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仕途”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任职长逾14年,这段经历被其对头、批评家陈西滢等人派作是他的“污迹”。即使鲁迅为此同陈西滢论战,针锋相对,但仍解脱不了身后的非议。鲁迅经历的一段官场岁月,也成为研究者有意无意回避的一段历史。
  在人们的脑海里,作为文坛旗手的鲁迅耿介、倔强,既不宽容,又从不妥协。他的文章是投枪,是匕首,一如他的为人。你也许无法想象,同样的一位鲁迅在1912年至1926年曾沉于下僚十余年,试图扮演好恪尽职守的公务员角色。并且,这一切真实地发生过。
  许多人通过中学语文的《藤野先生》认为,弃医从文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的一次飞跃,它集中反映了青年鲁迅的爱国思想。但是,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而且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所以,弃医从文也只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1906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期间,由于幻灯片事件的刺激,决定弃医从文。这是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回国后,从1918年至1926年,鲁迅创作出版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作品,奠定了其在新文化思潮领域的地位。
  
  公务员生活的精彩一面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初建,万事辏集。鲁迅进教育部的推荐人是当时在教育总长蔡元培手下任职的许寿棠(鲁迅与许寿棠自留日期间结识)。
  南京传来邀请,“海归”鲁迅出仕。他先是赴南京任职,南北议和后政府北迁又随之进京。据确证,在南京短暂的几个月里,鲁迅至少担任了以下工作:推动各省大力开展有关革命形势及政策的宣传讲演;大力搜求各种图书,准备建立“规模宏大”的“中央图书馆”;计划编刊《文教》杂志等。
  初到北京的日子里,鲁迅显然干劲十足,从参加临时教育会议,到主讲夏期美术讲习会。此后还受命主持设计国徽,这是鲁迅在教育部承担的第一项部级也是国家大事。在与钱稻孙、许寿棠的合作下,任务顺利完成。就在承担此项任务期间,鲁迅被任命为教育部佥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处级,且须总统钦定(当年鲁迅还晋谒过袁大总统),直接听命于社会教育司司长。
  公务员生活向他展露精彩的一面,鲁迅到天津出差考察戏剧,参与京师图书馆、通俗图书馆的建设,筹建历史博物馆,参加读音统一会,促成注音字母的通过,举办儿童艺术展览会,协办专门以上学校成绩展览会等等,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不免忙累了,忙坏了,比如1913年10月29日,鲁迅受命编造明年社会教育司的年度预算,同日还要拟写改组京师图书馆的建议,他在办公室里写啊算啊地忙了一天,不禁“头脑岑岑然”。岑岑,头脑胀痛之意也。
  
  “黯然神伤”的另一面
  在公务员日常事务里,鲁迅并非如鱼得水。比如教育部与内务部职务重叠就曾让鲁迅很难“做人”,因为在一些具体事务管理中,两个部门发生撞车。1914年初,热河避暑山庄所藏文津阁《四库全书》运抵北京,鲁迅赶赴北大接洽联系,却不料此书为内务部截留。经过多方交涉,1915年9月1日,鲁迅“同戴芦往内务部协议移交《四库全书》办法”。10月12日,移《四库全书》入京师图书馆告成。然而,《藏书简明目录》却被内务部给扣下了,仍“发古物陈列所保存”。这意味要查阅《四库全书》的人首先要往古物陈列所一过,查过书目后才到图书馆按图索骥。
  紧接着的1915年,为了帮助袁世凯复辟制造社会舆论,教育总长汤化龙受命改组民间社团通俗教育研究会,并以行政命令让一些教育部部员入会,鲁迅为小说股主任。不久,為加紧复辟帝制的宣传造势活动,张总长明确指示小说要“寓忠孝节义之意”,并个人召见鲁迅。然而,鲁迅坚持自己的立场,实施多方阻抗,甚至在帝制复辟后他还无视袁次长的督办。很快,鲁迅小说股主任的兼职被免去了。袁世凯死后,一切恢复正常,然而鲁迅“不听话”的强硬作风却影响到他在官场的生存。1916年,鲁迅与同事好友联名上书,驳斥“祭孔读经”之荒谬,更是为当时的教育总长范源濂所忌,鲁迅仕途生态进一步恶化。
  教育部领导走马灯式频繁调动。在鲁迅1926年去职前,教育部总共更换过38任教育总长、24任教育次长。除了“学问道德亦不待赘言”的蔡总长,除了与自己交厚的董恂士教育次长,鲁迅再没看得顺眼的了。范源濂总长演讲,“其词甚怪”;海军总长刘冠雄兼任教育总长得了个“痰桶总长”的绰号;梁善济“不了了”……
  同一时期的鲁迅却长期得不到升迁。最让人难堪的是,年长鲁迅3岁的汤尔和1922年出任教育总长,汤尔和与鲁迅是老朋友了——在鲁迅开始仕途生涯的时候,汤尔和不过是一家医学专门学校的校长,1914年1月5日汤还到教育部访过鲁迅,“似有贺年之意”。没承想当初紧着巴结他的朋友,反过来成为教育部的最高领导。
  业余时间里,在官场里郁郁不得志的鲁迅常写一些小说杂文。1925年,“三一八”惨案,此间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又传言执政府将鲁迅列入黑名单,一时风声鹤唳,鲁迅四处避难。政府越来越不讲理了,与许广平的爱情进展也要求鲁迅换个环境。恰好林语堂先行到厦大任教,成为鲁迅南下的先行官。走,8月26日鲁迅偕许广平同车离开北京,开始新的生活。由于鲁迅没有明确辞职,直到3个月后,教育总长任可澄才签发了“周树人毋庸暂属佥事”的部令,鲁迅的官场生涯由此画上了句号。
  
  “做官课程表”和衣食住行
  虽说教育部有些忙闲不均,但当差也不是白吃饭的,总有些许公务须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应对。凡此种种,统统可归入鲁迅所戏称的“做官课程表”。
  1.阅处公文。
  2.开会。
  3.办会。鲁迅1913年2月参加“读音统一会”,会议代表意见不一。作为实质上的办会人员,鲁迅不得不居间调停,拿出一套解决方案,幸获通过,促成会议胜利闭幕。
  4.外出调研。担负筹建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等重任,鲁迅时而与司长、同事一起到实地调查,选址布局,皆需有具体的指示。
  5.部门交涉。鲁迅与内务部打交道多次,一因索还《四库全书》,二为通俗图书馆借址中央公园事。凡此皆需求人,恐怕内务部接洽者的脸色不会好看。
  6.应酬与仪式。1913年2月13日,“下午有美国人海端生者来部”,董次长接见,“谈至六时方去”,害得一旁侍候的鲁迅“同坐甚倦”。
  7.其他领导交办之事。如陪夏司长往琉璃厂买书,或外出赴交通银行存取公款等。
  教育部是建有考勤制度的,规定到班后须由本人签个“到”字,用以监督部员按时上下班。不过,这些规章制度最终都没能有效执行,当时的状况是:只要哪天去簿子上补画上一个“到”就是了。
  
  薪俸及花销
  在北京的前7年半,鲁迅寄住在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县馆,从这里到位于西单南大街上的教育部,有3里地左右。平日里,鲁迅更多地是以人力车作为代步工具,按时上下班。他是如此守时,以至沿路店家看他的车子经过,就“可以做饭了”,简直拿他做自鸣钟了。
  进京初,鲁迅曾包过一个铁轮的洋车,“上下班和外出都坐车”,但是时间不长就不包了。租住砖塔胡同61号时,鲁迅依旧没有包车。成名之后,他仍是临时叫车。
  鲁迅不吃早饭的习惯形成于留学日本期间。熬夜攻读之下,鲁迅一般很晚起床,睡醒已临近中午,于是早饭、中饭一起吃。做公务员能够满足鲁迅保留求学作息时间的需求:较晚上班,有时还有午休时间,可以容他晚睡晚起,而且下班后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教育部设有“饭堂”,但是饭菜不佳。临近中午,空腹的鲁迅便在街上四处“游击”,今天这家一顿,明儿那里一餐。鲁迅曾与同事们尝试到饭店包饭,可饭店的饭菜质量总是会由好变差,让人忍无可忍,只好作罢。
  午休时间有限,爱吃糕点的鲁迅有时以馒头、饼饵等方便食品轻松地打发中午的一顿。
  鲁迅1912年赴京后,5月至7月每月就拿60元津贴过活,但比南京任职期间靠30元“军用券”零花要活络多了。直到11月,才正式领到足额薪俸220元。到1925年8月,鲁迅月薪已达360元。
  彼时国家颇不太平,兵燹天灾不断,社会保障机制脆弱,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种社会捐助,不仅有政府机关集体发起的,还有个人发起的,公务员都没的跑。例如,1912年10月8日,“捐北通州兵祸救济金1元”;1916年2月26日,为“吴雷川创景教书籍阅览所,捐四元”,等等。
  因《日记》残缺,1922年忽略不计,在离京前鲁迅所领官俸累计约有33000元,主要是银元,占了他当时收入的大头。若以1块银元折合现在的40元人民币来算,平均年薪约计11万元人民币。那时,每斤大米才相当于人民币1元。
  (摘自《被历史忽略的历史》杨文 裴小敏主编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8.1 定价:29.80元)
其他文献
“大躍进”式的合并建校后,3所专科院校终于如愿升格为本科。升本的喜悦尚未过去,巨额的债务阴云开始笼罩在全校师生头上。    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分行的办公楼前,32岁的赵林手持一份“个人信用报告”,气得发抖。  她是河南省新乡学院中文系教师,2008年5月11日,她从人民银行新乡分行了解到,自己不仅欠工商银行新乡分行7万元住房贷款,同样的债务还包括欠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的8万元。  这份关于她的信
期刊
“2015年以后,中国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群体将萎缩;2050年,中国会有近1/3的公民超过60岁,达到目前比例的3倍……中国的独生子女每人将必须抚养双亲(许多人甚至得抚养4名祖父母),即使对于每月能存上1/4工资的都市工厂工人而言,也是沉重的负担。”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将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3。英国《独立报》在5月10日发表的一篇名为《巨龙是怎样觉醒的》文
期刊
从“一刀切”到“微调”和“点刹”,从依靠行政命令到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多重灵活配合,改革开放30年来宏观调控思路和手段不断改进,为“中国经济奇迹”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集中进行了6次针对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经验表明,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要做到“三适”,即适时、适度与适可而止。比如1984年抑制通货膨胀之所以不彻底,主要原因在于不够适时,即1984年动手调控的时间偏短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深圳人就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用大字刷在广告牌上,立在蛇口,成为当年深圳一个响亮的口号,这12个字日后被博物馆所收藏。  今天的蛇口已美人迟暮,但作为深圳创业精神的母体,从她的臂弯中走出的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华为乃至万科仍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近30年来,在这个城市的血液中时刻暗涌着创业的基因,这里人们的创业梦想也从未间断过。
期刊
活跃于中国商界的诸多企业家中,比史玉柱聪明者大有人在,比史玉柱有资源者大有人在,比史玉柱勤奋者也大有人在,但是在专注上能够超越史玉柱者应该不多,这也许就是史玉柱得以成就的原因。  史玉柱“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专注理念让他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包揽了国内保健品销售额的前两名,对银行的投资获利100亿元,《征途》成为中国最赚钱的网络游戏产品。    尽管包括总裁刘伟在内的巨人网络集团公司员工
期刊
市场上的陶俑多假货  我们今天对陶器的认识非常低,所以在收藏市场上,陶器的价位一直偏低。  早年北京潘家园市场刚刚形成的时候,有大量陶俑涌到市场,比如小型的汉兵马俑、说唱俑;还有一些动物俑,比如骆驼、马。因为说唱俑很容易讨一般人的喜欢,所以仿制的特别多。  有一年,潘家园这种俑的数量突然增多,买的人也随即增多,各类消息也增多,很多人都冲过去买,甚至很多大单位都去买。有一个单位买了很多,乐不可支,又
期刊
在国际粮价高涨之时,中国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结束,这将对中国的“粮袋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家隶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的企业,已经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或并购粮食加工企业,并在江苏等省准备建立粮食收储企业。这意味着跨国粮商已在实施他们的中国粮食战略布局。   从今年开始,中国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已结束,跨国公司开始进军中国粮食流
期刊
电价上涨引来叫苦声一片,却成为山东点石節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点石科技”)赚钱的机会。这家年销售收入只有4000多万元、令人感到陌生的中小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节电企业。在我国节电器市场上,点石科技产品几乎占到50%,节电率平均达10%以上。   前期免费投入设备、后期参与节能分成的商业模式,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点石科技,不需任何投入就可消化电价上涨所增加的成本,何乐不为?  “今年以来,公司节电
期刊
有这么一本书,在1963年首次面市时,就立刻成为超级畅销书。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坚信该书是所能读到的最好的商业著作,《商业周刊》把它放在“绝对必读书架”的第一名。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记不清曾经向多少人推荐过此书了。这本书的名字叫《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它的作者是艾尔弗雷德·斯隆。  斯隆被西方管理学界誉为“现代化组织的天才”。斯隆1918年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副总经理,1923年成為该公司的总裁和首
期刊
选举日上演惊魂一刻   俄特工瓦解暗杀阴谋  俄罗斯联邦保卫局是一支优秀的特工队伍,它尤其以曾多次挫败暗杀普京的计划而享誉全世界。尽管俄罗斯联邦保卫局出于保密的考虑一般不愿披露细节,但是神通广大的俄罗斯媒体还是透露,俄特工多次让普京躲过了一些未遂的暗杀计划。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数月前的总统选举日。  2008年3月2日是俄罗斯总统选举日,梅德韦杰夫高票当选俄罗斯总统已无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在数小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