖坑、进行灌砂、称量以及数据整理。在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对机械化施工进度不产生影响,要想做好测试频率的工作,因此一般常常会用核子密度湿度仪器实施灌砂法检测路基的压实度,在最后用灌砂法校对检测出来的结果。
4.2对于公路填砂路基干密度的检测
在公路填砂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路基的最大干密度。粗粒土具有无凝聚性,其紧密程度与相对密度相对应,因此在具体检测中,则选择相对密度试验法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以及最小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常选择振动锤击法、振动台法,因为振动锤击法比振动台法得到的数据安全系数大,所以在国内一般都会采用振动锤击法。然而最小干密度的测量一般常选择量筒法、漏斗法等等。
4.3对于公路填砂路基含水量的检测
在公路填砂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选择烘箱烘干的方式检测含水量,但是因为烘干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改为使用微波炉进行工作,其具体实施的措施就是利用高温微波,其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用小的时间之内。
5.结束语
在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填砂路基技术极其的重要,其技术直接影响着公路质量的好坏。由于施工技术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程,因此要加强技术科学、合理的使用,确保公路路基的正常使用。还要正确处理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因为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其进度必须服从质量。通过对填砂路基的施工情况来看,对于一些地质较差的地区,采取这种方法是最佳的处理问题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青军.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
[2]杨伟.沙漠地区高速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化,2010,(10).
[3]姜永慧.公路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12).
[4]蔡雄华,熊四华.浅谈高速公路路基填砂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0,(20).
【关键词】公路路基;填砂路基;质量
0.引言
公路事业的发展能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公路事业的进步,因此,它们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公路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一些技术在不断地完善,公路路基也有了质量方面的成果。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为了能使公路正常的投入使用,所以对于不同困难程度的地质,我们要慎重地选择合理的技术,以此来适应公路的发展。因此,在一些地质较差以及缺乏资源的地区,要加强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保证公路路基的质量可行。
1.公路填砂路基施工准备
(1)按照施工组织方案和工程设计要求,则选择合适的机械种类、型号和配套数量,根据工期安排,提前进入场内。
(2)在公路填砂路基施工过程中,材料则采用质地均匀,且泥量较小的细砂,则不可以含有大量泥团、石块以及贝壳等杂物。填方材料试验,在路堤填筑前,对用于填筑的填料发生变化时,必须要按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要进行承载比试验和击实试验。
2.对公路填砂路基底部基层的处理
由于公路填砂路基的用地面积范围之内存在较多的树木以及灌木丛等,所以在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中,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这些植物砍伐以及移植。则处理过的树木必须要放置于路基用地之外。之后要对路基用地范围之内的垃圾以及植物遗留下的残物进行清除,例如:树皮、农作物的根系和土表面存在的草以及浮泥等等。然后则开挖出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晾干压实。如果时鱼塘段,则采用堆砂挤淤的方法,就是选择从靠近路基的一边填砂,将淤泥推挤到离路基较远的一边,切避免用从四面填筑的方法,避免导致路基中央淤泥过多的现象。
当地面自然横坡以及纵坡比例低于1:5时,需要将原地面挖成2m宽的台阶,台阶顶面成向内的倾斜坡。
3.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
3.1清除和碾压公路路基的表面物
在公路填砂的施工过程中,针对设计、施工规范要求来讲,要对预制场进行原貌的恢复,然后再对路基范围之内的植物采用砍伐或移植的方法,还要将在其范围之内的垃圾、地表层的草皮、农作物根系以及遗留的残渣等进行清除工作,直到有硬土的出现为最终目标。在清除工作完成之后,必须在填砂工作之前实行硬化措施,使其密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3.2对公路填砂路基原材料的监测
在进行公路施工中,必须要对填砂原材料进行检测,使其最小的强度控制在规范的范围之内,准确的计算出上路提以及下路堤的数值,则其含泥量也应该得到最低的控制,其砂的使用则选择中砂以及细砂,其最大粒则要低于1.5mm,其塑性值数不低于26%,液限应不低于50%,然后有机质含量不高于5%等。
3.3砂的运输
在公路填砂路基施工过程中,在其表面上应该先做好洒水的工作,这样就能保证填砂表层的砂含水量能正常使用。在砂的运输工作中,由于砂具有无黏结性,在产生较深车辙问题使就可以使用推土机把车撤碾压至平铺,因此就能确保自卸车将砂运送到其指定地点。
3.4路基的排水
因为公路的路基施工时间较长,在施工过程中水对路基能产生较大相对力度,所以在公路进行填砂工作之前,必须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可以在路基的两侧开排水沟开挖能够使用的排水沟,使排水沟能与附近的水塘相通。另外,在底部土体强度符合强度要求的条件下,还可以选择渗水盲沟作为排水的措施。最后在下封层可以用土填,则对原来的土体进行改善,使下封层路基的渗水沿纵、横向渗水盲沟集中排放到路基边,能避免路基底层由于长期被水浸泡而导致沉降的现象。
3.5砂的摊铺和平整
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砂的摊铺则选择以中心为低、路侧为高的原则实施工作,以路基盖板涵作为作业段划分点,则每个作业段的长度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然后其砂的摊铺厚度值应该保持平均在1.13的范围内,其摊铺厚度不宜高于40厘米。为了使路基的得到充分压实,其路基的摊铺宽度应该控制在50厘米左右。然而在第一层以及第二层填砂工作时,其施工的横坡应该在有效的范围之内,随着逐层的升高其横坡能相对的会减少,摊铺之后的路面呈现锅底型,摊铺的平整度在检查之后必须要低于50厘米,才能进行洒水。其洒水分为机械洒水以及人工洒水,等到表层的砂含水率上升到10%以上后,应该采用平在平整工作结束之后,要使用压路机将路堤压至一遍以及两遍,必须要确保洒水车能在砂的表面直接能进行洒水工作。相对于局部含水量偏低的部位,则应该在压实之前以及压实过程中选择水泵以及水车进行补充洒水,直到压实的含水量达到最佳的效果。
3.6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由于砂厂砂的质量各不尽相同,所以导致了填料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公路填砂施工中,对施工质量要进行监测,并且要对检测出来的数据加以审查,避免施工中砂土的混填现象。
相对于成型的路基来讲,其含水量一定要保持在有效的范围之内,避免造成由于天气的干燥而导致路基的松散现象。然而车辆的行使施工的作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表层失水过快会导致干燥,所以在施工车辆及机械的作用下,在顶层碾压的过程中会导致该层填料的松散现象,针对该现象涵身一定要采取重新补水然后碾压的措施。
4.公路填砂路基的检测
4.1对于公路填砂路基压实度的检测
由于纯砂或粘聚性较差的原因,所以砂土的选择常常选择灌砂法检测。对压实度基本检测的方式有:灌砂筒量砂标定、选点、挖坑、进行灌砂、称量以及数据整理。在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对机械化施工进度不产生影响,要想做好测试频率的工作,因此一般常常会用核子密度湿度仪器实施灌砂法检测路基的压实度,在最后用灌砂法校对检测出来的结果。
4.2对于公路填砂路基干密度的检测
在公路填砂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路基的最大干密度。粗粒土具有无凝聚性,其紧密程度与相对密度相对应,因此在具体检测中,则选择相对密度试验法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以及最小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常选择振动锤击法、振动台法,因为振动锤击法比振动台法得到的数据安全系数大,所以在国内一般都会采用振动锤击法。然而最小干密度的测量一般常选择量筒法、漏斗法等等。
4.3对于公路填砂路基含水量的检测
在公路填砂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选择烘箱烘干的方式检测含水量,但是因为烘干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改为使用微波炉进行工作,其具体实施的措施就是利用高温微波,其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用小的时间之内。
5.结束语
在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填砂路基技术极其的重要,其技术直接影响着公路质量的好坏。由于施工技术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程,因此要加强技术科学、合理的使用,确保公路路基的正常使用。还要正确处理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因为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其进度必须服从质量。通过对填砂路基的施工情况来看,对于一些地质较差的地区,采取这种方法是最佳的处理问题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青军.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
[2]杨伟.沙漠地区高速公路填砂路基的施工[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化,2010,(10).
[3]姜永慧.公路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12).
[4]蔡雄华,熊四华.浅谈高速公路路基填砂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