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云”上学科学 科技教师有新宠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头,老师正向小朋友们讲解着LED灯具有单向导电的知识;这头,隔着大屏幕,另一处的小朋友们也在实时同步观看着这次授课并与老师有趣地互动着……9月29日,记者随同山西省科协组织的各地市、县科协以及教育系统的教师代表前往太原市尖草坪区科技实验小学、山西省实验小学、太原市实验小学、太原市第二十七中学四所学校参观了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试点观摩活动。这几所校园里都有一个相同的大教室,教室中都采用了大屏幕、电脑和音视频采集系统构成的云教室设备,这些设备是科普中国校园e站线上活动的实施装备,它将山西省太原市不同地点的教室合为一体,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室与教室的链接,满足了学生更多知识的获取需求。
  科普中国校园e站是基于科普中国服务云平台,依托学校现有的网络、阅读终端、活动场所等科普设施,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实现科普信息服务落地应用的新阵地。在四所不同的学校中,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建设更是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散发着无法抵挡的魅力。
  刚踏入太原市尖草坪区科技实验小学的大门,映入记者眼帘的便是矗立在草坪上旋转着的太阳能小风车以及样式各异、彩绘鲜艳的小书箱。据学校特色建设负责人崔旋介绍:“这些都是校园e站线下活动开展的有力体现,学校会发动小朋友们将家中的废旧物进行改造,使其变废为宝。”校园内教室里随处可见小朋友们用旧物改造的小发明小创造,儿童安全猫眼门、多功能铲子、实用捕蟑器、盲人手扶栏杆、北中环桥模型、便携式多功能衣架……种类繁多、别致新奇的小发明令人眼花缭乱。针对线下科普活动的开展,学校会根据每个年级不同智力开发的需求开设“玩着学科学”的校本课程,并给1~6年级的孩子配套科技创新工作室,低年级DIY乐园“玩一玩”(认识器材、开展简单动手插接),中年级“做一做”(认识简单原理,会使用工具完成创意),高年级“装一装”“动一动”(认识电学原理,能利用微型车床实现创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从而启迪好奇心、培育想象力,真正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同样,其他三所学校也有着各自的新意。太原市实验小学会在每周三下午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学习探索,标本逼真的样本馆、学习厨艺文化体验的生活馆、创新动手的机器人馆、陶冶情操益智的音乐舞蹈馆……近60种自主活动课任孩子们自主申报、参与体验,可谓是别有一番趣味。山西省实验小学则让优秀孩子们充当起了小小科技讲解员的角色,孩子们会选择自己所喜爱的物品进行了解实验,做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产品。太原市第二十七中的学生们则使用电脑编程、运用3D打印机打印对应零件,来拼凑模式多样、功能不同的机器人。校园e站线下活动的开展真正地让孩子们在玩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汲取知识,在知识中不断成长。
  参观完四所学校,同行的教师们连连感慨,校园e站的开展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学习,而不只是生搬硬套的理论灌输。“通过对这些学校校园e站的试点观摩活动,我才真正领悟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希望校园e站能尽快落地實施,让更多的孩子们接受更科学的教育,让更多的孩子们享受到如此好的条件。”古交市第一小学教师闫永梅告诉记者。对于广大科技辅导员和青少年教育机构来讲,用好科普中国校园e站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科技教育专业能力和科技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契机。推动校园e站建设,其他多所学校还需加快步伐,促成早日落地。
  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线上活动形式,极大限度地发挥了信息化教育工具不受空间限制以及教学效果好的优势,利用科普中国以及全国不同地方的优质科教资源,为不同地方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科学教育服务,而线下活动的开展,更是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科普知识,培养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及热情,推动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7场展览,接待参展观众近2万人;7场路演,58个路演项目,争相角逐;7场论坛、交流会、座谈会,1800余人参加;1项群众竞赛,涉及130多个参赛项目,112位参赛选手;9场专业服务,为800余人提供双创支持;100万条公益短信的发布,100万人次的关注……  “创响山西”十大创新创業人物、“创响山西”十大创新创业团队、“创响山西”最具成长型企业、“创响山西”最具投资价值产品等各种赛事和双创“金奖”
期刊
“十八大以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绩”,而且自1986年确定贫困县以来“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数量上的减少”。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进展成就,以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为中国扶贫“前所未有”之力与“前所未有”之功做了注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脱贫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一个都不能少”是以
期刊
聚焦最困难的地方 紧盯最困难的人群 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科学导报讯 山西日报记者李全宏 在全国第四个“10·17”扶贫日到来之际,10月12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扶贫办有关人士深入解读了山西攻坚深度贫困出台的多项政策和推出的超常规举措。近两年来,特别是习总书记视察山西之后,我省聚焦最困难的地方,紧盯最困难的人群,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持续加大统筹力度,拿出30.7%的中央和省财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频现短时强降水、冰雹、龙卷风、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历时短、气流剧烈、破坏性强,这些特点使强对流天气预报仍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不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网格预报,有望帮助气象部门解决这一难题。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主任宗志平、国家气象中心预报系统开放实验室主任薛峰详细解读我国气象部门已经开始使用的智能网格气象预报。  1 人们对天气预报的  需求越来越精细  天气预报的发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 通讯员尹雪婧 10月12日,记者从太重集团获悉,太重首台海上5MW风电机组在三峡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成功并网发电,随着风机叶轮的快速转动,太重也成为三峡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首家完成并网发电的企业。这标志着太重在海上风电领域实现重要突破,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取得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大礼。  三峡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
期刊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开发利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绿色发展,绿色生活”,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见习记者张娜 2017年山西省科协年会主场活动余温未减,10月13日,省科协年会系列活动第七场分论坛——“创新引领 气象为民”学术研讨会在长治市隆重开幕。来自全省气象行业包括气象、民航等部门的代表,以及提交气象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总计近200人聆听了院士专家的精彩报告。山西省气象局局长柯怡明、副局长秦爱民,山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建新,长治市副市长郜双庆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柯怡明表
期刊
10月13日,工作人员通过缆绳准备将深海摄像光学拖体置入海中。当地时间13日,正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暨中国大洋46航次科考的“向阳红01”船抵达大西洋航段任务作业区,开始中国海洋科考在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層的首次同步综合作业。  ■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摄
期刊
建站先行 试点观摩 推动百千万行动落地实施  科学导报讯 见习记者张娜 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国家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落实《关于开展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的意见》要求,推进科普中国校园e站的落地应用,在山西省科协年会主场活动进行期间,由山西省科协主办的2017科普中国山西校园e站培训活动在太原举办。全省各市、县科协以及教育系统
期刊
在国庆节前夕举办的“创响山西”系列推选活动中,太重创新产品荣获了两项重大奖项:“海上5MW风力发电机组”获最具投资价值品(项目)第一名;“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荣获特别奖第一名。  为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壮大新动能,助力山西转型升级,在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山西分会场活动期间,组委会组织開展了“创响山西”系列推选活动。此后经过个人、企业申报和单位推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