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杠杆、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

来源 :海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假定家庭提供給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资本可分为有风险的金融资产和无风险的普通资产,并将具有市场风险的金融资产及其价格融入扩展Ramsey模型内研究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显示,短期内金融杠杆率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是通过金融资产价格传导的,在长期经济处于稳态时,金融资产价格增长率等于经济增长率。
  关键词:金融杠杆;资产价格;经济增长;Ramsey模型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9.3.01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9)03-0003-08
  一、引言
  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期,实体经济领域收益率整体偏低,而资本的逐利性迫使大量资金进入金融系统空转套利,通过高收益。与此同时,中国政府2008年推行4万亿计划刺激经济增长,连续五次下调贷款利率,资金成本的降低促使家庭和企业主动负债,促进金融业繁荣。金融部门杠杆率迅速攀升,从1993年不到10%上升到2016年负债方统计的67.7%和资产方统计的78.2%;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也从2008年底的96.3%飙升至2016年底的166.3%。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显示,金融部门杠杆率/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金融体系内部债务与流向实体经济的信贷之比)从2009年不到20%上升至2016年的33%,这种金融内部债务指标显示资金空转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资金空转的现象并不会影响到实体经济最终获得的融资数量,但资金空转导致层层套利的行为影响融资效率,增加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形成隐性的金融风险。金融杠杆在金融资产价格的形成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两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使用金融杠杆扩大金融资产购买量,一旦金融杠杆无法延续,金融资产价格承压,将面临持续性下跌;在金融资产价格下降的过程中,由于价格下降,又推动金融杠杆率上升。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杠杆率持续攀升,将金融资产价格推高,家庭资产增值。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企业及居民抛售金融资产缩小债务规模,使得金融资产价格下降,尽管部分金融资产估值较低,但由于金融资产流动性强和回收资金降低杠杆率的压力,这种抛售行为不依赖资产基本面并扭曲了资本市场配置资金的功能。因此,无论是过度的金融杠杆率引起的金融资产价格上涨还是去杠杆过程引发的资产价格非理性下跌,都会降低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针对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较为丰富,对金融杠杆形成逻辑、资产泡沫的形成、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方面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实证分析金融杠杆对金融波动、金融稳定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为金融杠杆是资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影响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一)金融杠杆的形成及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金融杠杆的形成既可以是主动的,也可能是由于相应资产价格下降产生的金融杠杆被动上升。娄鹏飞(2017)就金融杠杆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对其形成机制通过产品层面和机构层面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杠杆率攀升的深层次原因是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理念未有效坚持,追求短期业绩,转型发展不到位,规模偏好明显,利率传导机制不畅,存在跨市场套利空间金融创新不足。由于使用金融杠杆获得高收益的方法之一是期限错配,即金融机构使用滚动的超短期负债吸纳资金去购买长期高收益资产,往往导致短期融资产品出现量价齐升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中小型商业银行发行大量同业存单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取资金,这种模式在推高金融产品价格的同时也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王宇等(2018)对金融杠杆的概念、杠杆率升降逻辑及影响等进行研究,认为中国杠杆率攀升主要表现在影子银行资产扩张和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套利。
  Allne等(2010)运用 “信贷 (金融杠杆)资产泡沫模型”指出资产泡沫就是 “用贷款去购买资产,由于风险转移引起的价格超过其基础价值的部分”。借贷资金推高资产价格,扭曲了以价值为基础的资产价格,形成的资产泡沫不断吸引新的资金进入获利,直至杠杆提高到较高水平引起资金枯竭,无法形成新的资产泡沫。Kindleberger(2000)指出了金融杠杆攀升导致资产价格上涨。Bhattacharya等(2011)认为,在经济繁荣期,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导致金融溢价下降,金融机构有动力投资更高风险的资产,在经历长期的金融繁荣后去杠杆会对金融体系造成显著性破坏。冯文芳等(2017)采用滚动宽窗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分别分析了金融杠杆与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之间的动态引导关系,金融杠杆对资产泡沫起到支撑作用。
  从上述文献可知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在既定的初始金融杠杆率水平下,金融资产价格下降会使金融杠杆率被动上升,当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时会使金融杠杆率被动下降。在金融杠杆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促进作用存在阈值效应,金融杠杆推升金融资产价格到某一阈值后,金融资产价格开始下降,金融杠杆对金融资产价格呈现一种“倒U型”的变化。
  (二)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
  对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分析领域,Law和Singh(2014)以私人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金融杠杆的指标,采用门槛模型研究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显示金融杠杆门槛值超过88%时,金融杠杆上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马勇(2016)基于91个国家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对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负效应。马勇和陈雨露(2017)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了金融杠杆及其波动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潘敏和袁歌骋(2018)以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了计量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抑制性,并会加大经济波动。   通过对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的文献梳理发现,关于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虽十分丰富,但其未能就金融杠杆的影响如何传导至宏观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层面的论证,也不能详细说明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的“倒U型”关系是如何产生的,缺少一个中间变量将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连接起来,对微观个体的选择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的繁荣还未能进行充分研究,缺少理论基础。
  三、模型设定
  在传统Ramsey模型的基础上,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之一的资本可分为具有风险性质的金融资产和无风险的普通资产,而金融杠杆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金融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企业使用家庭提供的资本和劳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市场中全体家庭拥有所有的企业,家庭持有的两种资产和劳动获得企业所有的利润,取得相应的报酬。
  (一)家庭和企业的行为
  二是金融资产价格长期虽呈现上涨趋势,增长率等于n+g,但在短期其价格同时也受到外生因素的冲击,如加杠杆去杠杆、流动性等影响,从而出现在短时期内的大幅度波动的现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期间影响家庭及企业在金融资产和普通资产中的投资选择,错误的价格信号引发资源错配,影响经济效率。
  四是在债务水平一定时,金融资产价格变动可以影响金融杠杆率,从而影响金融资产价格的宏观经济政策及金融行业政策也是影响金融杠杆率的重要变量。
  四、结语
  本文模型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将金融杠杆、资产价格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联合使用Ramsey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统一起来,证明了金融资产价格增长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均衡的关系,对于理解金融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及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均衡是一种长期的理想状态,但现实经济中金融杠杆、資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复杂,金融杠杆短期内的调整会引起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经济增长率与金融价格增长率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和泡沫,理论模型证明的稳态增长率为测度资产泡沫为合理适度使用金融杠杆提供了参照标准,同时对国家宏观调控和家庭及企业选择财务杠杆水平具有指导性建议。此外,当政府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熨平去杠杆引起金融资产价格巨幅波动及经济周期时,应以实现稳态时的经济增长率为目标,调控结果可以通过对比本文模型稳态时的增长率,为宏观经济调控后的有效程度进行评价。
  (责任编辑:孟洁)
  参考文献:
  [1]王宇,刘磊.金融去杠杆的逻辑[J].新金融,2018(11):9-15.
  [2]潘敏,袁歌骋.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J].财贸经济, 2018(6):58-72+87.
  [3]冯文芳,刘晓星,石广平,王正军.金融杠杆与资产泡沫动态引导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4):135-146.
  [4]娄飞鹏.金融领域高杠杆的深层次成因与去杠杆建议[J].西南金融,2017(6):22-28.
  [5]马勇,田拓,阮卓阳,朱军军.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16 (6):37-51.
  [6]马勇,陈雨露.金融杠杆、杠杆波动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7(6):31-45.
  [7]顾永昆.金融杠杆、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日本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7(9):7-17.
  [8]Allen F,Gale D.Bubbles and Crises[J].Economic Journal,2010,110(460):236-255.
  [9]Kindleberger C P.Manias,panics,and crashes: a history of financial crises[J].The Scriblerian and the Kit-Cats,2000,32(2):379.
  [10]Law S H,Singh N.Does too much finance harm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4, 41(1):36-44.
  [11]Kindleberger C P.Economic Response:Comparative Studies in Trade,Finance and Growth[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12]Bhattacharya S,Tsomocos D P,Goodhart C A E,et al. Minsky’s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and the Leverage Cycl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金融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本文从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探究金融发展的三个维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规模和结构的合理增长和配置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溢出效应和相邻区域的作用关系显著;而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效率会阻碍和抑制產业结构调整。  关
期刊
摘 要: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创新正在微观层面变革传统的金融模式,既可能是对金融机构主体布局的重塑,也可能是对金融产品功能的优化。对于金融控股公司而言,金融科技的运用在提高其效率和拓展其业务的同时,也相互层叠其固有风险,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建议从监管对象及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转型,构建并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从而对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的规制,防范发生系统性
期刊
摘 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受多种因素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是否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值得研究。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并以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分别选取普惠金融指数和泰尔指数作为解释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双门槛”效应,先平缓扩大、再明显扩大最后显著缩小的“倒U型”特征;我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山东省432份小微企业调查问卷数据,从企业、企业家和信贷合约3个方面选取8个指标新旧动能因素,借助Logistic-ISM模型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困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与盈利能力、是否属于新动能领域、文化程度、借贷经验、授信条件、政府支小政策正相关;与资金需求量、贷款利率、抵押担保情况负相关。解析上述约束因子的递阶结构发现,银行机构授信条件是表层因子;贷款利率、担保
期刊
摘 要: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改革的重点。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在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动态影响及中介路径问题。实证研究表明:上海市绿色经济质量持续提升,金融集聚呈现略微下降态势;资本投入和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投入与经济质量负相关;金融集聚的变动短期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3-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北京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以泰尔指数度量的城乡收入差距为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构建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AR)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本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相邻省市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本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
期刊
摘 要:本文构建了异质性家庭、企业、商业银行和政府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社会福利损失函数研究贷款价值比、资本充足率监管工具的效果。研究表明:相对于无审慎监管的货币政策,加入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后,审慎工具有利于产出、房价和物价的稳定;从脉冲响应函数看,无论是技术冲击还是货币政策冲击,资本充足率在稳定产出、通胀和贷款要优于贷款价值比,但在稳定房价方面,贷款价值比在技术冲击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队伍既寄予厚望,又严格要求,强调要“十分纯洁、十分忠诚”“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刀刃向内、不护犊子”,建设一支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纪检监察铁军。本文基于人民银行海南辖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实践与特点,分析当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推动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促进基层央行纪检监察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基层央行;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期刊
摘 要:传统融资模式无法满足餐饮企业融资需求,餐饮业供应链金融成为有效化解餐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内逐步探索并形成了类众筹模式、信息服务模式、动产质押模式和大数据信用融资模式,以及基于上述模式变形的餐饮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不同融资模式在风险控制手段、风险控制强度及融资效率上存在差异,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资金价格、风控能力等因素合理介入。  关键词:餐饮供应链金融;
期刊
摘 要: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利率,如何选择并培育合适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市场性、相关性、基准性、稳定性和可控性五个基本属性,综合运用VAR、EGARCH等模型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存款类机构间利率债质押的回购利率、全市场机构的质押式回购利率等三个期限四个利率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款类机构间利率债质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