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井集成式丢手工艺技术的应用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76239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近几年喇嘛甸油田所采用的不压井丢手工具在作业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因为滑套开关内滑套下移造成开关失效的情况,同时,常用丢手工具通常需要下放两次投送管柱才能实现不压井作业功效,不仅增加了作业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作业施工效率。对此,经过我们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在认真分析不压井作业丢手施工具体情况和滑套开关内滑套下移造成开关失效原因的基础上,进行了集成式不压井丢手工具的研制。并通过现场29井次的应用,滑套开关内滑套下移造成开关失效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简化了施工工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作业施工效率。因此,该工具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集成式 不压井 丢手工具 研制 应用
  以Y441(253)丢手封隔器为主的配套不压井工具,是我厂实现机采井不压井作业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其对于保护油层,减少环境污染,确保此类作业施工正常进行和有效发挥油井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几年,不压井丢手工具在作业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因为滑套开关内滑套下移造成开关失效的情况,同时,常用丢手工具通常需要下放两次投送管柱才能实现不压井作业功效,不仅增加了作业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作业施工效率。为此,我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制了集成式不压井丢手工具,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1 常用Y441封隔器配套不压井工具现场使用情况及开关失效分析
  常用的Y441封隔器配套不压井工具在现场操作时,通常是先将Y441封隔器与实现丢手的滑套开关组合,依据该井的管柱设计情况将不压井工具下到预定位置,以打压的方式先保证封隔器坐封,然后再以打压或旋转管柱方式丢手;丢完后,要将管柱起出(仅留开关部分和封隔器扶助支撑部分),然后下入带有开关器的生产管柱,从而完成作业施工。
  这种施工方法需要投放两次管柱才能完成不压井作业施工,不仅增加了作业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作业施工效率。同时,常用的滑套开关为保证二次作业实现不压井作业密封油套压力,其缩紧装置是仅靠两组密封圈实现滑套和开关体缩紧。当螺杆泵在高速运转、抽油泵在往复运动时,滑套开关的密封圈会在液力作用下发生蠕动、刮坏,甚至密封圈会被含有co3-2、cl-及含硫物等腐蚀失去密封作用,造成滑套开关内滑套下移,滑套开关失效,在二次作业也是不能起到密封油套环空实现不压井作业的功能。为此我们研制了集成式不压井丢手工具。
  2.2 工作原理
  当管柱为抽油机井管柱时,该管柱把大泵活塞通过脱接器悬挂在泵的延伸工作筒内,延伸工作筒内径大于活塞外径,泵的固定凡尔球通过传压活堵的顶杆顶开(没有脱接器的泵直接安装传压活堵即可实现过泵传压),从油管内憋压,压力液从中心管上的传压孔道作用于活塞上,使卡瓦涨开卡在套管上,当压力达到15MPa时,剪断坐封销钉,活塞带动连接套及承压接头等上行压缩胶筒,当达到一定压缩距时,锁环锁住中心管,停压后封隔器处于工作状态,密封油套环型空间。然后正转管柱丢手即可使管柱与组合工具脱开,然后上提40-50cm使丢手接头与组合工具离开一定距离,由于滑套开关事先处于打开状态,这样液体就可以从套管进入油管,上提管柱即可关闭滑套开关。
  当管柱为螺杆泵井管柱时,其结构只比抽油机井管柱结构少了传压活堵,原理同上。
  2.3 特点
  (1)该集成式不压井丢手工具的操作与以前应用的Y441(253)封隔器操作方法及相同,不需增加任何额外工序。
  (2)该工具丢手接头与捅杆设计为一体,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使起下两次管柱简化为一次管柱。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3)与该封隔器配合使用的滑套开关,滑套密封圈采用骨架结构,过孔时不易损坏,克服了普通密封圈易刮坏的弊病。采取琐块释放卡簧机构,可以进行强制开关,使滑套开关二次关闭更为可靠。
  (4)捅杆直接与滑套的卡簧接触,提高了开关滑套的上提力,大大提高了开关的性能。
  3 现场应用
  3.1 保证了二次作业密封的可靠性
  由于与该封隔器配合使用的滑套密封圈采用骨架结构,过孔时不易损坏,克服了普通密封圈易刮坏的弊病。并且采取琐块释放卡簧机构,可以进行强制开关,使滑套开关二次关闭更为可靠。自从2007年下半年使用整体式不压井丢手工具至今,从现场实际应用效果看,其均保证了不压井作业的顺利进行,没有发现因为滑套开关内滑套下移造成开关失效的情况发生。
  3.2 大大简化了作业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作业施工费用
  该工具丢手接头与捅杆体设计为一体,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使起下两次管柱简化为一次管柱。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作业工人的劳动量。从经济方面考虑也大大节约了生产投入费用,提高了原油产量。按每趟管柱(起下)4000元,每年作业施工200口井计算,每年可节约80万元。
  4 结论
  (1)该集成式不压井丢手工具的应用,不但减少了油井的作业次数,减少能源损失,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作业工人的劳动量。
  (2)该集成式不压井丢手工具的操作与以前应用的Y441(253)封隔器的操作方法相同,不需增加任何额外工序。
  (3)从经济方面考虑简化了作业施工工序,也大大节约了生产投入费用。
  (4)该技术的应用将使发生因为滑套开关内滑套下移造成开关失效的情况得到大大改善,达到了保护油层、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生产成本之目的。根据现在油田生产实际状况,该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积明,马春成.胜利油田有杆抽油系统常见故障原因调查及改进措施田[J].石油钻采工艺,2000 ,22(1)
  [2] 沈迪成,等.抽油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3] 周继德,张淑敏.泵筒带螺旋槽的新型防砂卡抽油泵[J].山石油机械,2000,28(5)
  [4] 高淑青.抽油泵旋转柱塞[J].石油机械,2001,29(6)
其他文献
【摘要】潜油电泵运行数据的监控对于机组运转寿命的延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数据监控的关键在于确定监控的数据和解释数据,从而针对性地调整油井生产和诊断机组运行故障。本文将就如何通过分析机组震动数据来掌握油井生产情况、评估井筒生产系统的整体性和延长机组运转寿命进行阐述。  【关键词】潜油电泵?采油?传感器  造成潜油电泵异常震动的因素一般包括电机和泵配套不合理、叶轮或叶导轮的磨损、组装工艺、供电系统不稳定
【摘要】近几年,天然气以其清洁、卫生、环保和方便等优势正逐渐取代罐装液化气,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天然气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高原地区因其缺氧、海拔高等地理特征,缺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常规能源短缺现象严重。天然气的大力推广和安全应用将会使高原人民逐步用上更加安全、环保、经济的清洁能源。因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殊性且民用天然气管道同千家万户关系密切,高原地区天然气的应用安全至关重要。
目的 观察预先虚拟现代战争模拟教室对参加海训学员红细胞膜分子CD55和CD59的影响.方法 使用高科技的音像设备如PD3+投影仪、环形屏幕、高保真音响、动感座椅等,现代三维动画技术制作形象逼真影片,建成虚拟现代战场环境的学员训练教室.选择海训学员8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40名、对照组42名,实验组进行虚拟现代战场环境的体验训练.海训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红细胞膜分子CD55和CD59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急性地高辛中毒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26例急性地高辛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急性地高辛中毒患者中12例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者,全部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死亡率0;14例未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者抢救成功率43%,死亡率57%.结论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急性地高辛中毒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高强度化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但化疗后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下降,甚至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具有很大的感染危险性[1],这也是导
目的 观察Acrysof IQ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设计前瞻性随机同期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64例(64眼)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方法 接受手术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
目的 探讨腮裂瘘管及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后随访1-2年,手术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手术完全切除瘘管及囊肿的上皮组织是治疗腮裂瘘管及囊肿的有效方法。
【摘要】野山联合站轻烃装置开机以来,该装置的稳定性一直不能满足设计参数的技术要求,我方人员从诸多因素分析,最终找出4个目前主要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并予以解决,从而使系统稳定性得到提高,有效提高了我站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关键词】系统稳定性 自立式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热油炉参数调整  野山联合站轻烃装置开机以来,该装置的稳定性一直不能满足设计参数的技术要求,从诸多因素分析来看,系统仍然具有提
【摘要】文中首先对输油站工艺流程进行简单介绍,接着分析了离心泵的操作、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以及输油泵机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最后完成了储油罐、加热炉等设备分析。  【关键词】输油管道 工艺 输油泵机组 储油罐  1 输油站工艺流程  输油站的工艺流程简单的来说,就是油品在站内流动的整个过程。它是由站内管道、管件、阀门以及加热炉、输油泵和油罐等输油设备进行连接而成的输油系统。此系统直接关系到在站内油品
目的 了解目前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对婚外性行为所持态度.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和整群抽样相结合方法对广州市7个区的已婚女性、未婚女性、已婚男性、未婚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共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