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提升教学水平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g2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既要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要致力于教学研究。磨刀不误砍柴工,经常研究教学方法技巧,认真吸取最新的教改经验,这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有明显帮助。
  一、精心设计教案
  教学方案是教学的方向标、路线图,教案设计水平对整个教学工作影响较为深远。好的教学方案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将优化教学设计作为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内容。
  首先,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广泛搜集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现在网络非常发达,教师可以通过浏览教学网站、查看其他教师博客等方式,了解各种先进的理念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加以运用,使其与自身教学设计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充分兼顾各种因素,认真分析高中生语文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使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要认真分析教学手段的改进,使信息化手段在增强教学有效性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流程的紧凑、时间的安排等,使教学设计更加精致、精细,要扎实有效推动教学设计质量的提升,从而为课堂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广泛汲取精华
  教学研究在促进教学工作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广大教师一定要将教研活动作为汲取教学精华的有力抓手。
  首先,教师要树立强烈的教改教研意识,要积极参与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通过听课、参加讲座等方式,了解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最前沿的信息,增强教改意识。
  其次,教师要善于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校会定期组织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探讨,教研组、备课组也会组织相应的活动。教师一定要利用这样的机会和其他教师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人提高语文教学成效方面的技巧,并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再次,教师要善于从各类教学刊物、教学网站中搜集对自身教学有利的内容,使语文教学能够和教学改革脉搏保持一致,将各种先进的经验及时运用到教学之中,通过广泛汲取精华的方式充实自我,提高水平。
  三、深入研究学生
  教师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中深入研究教学对象,研究学生的情感、基础、能力,为打造因材施教的语文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首先,研究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卷面测试的方式获得最为直接的信息,然后针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环节制订弥补计划,开展拾遗补缺。
  其次,对学生学习情绪进行分析,重点了解哪些学生学习中有抵触情绪、自卑情绪、封闭情绪,这些是影响教学成效提升的不利因素。教师要通过细心疏导等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自信、更有激情,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再次,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也要进行分析研究。从书写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构思能力等多方面为学生画像,寻找学生能力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从而开展针对性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发展水平。
  四、强调模式改革
  教师要重视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进,在师生关系角色定位上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以《乡土情结》教学为例,笔者设计的教学模式是提供思考题让学生自主研究,教师进行启发点拨。思考题为:本文表达的“故园之思”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乡土情结的,在表现手法与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这样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小组和全班进行进一步的研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可以帮助点拨,让学生学会思考,深入研究教学难点,这也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抓手。
  教师还要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融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补充更加生动丰富的信息,提高学生直观感知效果,这对有效理解教材内容也具有积极的帮助。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主要路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信息化手段的促进功能,体现师生角色的准确定位,从而让教学工作不断向深入推进。
  五、调动积极情感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教师要认真分析、加以筛选,化解不良情感,激发积极情感。让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情感充实学生内心,促进学生学习更加投入。
  首先,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成功之处要予以表扬,进步之处同样进行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既可以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自卑心理,同时也使他们加深理解、提高能力。
  其次,教师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疏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人生发展定位,确定学习的中长期目标,以前程前景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动力,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无论何时,积极情感始终是推动语文教学深入开展的强劲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整合资源才能有效突破。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研究,实现教学技巧方法的提升,推动教学效率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226200)
其他文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建构智性课堂,促使学生从经验积累过渡到智慧萌发,让他们在自觉探究和体悟的过程中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智性教学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特点,彰显了人本思想和人文情怀。  一、设置梯度,阅读生“慧”  高中学生学习能力各有不同,为了体现教学差异性,教师要采用有梯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拾级而上,解开诗词的密码。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读准字词之音,理解字词之义
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道德意志教育等德育方面的内容。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语言文字学习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精神,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学生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和掌握,定能深受教育。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教师在
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们学会唱一首歌、画一幅画,而是让孩子们通过活动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教师要激发孩子的潜能,支持儿童的成长,将艺术教育
科技落后,国家就会落后;科技强大,国家才真正强大.“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