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夏口城考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时期孙权在黄鹄山下修建的夏口城,今天从地表已经见不到丝毫的踪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一座用夯土筑就的小城。一旦毁弃,就难以找到与城垣相关的证据:它处于武昌蛇山西北麓,这一带正是今天有名的司门口闹市区,从古到今.人类活动把这块土地翻搅了多少遍.其踪影确实难觅。即使偶然存有一些相关的遗迹(像水井一类深层遗迹,不可能毁得那么干净),也处在稠密的房基、.街道等水泥地面之下.考古工作者无从获取这方面的科学资料。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研究,了解它的一些情况.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个参考。
其他文献
武汉龙王庙.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汉口岸。明代以前,这里只是与汉阳连在一起的沼泽地,属汉阳县管辖。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汉水突然决堤而出,由郭茨口经龟山北麓入江.始分南北两
新洲的倒水治理工程浩大,对新洲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很大,又因其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而闻名全国。至今,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犹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年大搞水利建设造福后
自由撰稿人在武汉文学界有位女作家,叫胡榴明。当初我只在报刊上读过她的文章,并不知她是何许人。还是老诗人曾卓告诉我,胡榴明是已故诗人胡天风的长女,散文、随笔写得很好,常有佳
在武汉的老地名中。华商街的故事颇有说道。这个地名可以把汉口历史上著名的实业界人士刘歆生等和首义将军团的诸多人物全部联结起来。华商街,也就是今天和江汉路垂直的江汉二
年过七旬、头发斑白的古稀老人马之俊.十年来四处奔波,踏雪寻梅,千图吟梅。万里摄梅,已拍摄出2000余幅梅花作品,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咏梅诗词,用甲骨文、篆文等书法撰写制作出《千梅图
我于1916年入汉口英美烟公司任翻译。1918年在天津该公司所办学校受训后.被提升为汉口区公司副班兼营业主任,在该公司服务七八年。下面是我的一些片断回忆。
一座城市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两种财富有机地合二为一.便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目前就湖北的地域文化来说.真正能够让国人乃至世
汉口以商名世,这里的人大多重商轻工,有人说这是一个“不事生产。惟贸易是视”的地方,确有道理。不过,作为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大都会,光有商业是不够的,少不了一些生产性行当,以满足城
循礼门在与铁路有关的地名中.汉口老城堡的城门也是一个系列。除了前面说过的玉带门之外,尚有循礼门和大智门。这些自1864年便出现的城门,在城堡时期是进入汉口城的通道,在芦汉铁
陈孟昕水墨人物画的突出特点是,笔的意趣和墨的韵致,两相结合,再造情境;且空灵飘逸,适意天真,在平易简淡中洋洋洒洒挥写心情的本真。千古以来的绘画主题才子、佳人等都在其疏淡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