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传播策略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_8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时代进一步来临。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跨文化传播媒介,在全球化语境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台湾导演李安和他的一系列电影蜚声国际影坛,被认为是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作之一《卧虎藏龙》的分析,来说明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全球化 李安 电影《卧虎藏龙》 传播策略
  
  一、全球化与华语电影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球化浪潮开始于经济领域,并波及到政治、社会和文化传播等诸多领域。
  法国学者阿芒·马特拉在《传播全球化思想的由来》中,提到了对传播全球化思想产生过深远影响的4个人物或组织。第一个具有全球化思想的人是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他于1962年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中提出了著名的“地球村”概念。随后,布热津斯基于1969年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中正式提出“全球化”的概念。他认为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社会的方向发展,而全球化社会最完美的典型就是美国。第三个是著名的“管理学革命之父”彼得·德鲁克,对他而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超级市场,而国家——民族是实现这种全球化社会的最大敌人,他称之为“妖魔”。第四个是20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举行“和平发展”会议后出现的非政府组织,其主导思想是“全球化思维,地方化行动”,即对问题的思考要放在全球的角度,但采取的应对措施应是区域性的、具体的、特殊的。①
  传播的全球化瓦解了各种文化的边界和防护系统,为文化的交流与融会提供了条件,从而改变了当今世界的文化地图:一方面,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融合了不同文化的隔阂,增进了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使世界文化体系出现了某种“同质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传播的演变,文化传播的单向度特征日益明显,全球格局呈现出“中心——边缘”的态势,即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信息传播中占有绝对优势,落后国家和地区有日益被边缘化的趋势。
  电影因自身所具有的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充当了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媒介。在全球化语境下,电影的国际传播程度更是惊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华语电影开始活跃于世界舞台,努力寻求全球的关注与认同。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内地导演和以吴宇森、侯孝贤为代表的港台导演频频问鼎各大国际电影节的奖项,使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盛宴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作为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华人导演,李安的作品引起了巨大轰动,被认为是架起了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其代表作之一《卧虎藏龙》,更是在当年的各大颁奖典礼中获奖无数,其中包括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以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外语片等。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用西方的戏剧形式来讲述东方的故事,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 李安与《卧虎藏龙》
  1、李安其人
  李安祖籍江西,1954年出生于台湾,从小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里长大。197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艺术学院,后前往美国留学,并获得伊利诺斯大学戏剧学士学位和纽约大学电影硕士学位。毕业后六年赋闲在家的生活让他获得更为深刻的人生经验,也让他体会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同时,他潜心研究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并试图寻找中西文化的结合点,拍出雅俗共赏的作品。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造就了一个独特的李安。
  2、电影《卧虎藏龙》的传播策略
  (1)叙事策略。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经过时代的洗礼和观众审美的大浪淘沙,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吸引了无数海内外观众。导演李安选择的正是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题材。而且,在电影《卧虎藏龙》中,李安不仅利用传统武侠电影的形式元素构建了一个武侠世界,更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实现了武侠电影由讲述故事到刻画人物的转变。在武侠的外衣之下,导演所要探讨的是更为深层次的个人情感与伦理道德、个体欲望与社会道义和生命冲动与心灵自制的剧烈冲突。②而对于自由的追求、对于心灵的追问和对于人性的重新审视及深刻反思,正是中西方文化中都普遍关注的。因此,电影《卧虎藏龙》在题材的选择上是十分明智的。
  其次,在主要人物角色的设置上,电影中既有李慕白和俞秀莲这对沉稳内敛、克己宽人、尊师重道、承载了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侠客,也设置了玉娇龙和罗小虎这样追求自由、叛逆不羁、蔑视传统、具有西方文化中特立独行精神的角色。这两对人物性格互补,攻守各异,从开始的由玉娇龙夜盗青冥剑而引起的对立,到中间李慕白执意要收玉娇龙为徒以助她走上正道,再到后来李慕白为救玉娇龙而重伤不治,直至最终玉娇龙从武当山上纵身跃下,两对主角所代表的两种文化精神或高或低,或强或弱,并最终到达了互相融合,构成了影片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情节设计方面,影片始终以表现人物为主,故事围绕人物性格的冲突来展开,情节动力都发自于人物的内心。正因为李慕白追求超脱,萌发归隐之意,所以托付俞秀莲交还青冥剑,引起一系列纷争;又因为玉娇龙骄横任性、敢作敢为的性格,才会发生与罗小虎传奇般的相遇;而她的叛逆冲动和对于江湖的向往,则让她夜盗青冥剑,并引出李慕白的仇人碧眼狐狸的出现;又由于俞秀莲的克制忍让和李慕白的苦心爱护,才使得玉娇龙最后幡然悔悟。
  另外,影片在角色情感的表现上,也遵从了从人物性格出发的原则。李慕白和俞秀莲承载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虽然感情深厚却迫于礼教束缚而不能表达,最终天人永隔;玉娇龙和罗小虎则以自我为中心,蔑视传统礼教,敢爱敢恨,演绎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两对主角似乎分别是理性与感性的象征,在影片中相互对比映照,相互包容影响,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最后,电影在台词的设计上也充分结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慕白临终之际对俞秀莲的表白:“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我宁愿游荡在你身边,做七天的野鬼……跟随你,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中国民间有人死后在投胎前可以留在世间陪伴至亲七天的说法,因此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十分具有中国特色,但是它的表达方式却是西方化的,甚至被认为具有莎士比亚的风格。由此可见,李安努力在语言上创造了一种中西方都能理解的表达方式,使他的电影能被不同地区的观众所接受。
  (2)视听赏析。电影中,直观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是观众理解电影的基础。一部优秀的影片,不仅要讲好故事,塑造个性鲜明的角色,还要在视听层次上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卧虎藏龙》不仅在叙事策略上技高一筹,其画面和音乐更是极具中国韵味。
  从画面上看,电影一开始就如一幅中国特色的山水写意画:云淡风轻,远处青山绵延,近处小桥流水,江南民居古朴雅致,一袭长衫的李慕白牵着马缓缓走近。随着情节的展开,这样富有诗意的画面比比皆是:云雾缭绕的山岳,广袤苍茫的大漠,空灵悠远的竹林,巍峨宏伟的北京城等等。同时,俞秀莲家和贝勒府的精致布置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家居设计之美,玉娇龙写字的场景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之美,而人物打斗动作的设计不仅符合角色性格,更展示了中国武术之美。其中,最为经典的场景是李慕白和玉娇龙的竹林决斗。在郁郁葱葱的竹林中,二人白衣翩翩,在竹枝上翻转腾挪,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画面唯美,显示出一种轻盈灵动、超凡脱俗的气韵。
  同时,《卧虎藏龙》中的音乐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其音乐制作者谭盾也因此屡获殊荣。电影一开始便是大提琴深沉而略带忧伤的旋律,奠定了全片的感情基调。片中大部分背景音乐舒缓悠远,简单朴素,恰如其分地营造出空灵飘渺的意境,流露出一种惆怅的感情。画面在江南的时候,笛声婉转悠扬,描绘出天高云淡,清新秀丽的景色;当画面转到大漠,则出现新疆民歌的旋律,让人顿生苍茫之感。在玉娇龙与俞秀莲的月下追逐和打斗戏中,节奏鲜明的鼓点带动着观众的紧张情绪;玉娇龙大闹酒楼的桥段,配乐轻灵欢快,为场面增添了几许戏谑的意味。电影以西洋乐器大提琴为主,辅以笛、箫、鼓、琵琶等民族乐器,以中西合璧的形式将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运用于电影之中,巧妙地达到了一种和谐。
  结语
  电影《卧虎藏龙》表面上是关于武侠的,但它实际上是对于人生、自由、道德、欲望和束缚所进行的深刻探讨。而人的天性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其实是中西方社会中都会存在的冲突。因此,这部中国传统的武侠电影才会引起西方人的共鸣。这也表明在全球化语境下,电影要着眼于人类共同的文化和共通的情感,才能消除中西差异,打动不同文化的观众,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同时,《卧虎藏龙》唯美的画面和感人的音乐使其更像一首散文诗,让观众在视听的层面上获得了美的享受,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层面的内容。这就要求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画面的冲击力、电脑特技的运用和音乐的配合。
  最后,《卧虎藏龙》中对于中西文化的充分糅合打通了中西观众的审美隔阂,营造出了一种交融着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精神世界。这也说明,电影作品必须具备“和而不同”的智慧,处理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平衡,了解不同文化观众的需求,才能够获得不同文化观众的认同。■
  参考文献
  ①[法]阿芒·马特拉 著,陈卫星 译:《传播全球化思想的由来》[J].《国际新闻界》,2000(4)
  ②杨颖,《浅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以<卧虎藏龙>和<赤壁>为例》[J].《电影评介》,2009(18)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对老年频率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择取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老年频率为样本,通过内容统计和文本分析,对当前老年频率的市场比例、生存现状做出了论述。并从“积极老龄化”这一视角,分别从“健康”、“参与”、“保障”三个维度探讨了老年频率的现况和症结,并以“去老年化”为中心,尝试提出解决症结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老年频率 积极老龄化 去老年化    广播是老年群
【摘要】本文以开心网的社交类游戏“开心农场”在广大白領及高校学生中的迅速走红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该游戏走红的原因,并综合了它为媒体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对其盈利模式的简单分析。  【关键词】社交类游戏 创新扩散理论 互动性 创收  “今天你‘偷’了吗?”别紧张,这不是生活中的犯罪,而是网络中的游戏。8月3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个名为“偷菜”的网络游戏迅速在白领中流行,交换偷菜或保护菜地的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强调:“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指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减少贫困人口。”我们新闻媒体承担引导舆论的历史重任,厚载着党和人民
没吃完的饭菜可以趁热放冰箱吗?  通常人们都觉得热菜直接放冰箱会增加冰箱制冷的负担,会对冰箱有所损害。  其实,热菜放入冰箱并不会对冰箱硬件造成破坏,而是可能会造成冷藏室的环境被细菌污染。热食进入冰箱后,會使冷藏室内整体温度升高,这样给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饭菜在室温下放凉的过程中,室温为细菌提供了非常好的生存环境,会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尤其是夏天,半小时内细菌的数
便秘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常见的原因有:年老体弱、肥胖或运动过少所造成的肌力下降。饮食过少、食物过于精细、膳食中纤维少所造成的刺激不足。此外,饮食中缺水和油脂也是常见的原因。针对以上几点,推荐几则食疗验方,有此疾者不妨一试。  (1)木耳萝卜汤:黑木耳100克,白萝卜250克,调味料适量。将黑木耳水泡,洗净。白萝卜洗净,切块。加调味料如常法烧汤,佐餐
无法隐藏的血迹
期刊
【摘要】现场报道以其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成为电视新闻报道首选样式,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本文从现场报道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对如何准确把握现场,深入挖掘现场,真实表现现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视 现场报道 现场采访    在电视现场报道中,记者置身于现场采访,跟随事件进程,以声画同步的方式告诉观众所见、所闻、所感。在许多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现场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牢牢吸引着观众
【关键词】小品 细节 表演    对于一个小品演员来说,设计与体现好细节,是完成好角色表演任务,塑造好人物形象的最基本手段。这里的细节包括声音、形体、动作等不同要素。没有了细节,舞台上的角色便成了无用的空壳或无谓的符号,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  我作为全国文艺调演中的小品《想你留下来》(下文简称《想》)的主演之一,有幸与剧组同仁一起获得最高奖——“优秀演出奖”,我想与我们剧组的每个演员
[摘要]本文主要以《合肥晚报》为例,反映新时期我国城市报纸的发展现状。通过回顾《合肥晚报》从都市类报纸产生及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以来,所采取的编辑、经营策略,通过分析其成功因素,来探索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定位 都市报 同质化    一、合肥报业市场    2009年11月8日合肥报业市场发生较大变革。省会城市市委机关报——《合肥日报》正式创刊,接替《合肥晚报》市委机关报性质,全面履行
“禅修旅行”走热   假期怎么过?有人呼朋唤友吃喝玩乐,有人回家看碟睡大觉,还有的人则选择“禅修旅行”这种据说是时下最新兴的旅游方式。即利用长假到寺庙里打禅静坐、领悟佛法,把修心养性和休闲度假结合起来的“禅修旅行”,近来成为时尚旅游的新宠儿。  “禅修”就跟“农家乐”、“休闲游”差不多,形式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排解了压力,收获了快乐。     年关综合征  一到年关,单位人事变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