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顶顶 没有禁区

来源 :up向日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性的原生态野性呼唤,宗教性的诡异莫测吟唱,融合着电子乐的节奏,她是从小众音乐世界里开出的一朵花,神秘独特的注脚赢得了从国外到国内的关注。
  大概是一个华丽转身后掀起的轩然大波,明明刚刚还在街旁听到摩托小青年用大喇叭放着《咚巴拉》,“电音芭比”的周鹏变成了“灵魂歌者”萨顶顶,捧着“英国BBC世界音乐大奖”高端地回来。
  你得承认,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她自知得很果敢。在流行乐坛唱过几年后,发现怎么也超越不了前面的高手如云,于是另辟蹊径的投入了“民族音乐”在国外的空间,征服全球最好的环球唱片公司、征服西方音乐界。
  她前卫得很讨巧。她的音乐玩着民族音乐和现代电子乐结合的创新性,加上一流的音乐制作公司包装推广,还有韩寒、蔡骏、高晓松等朋友的力挺,这些都逐渐让她被苛刻的市场认可。
  她另类得很圆融。她以民族文化为原材料,但并不传统、老套,她特立独行的身上找得到先锋歌手比约克的影子。除却音乐,她的独特个性也让人注目议论,但是她把握得很有分寸,并不过火,这就是她的高明之处。
  所以她做到了,把小众带入主流,颠倒众生的,在跨界的边缘,骄傲地做一朵自由行走的花。
  
  在快女总决赛10进9那场的彩排结束后,我们在萨顶顶下榻的酒店房间进行独家专访。
  白色棒球帽、简单T恤搭长裤,素颜,身材娇小得感觉都能被人折叠起来提走。这样的萨顶顶让人有一两秒错觉,她拒绝这样拍照,坚持要化了妆才入镜,她的妆容是自己动手的,“公司派的化妆师不能把握住我要的感觉。”
  聊天回答问题时,她喜欢做大段的观点性表达,很难打断她,手势语气里有种强势。这让人忆起在上一场比赛中,她在评委席上歇斯底里的力挺“DL组合”的样子。这样的她,也让很多网友诧异,“神仙姐姐怎么变成了市井少女?”
  或许都以为她不应该是那样的,但这个不在舞台上的她,却像所有普通的年轻女人一样,热爱自己的形象,偶尔流露女人的脾性:曾经因为制作人对编曲的挑剔而不爽;在排练时被人称为“萨大哥”,她喜欢说“这哥们儿!”她坦白在世界级音乐大师面前会觉得“原来自己什么都不是,想把自己砸碎扔了。”她知道无论什么阶段对音乐都要热诚和坚持,“我反复告诉自己,我爱、我爱、我爱。我一直在,我在,我在,因为世界忘却你太容易了!”
  不论其他,这个才27岁的歌者,努力、聪慧,还有着无量的前途在上。
  
  自知之明
  
  “听了世界DJ前三的专辑,就意识到这个音乐不能再做了,绝对做不过他们。”
  如果她一直在流行音乐领域做“中国第一电音女声”,估计现在也不过是经常在全国二三线的城市的走穴歌手。
  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会出现,因为她是很有自知之明又具备冒险精神的摩羯座。
  她的出道方式与大多数流行歌手一样,参加选秀,被唱片公司看中,发专辑,走穴。那个时代她是随波逐流的,是被选择的。“学校里都在谈论青歌赛,好像只有参加这个才能证明自己,就去了。(唱片公司)老板说来一个电子音乐吧,我就来一个。”过去在她的述说里很简单。
  有种说法,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都是模仿港台,港台模仿日本,日本模仿欧美。当有一天,萨顶顶听到世界DJ排名前三的专辑,她猛然意识到,“这个音乐不适合我,不能再唱了。它是属于大工业背景下的音乐文化,而不属于我所在的土地的背景,我们可以欣赏,但我们绝对做不过他们。所以听完之后我就决定不再走那条路。”
  如果不是那时的明智,她将一边难以做到欧美电音文化那样的高度,一边被前仆后继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独辟蹊径
  
  神秘西藏文化元素与电子音乐的结合,很符合老外的口味
  她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和朋友韩寒有很像的一点:叛逆。在她唱着《咚巴拉》全国走穴赚钱的时候,韩寒是第一个提出反对她走下去的人。
  在她成为萨顶顶后,带着公司为她打造的宣传词,大部分人都会惯性的推想,她之所以走这个路线,应该跟她有蒙古族血统、游历各地的经历有很大关系,甚至很多媒体报道都会拿她小时候随着外婆在蒙古呆了几年的经历说事。其实这些都是飘渺浮云,她自己也承认,“小时候的经历,只是让自己对藏传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有了启蒙认知。”她从未对媒体或大众提到过影响她音乐创作的原因,或许就是命运决定的。
  那么试着用她欣赏的逆向思维来思考,既然中国音乐流行都是学自欧美,那么先在欧美得到认可呢?欧美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形态已经非常成熟,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的,自然是我们东方的民间、民族文化吧?那么渲染得神秘莫测、百般传奇才更吸引吧?那么要综合舞蹈、民族乐器等艺术表现形式再加以新颖的形式,才足够让世人震撼吧?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她开始决定尝试民间、民族性的“世界音乐”。梵语、西藏、佛教,这些都符合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想象,再结合她所熟悉的电子音乐,《万物生》就先出来了。同时她也改了名字,一个有着浓郁少数名族色彩和宗教意味的名字——萨顶顶。
  《中国歌曲排行榜》、《全球华语音乐排行榜》制作人郑洋曾分析,“萨顶顶的市场定位比较明确,是做给老外听的,要在国际上发行的专辑。”
  果真,“曲线救国”的路线,让她获得了成功,现在很多她曾经崇拜的欧美音乐人反而成了她的粉丝。森林秘语乐队的灵魂人物Eric Mouquet就说,“我听不懂她的歌词,但是中国的那种感觉,对我来说就像魔力一样,跟我自己的非常一致。”
  
  固执坚持
  
   一定要签环球唱片才行,哪怕自己掏腰包做商演让他们看到
  萨顶顶不止一次提到,她在做第一张唱片的时候,抛弃其他选择,固执的坚持一定要签环球唱片,而环球一开始并不认可,但是她就是要征服环球,因为只有这个全球最大的商业唱片公司才能给她世界化的平台。
  没有机会,自己主动寻找机会。
  在一次商演邀请中,她拒绝收费演唱《咚巴拉》,她提出要唱新的音乐《万物生》,主办方也无法信任这个新形态音乐的效果,勉强同意,但是表示如果这样他们就不出费用。
  “没关系,自己掏腰包,这是必要的推广。”萨顶顶想的是,她可以拿这个演出视频去更好地说服环球。
  第一次演出必须惊艳,除了音乐,在舞台表演形式上还有什么创新?她想起曾经在电视里看到过一个武僧舞蹈表演,《万物生》不是有佛教文化内涵嘛,将武僧的表演加进去会让整体效果更出味。找到了舞蹈团队,怎么将它与自己音乐融合,她又去找朋友编舞。
  就这样,她自己掏了3万块钱,带着整个团队,到海南表演。结果她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环球。时任环球唱片北京地区首席代表的付宏声在电视里看到了萨顶顶的演出,主动打电话找她来签约。付宏声用“惊艳”来形容当初对《万物生》的印象,“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音乐,它有西方的电子音色,有东方旋律的律动。”最后成为萨顶顶经纪人的他,是萨顶顶事业走向高峰重要的“幕后推手”。
  
  学习力强
  
  越往前走,越发现能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萨顶顶是一个吸收学习力很强的人,这也是之所以,她并不是一个研究佛学很久的人却能用梵语演唱,她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西藏人却能将文化内涵里的神韵很好的演绎。不然,她那跨界混搭出来的作品,也会是个“四不像”。
  第一张专辑以西藏文化为主题,那第二张专辑呢?她选择了云南民间文化,为此她还去了云南。她找来当地人对酒当歌,演奏地道的葫芦笙、“DE(德)”等民族乐器,然后和他们一起进棚录音。《天地合》的专辑出来后,再次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一方面学习民间、民族文化的东西,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另一方面,自从打开世界舞台的通道,英国BBC音乐大奖,带给她的,除了荣誉和喜悦,更多的是与更多世界级音乐大师接触合作的机会。从大师们的身上,她又收获不少。
  有次萨顶顶在洛杉矶做宣传,著名的美国老牌工业摇滚乐队九寸钉邀请她去看演唱会彩排。“我以为彩排肯定就是排练室,去了之后发现他租了一个和他演唱会同比例的体育场,然后他把所有灯光舞美全部搬到了体育场,整个试一遍,当时我进去一看心想,‘哥们疯了吧!’他那个灯光舞美特效做的非常棒,我都很激动,结果结束之后他跑过来用英文跟我说,‘太不好了,顶顶,我今天太后悔让你来了,我觉得真的不够完美。’我当时就傻眼了,因为对我来讲,已经太棒了。”
  她是一个喜欢从眼见中总结悟出道理的人,“所以就看你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看自己、评判自我。你可以停留在现在观众喜欢的阶段,但你越往前走,你就会发现,努力的人太多了。”
  她那种受不了一成不变的人,她享受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突破带来的快乐和刺激。
  她说,“以前我觉得一个女孩子做完一张专辑,得了奖,挺好的呀!后来我到国外去见了那些顶尖的制作人,你看到他,就能感受到他就是一个音乐疯子,这种人会感染你,看到那种大师你会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我简直想把自己砸碎了扔了。所以要培养自己对音乐的热忱,就是那种:我爱,我爱,我爱。我一直在,我在,我在。这样才可能会在大浪淘沙的市场里,有你的一份子,因为世界忘却你太容易了。”
  谈到第三张专辑,她说“我最不喜欢重复在一个状态下做东西,我找到了新的契机和着眼点,第三张专辑又有新的不一样的部分。”至于具体是什么,她选择了先保密,只透露会跟她曾经仰望的世界三大DJ之一的保罗欧肯佛合作一首新歌。
  
  好人缘
  
  有着庞大、给力的名人关系谱,跟淘汰的快女们都能成为朋友
  当你百度“萨顶顶”,能看到她的演唱会有王菲、李亚鹏等各路名人好友的祝福和力挺。
  而早在2006年就不难发现她在北京的关系谱有多庞大、给力,高晓松填词并面对媒体的力挺,蔡骏的小说《天机》里出现萨顶顶这个主人公,韩寒的博客上有萨顶顶的链接……在萨顶顶刚推出《万物生》的时候,人们不难发现,圈内很多人都在以各种形式支持她。
  跟她聊天,你能感觉到,生活中,她就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没有什么禁忌区,待人热情、友好。据说有次她去北京参加一个音乐活动,同样参加的还有李宇春,她在长沙当快女评委认识的一个淘汰了的快女正好与她一趟飞机,她是“玉米”要去看李宇春,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萨顶顶了解到她的此行目的,直接让她假装自己助理带她进到活动后台,近距离接触到李宇春。这位快女在说起这件事时对萨顶顶感恩不已,“她其实真的是个很容易交朋友的人,跟她说话不用特别注意,就跟周围一般朋友一样的,可以开玩笑。”
  而淘汰了的DL也曾经在媒体采访中提到感谢萨顶顶老师指导她们“反串”,当面临淘汰时看到萨顶顶高声喊她们的名字,感动得泣不成声。
  大概因为,母亲蒙古人,父亲山东人,本来性子里就有着北方人的豪爽和热情劲儿,毫不掩饰自己对喜欢欣赏的人的支持,自然也容易从他人那里得到感情的反馈。
  
  1、2010年萨顶顶世界巡演香港演出照,在国外巡演25个国家后才开始中国站。2、萨顶顶在英国皇家剧院的演出照。3、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唱会后歌迷们围着她求签名。4、首张专辑宣传照,大力打造东方神秘感。5、2008年领英国BBC世界音乐大奖。6、新西兰数万人在等候萨顶顶的演出。7、萨顶顶在快女组合DL身上找到了她喜欢的特质:冒险精神和勇敢。8、萨顶顶的舞蹈颇具东方神韵和民族风情特色的舞蹈。
其他文献
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对于很多学英语的人来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蹩脚的口语、混乱的语法、背死人的单词!”  很多人都未搞清楚,学好英语是图什么?外企?高薪?洋范儿?……这只是诸多动力的其中之一,网上的有才哥们精辟总结了,“以前学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国;现在学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如此宏大的命题下,学英语的热潮,势不可挡。于是,就出现了诸多形形色色的英
期刊
名词解释:“黄牛党”  解释一:描述地下经济里一堆人在那里抢购物资或票券之场面,有如黄牛群之骚然,而后将它的中介意义突出,而用于称呼司法黄牛。  解释二:黄牛皮硬毛多,一年换两次毛。所以黄牛党的意思是挣毛利的意思。加上黄牛在农村一般是肉用居多,不做苦力的,有偷闲的意思。所以黄牛党被指做贬义。  解释三:解放前投机商囤积物品,谋取暴利。但又被大资本家和大买办的勾结盘剥得血本无归,所以他们自己也以“案
期刊
田源曾说,他不会把吃青春饭的主持做为唯一和永久职业。自打年初,田源便开始物色自己的“奶粉钱”新项目,许多备选项目不断出现。潮牌店,便是其中之一。  7月份因节目录制,田源与李晨相识,去了他的潮店NPC,之前便对潮牌有所关注和兴趣的田源,开始想,自己做潮牌,怎样?  田源说,因为非专业,他做潮牌不会原创,代理的可能比较大。郭自成是李灿森潮牌SUBCREW的湖南总代理,2008年让UNITY进驻长沙,
期刊
着装本来无所谓好坏,只有放在名利场上进行考量,才见出得体与否、高明与否、独特与否。所以2011的《名利场>>最佳着装名人榜单的发布,名利场上的着装规则绝对可以窥见一斑。    这个巴西超模,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她的女儿爱丽丝·德拉尔都已步入T台,可她却一如既往保持着优雅和性感,必杀技是黑色与豹纹的混搭。  凯瑞·穆里根留着一头利落短发的凯瑞-穆里根今年25岁,以优雅、时尚的穿着著称,不管是出席公
期刊
头发对紫外线、温度和湿度都极其敏感,在炎热的夏天里,其实每天都在流失水分和养分。头发很容易就会被晒伤,可能出现干燥、枯黄、失去弹性等状态。每次日晒之后,你只需四个步骤,就能轻松拯救晒后枯发。    第一步:基础清洁  在晒后,可以将芦荟敷在头发、头皮上,可以降低头发与头皮晒后的温度,以舒缓不适感。再选用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露,彻底地清洁头发。   第二步:深层护理   每周定期护理头发,给头发做个发
期刊
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歌,同样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唱歌的人。你,喜欢听谁的歌?想要亲临谁的演唱会?想要在演唱会上听到一首怎样的歌?或许,对于此,你有太多想要说的话,有太多的想法,那就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60后代表    李旭华(45岁 女 邮政工作人员)  我最想看蔡琴的,因为她的歌,舒服,让人怀念,能够引起我们这一代人内心的共鸣。票价不是问题,听她的演唱会,多花点钱我也愿
期刊
在这喧嚣的城市里,平日耳边总充斥着立体环绕高保真版的人声鼎沸,难得的中秋与家人相聚,自然要寻一处私房空间好好享受一家人的团圆时光。明月和美食一样都不少,君庭中餐馆倒是个合适的选择,14间独具特色的包厢,每间都配备单独的户外休闲区,打开每个包厢的落地玻璃窗可眺望与人文环境完美交触的年嘉湖湖光山色,而花园式的户外就餐区可以让一家人分享一桌精致菜肴的同时全程晒无遮挡月光。    中秋宴推荐菜式   御用
期刊
日系,喜欢的人很喜欢,唾弃的人很唾弃。唾弃的,大多接受不了它的胡乱穿搭视觉冲击;喜欢的大多迷恋它的怀旧自然随性气质。因为它一直有着两个极端,要么夸张另类似怪物,要么个性简约趋复古。  排除特殊审美的人才能赏识的另类夸张风,日系给人的主打便是复古随性。怀旧宽松的T恤,简约单色的长裙,磨边水洗的热裤,街头做旧的帆布鞋……不会太过甜美,它的要求是甜辣,也不会太过中性,它的标志是帅美。用一句话来说,不抢眼
期刊
长沙的演唱会与别的城市的演唱会相比,有什么不同?都说长沙人热情、够嗨,但都说长沙的演唱会现场气氛比不上其他城市;长沙并不是收入有多高,偏偏听过演唱会的都说同类型的演唱会,长沙的票价就是比其他地方高;都说长沙在演唱会方面,硬件就是比不上其他城市……实际情况到底怎样,不妨听听看过几场演唱会的人怎么说?    李婧文  周杰伦在长沙与武汉的演唱会,现场人气、气氛差别太大了  粉丝档案  姓名:李婧文
期刊
回顾2001—2011年长沙演出市场这10年,虽说是一直都在发展和进步,但却是在曲折中前行。2001,周董来到长沙,首次亮相内地歌友会,让长沙演出市场萌发最初的生命力,也让长沙演出商信心满满。但谁也没有想到年底的《情深深》演唱会上,赵薇遭遇泼粪门,让刚刚出现起势的长沙演出市场跌入冰点。这个事件对演出市场可谓打击不小,之后的2002、2003年演唱会市场出奇冷清没有巨星选择前来。直到2004年孙燕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