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次数及硅铝比调控SAPO-34分子筛膜的乙醇脱水性能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APO-34分子筛膜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优异的稳定性被广大学者所青睐,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催化、吸附和气体分离等方面,而关于其在液体分离中的研究鲜少报道。本文在Al2O3中空纤维支撑体表面分别一次和二次合成制备了SAPO-34分子筛膜,考察了四种不同硅铝比对SAPO-34分子筛膜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并用于乙醇溶液的渗透汽化脱水,考察了操作温度、原料液中乙醇浓度以及分子筛合成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铝比为0.5的二次合成的SAPO-34分子筛膜具
其他文献
以丙烯酰胺单体、碳纳米管和无水氯化锂为原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吸附剂,该吸附剂呈水凝胶形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同步热分析仪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用恒温恒湿箱测试了复合吸附剂的动态吸附/解附性能以及平衡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凝胶复合吸附剂在25℃和75%RH下,平衡吸附量高达1.75 g/g,是硅胶基复合吸附剂的2.5倍以上;并在45℃环境中解吸出70%的吸附水量;采用线性驱动力模型拟合计算了相同工况的动态吸附速率,与国内外其他复合吸附剂相比,本文吸附剂的吸附速率系数和吸附量均有很大提升。
以厌氧-限氧方式运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采用逐步降低进水碳氮比(C/N)方式驯化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启动了低C/N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过程(SNDPR),并考察了SNDPR内PAOs、GAOs间竞争关系及系统脱氮除磷性能过程N2O释放特性。结果表明,C/N=7.0,SBR限氧段脱氮和除磷效率分别为83.5%和90%以上,N2O产量为0.54 mg/L;C/N=3.0~3.5,脱氮和除磷效率分别降至60.1%和80.5%,N2
化学链甲烷重整耦合CO2还原技术既能生产合成气还可以还原CO2生成CO。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Ce/Ni摩尔比的系列Ce1-xNixOy(x=0,0.2,0.4,0.6,0.8,1)氧载体。通过XRD、BET、XPS及CH4-TPR等表征对氧载体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系统考察了Ce1-xNixOy氧载体在化学链甲烷重整耦合CO
基于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与工作机理,建立铝空气电池直流内阻特性模型、交流阻抗特性模型和U-I输出特性模型,研究操作条件变化对电池工作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电池在不同操作条
低共熔溶剂广泛应用于氧化脱硫过程,开发新型的低共熔溶剂并进一步提升脱硫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苯酚为氢键供体合成了ChCl/2Ph型低共熔溶剂。通过FT-IR和1H NMR证实了苯酚和氯化胆碱之间存在氢键作用。以苯酚型低共熔溶剂为萃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硫酸钛为催化剂氧化脱除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考察了反应温度、V(ChCl/2Ph)/V(Oil)、n(H2O2)/n(S)、催化剂用量以及硫化物类型对脱硫率影响。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如下:模拟油
为获得大型钢制储罐在碎片冲击和池火热辐射耦合作用下的失效机理,采用Abaqus建立了高速碎片穿孔和热辐射耦合作用下固定拱顶钢储罐失效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储罐在高速碎片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穿孔储罐在热辐射作用下的热屈曲响应,研究了储罐壁面的应力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热辐射单一作用下,储罐由罐壁-罐顶连接处开始发生热屈曲,并出现褶皱变形;在高速碎片冲击与热辐射耦合作用下,高速碎片冲击导致储罐产生穿孔,储罐从穿孔两侧开始发生热屈曲,而且,穿孔导致塑性变形区及其附近区域产生应力集中,与未受冲击的储罐相比,穿
热再生过程是热再生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battery,TRB)系统的重要部分,本文研究了TRB的热再生过程对产电过程的影响,并通过降低热再生液面高度来强化换热过程和提升
以聚酰亚胺为前体,TiO2溶胶为掺杂剂,经成膜和炭化制得杂化炭膜。采用热失重、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渗透法对前体的热性能、炭膜的微观形貌、微结构、表面官能团和气体分离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iO2溶胶用量、渗透温度和渗透压力对炭膜的结构与性能影响。结果显示,掺杂TiO2溶胶显著提高了最终炭膜渗透性和选择性;采用TiO2溶胶量为10%前体所制备的杂化炭膜对H2、CO2
协同萃取作为溶剂萃取法的分支被广泛研究.对于协同萃取的机理探索,必须阐明协同效应产生的微观原因,并给出微观与宏观性质的联系,因此从分子的微观结构和内部运动认识协同萃
在石蜡(PA)中复合添加膨胀石墨(EG)是提高石蜡基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一种常见方法,准确预测P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对于其应用十分重要。通过对EG质量分数小于20%的PA-EG复合相变材料微观结构特征的分析,建立了基于EG纤维在PA中均匀分散的微观结构几何模型,数值模拟了完全均匀分散PA-EG单元体的相变过程,分析了EG质量分数及其粒径对PA-EG复合相变材料等效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可适用于不同制备方法的PA-EG复合相变材料热导率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已报道EG质量分数小于20%的P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