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略论

来源 :鄱阳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and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天人医学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中国传统医学是生态医学。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关于生命的哲学,是《内经》生态医学的思想渊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天人观的主导思想,也是《内经》生态医学的基本命题。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思想渗入医学领域,决定了中医学迥异于世界其他医学的独特民族性格,这体现在藏象、经络和病因、病机等学说中。《内经》生态医学的实际应用则主要体现在生态养生和治疗之中。蕴含在《内经》中的丰富的生态医学思想内涵经过整理提炼,可以成为未来生态医学发展的有益资源。
  [关键词]《黄帝内经》;生命哲学;生态医学
  [中图分类号]R-02;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0)03-0084-15
  [作者简介]姚春鹏(1964- ),男,祖籍山东惠民,生于辽宁沈阳,哲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先秦儒家哲学、中医哲学研究。(山东日照276826)
  [收稿日期]2009-11-28
  
  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控制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迅速提高,在满足了人类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随之催生了生态文化思潮。生态危机虽然是近现代以来才有的严重问题,但是生态问题却是人类社会任何时候都要面对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就有对生态问题睿智的思考,蒙培元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是深层的生态哲学(2004)。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诞生、成长的中国医学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態医学思想。虽然中医学里并没有出现现代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甚至连生态一词也未出现,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却与现代生态文化有着高度的相通相似之处。深入挖掘中医学的生态医学思想,有益于中医学本质的阐明,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有益于现代生态医学的建构。本文以我国现存最早的作为中医学理论渊薮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依据,对中医学的生态医学思想初步作一探讨,以就正于海内方家。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是《内经》生态医学的基础
  
  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观是与西方传统的机械构成论截然不同的有机化生论。中国古代的先哲认为,整个宇宙即天地及其中的万物就是一个大生命体,天地生生不息养育着包括人类在内的万千事物,每一个个体生命都由它所化生和养育,并与之一体相通,各个生命个体之间也是息息相通的。正如《易传》所云:“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不息是天地的本性。具体化育万物的物质是天地之气,万物化育的规则是流行于万物之间的生命之道。第一个用诗的形式吟唱生命哲理的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老子认为万物由道化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老子所言之道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气,这一点后来由稷下道家明确地指出来了。化生万物的道或气,始终与万物为一,并在其生命历程中显现出来。道虽然“衣养万物”,但并不主宰万物,而是任其本性发展。大道运化的规则是无为,给生命以最高的尊重,无为而无所不为,才有了万千气象的大千世界。老子给我们描绘的是由气所化生,以无为之道为流行规则,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和、各得其乐的和乐生命世界。
  儒家同样以“生”为最高理念。儒家创始人孔子虽多重人事,但也是以生为世界的自然本性。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至《易传》明确地提出:“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易传》以乾坤二元为生命化生的动力源泉。《乾·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坤·彖》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这是说乾坤是创生天地万物的两种基本力量,万物从乾坤获得其生命的全部条件,乾坤二元的序列成就了天上地下的宇宙整体之位以及适宜于万物各自的位置,太阳的光明无始无终地贯彻天地之间,这就为生命的化生繁衍准备了条件。乾坤二元的合和变化使万物各得其生命之真,天地间是万物生生的生命大和谐,众物繁庶,人间的万国也太平安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六龙为代表的生命在天地之间或潜于渊或跃于天,自由地展现着生命的本性。《易传》给我们描绘了万物各得其性、各得其乐的宇宙整体生命图景。如果说《易传》乾坤二卦的《彖传》还只是论述了天地宇宙的自然化生过程,那么《中庸》则在《易传》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人在天地宇宙化育万物中的作用。《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首先肯定了天地是万物共同发育而不相互伤害的自然生命整体,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人在自然生命化育中的作用。《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认为人不仅应该成就自己,还应该成就万物,这是作为具备仁智之德的人所应承当的责任。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天地作为生命之源既然创生了万物,就必然使万物各遂其性,使万物的本性得以完满发展和展现。人作为万物之灵,作为与天、地并立的三才之一,不但要实现自我的本性,还要使他人及万物的本性完满实现,只有达到这一境界,才是赞天地之化育,才可以与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并不是改造自然,所谓改造自然是主客、天人二分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说法。“改造”仅仅是满足人的需要,达到人的目的,一个自然的生命经过改造就已经不是他自己了,更遑论尽其性了。而赞天地之化育则不是从人自身出发,而是从整个自然大生命的内在价值出发助成天地的化育之德。儒家是从自然大生命整体的意义上来定位人在宇宙中的作用和价值的,显然这样的说法蕴含着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孟子·尽心》也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总之,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关于生命的哲学,富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智慧。中国传统的生态哲学成为《内经》生态医学的思想渊源,对中医生态医学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内经》生态哲学的基本内容
  
  天与人的关系亦即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是生态哲学的逻辑起点。“究天人之际”正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哲学成为生态哲学的内在根据。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天人观的主导思想,也是 《内经》生态医学的基本命题。生态概念是关系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生态平衡是生态哲学和生态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阴阳”和“五行”概念是《内经》阐明生态平衡原理的主要学说。
  
  (一)人与天地相应的天人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但对其内涵各家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由此而展开了中国哲学史丰富多彩的画卷。概言之,“天”在中国哲学中最主要的意义有两项,即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以及人类价值之源。天人合一从深层说是生态哲学的命题,在《内经》中被表述为“人与天地相应”或“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在中医学中既有中国哲学中的一般内涵,又有中医学结合古代生命科学的独特理解。
  从哲学上说,《内经》的“天”或“天地”指的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这是说,万事万物都存在于天地之中,天地是宇宙万物的存在之处,是宇宙万物的代名词。在《内经》中,天也叫“太虚”。《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太虚寥廓,五运回薄,盛衰不同,损益相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寒临太虚,……阴凝太虚,……太虚深玄,……太虚埃昏,……太虚苍埃。”天或太虚首先就是物质的自然界。《内经》认为,充满于天地之间的只是气和由气所化生的万物。《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可见《内经》认为,天地不仅是物质自然界,而且是万物化生之源,更是人类的生成之源。个体之人虽然是父母所生,但人类整体则是天地所生,天地为人类的父母,也是人类的生存场所,是人类之本。《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奋,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覆地载,万物悉奋,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覆地载,万物悉奋,莫贵于人,天覆地载,万物悉奋,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覆地载,万物悉奋,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覆地载,万物悉奋,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说人。”《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内经》明确肯定人类是禀受天德地气而生成的;人处于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人的生命的维持也全赖此气。这虽然不是现代科学的进化论观点,却蕴含着有机化生的观念,与进化论有相通之处,与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说的神学目的论划清了界限。《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显然,在《内经》看来,人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与人的关系,是本末关系,是一个生命整體,而不是二元对立的两个世界,所以《内经》关于万物化生的学说是生成论哲学。
  在天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内经》根据传统生命科学提出了较之中国哲学更为详尽的认识,对天人合一说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天人相应”是《内经》的一个核心思想,有多种表述,如“人与天地相参”(《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意思:
  
  1、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相类。《内经》认为人体就是天地的摹本,是小天地或小宇宙,具体表现为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相类。《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报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胭。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萁,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月困)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这种天人比附的思想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感到荒唐可笑,但仔细分析,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这种思想承认人体形态结构源于天地自然,承认人体的物质构造与自然界的统一性。现代科学认为,人体是由自然物质构成的,构成人体的成分并不神秘,都是自然界固有的元素。地球上存在的元素约有100多种,在人体已经发现60多种。人体的各种元素的比例与地壳中相应各元素所占的比例呈相关性,趋近一致。这种构成上的相似,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特殊物质复合体,这可以看成是“天人相应”同构规律的现代科学证明。
  2、人体生命运动规律与天地气机变化相类。《内经》对生命运动规律的认识是通过对外在生命现象的观察,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以自然运动规律来类推的。《内经》认为,既然天人相应、天人合一,那么,人体生命运动的规律与自然运动的规律就是一致的,人体内发生着与自然界同样的运动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是讲自然界清阳浊阴分布以及云雨升降变化的规律,由此《内经》推论出人体内存在着同样的生理规律,所以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是说,人体的清阳之气如唾液、眼泪等从上窍排出,浊阴之气如二便从下窍排出;卫气(清阳)宣发腠理,营血(浊阴)运行五脏;脾胃运化的清阳之气充养四肢,脾胃运化后的废物归聚六腑。人体内进行着与自然界同一形式的新陈代谢过程。不仅如此,《内经》还认为人体五脏与自然界的四时五行遵循着同样的规律。《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近代以来主张废除中医的人就以此作为中医不科学的证据。其实,这段话讲的不是解剖学,而是脏腑气化理论。中医认为肝为人体之木,主春,春阳发生,所以说“肝生于左”;肺为人体之金,主秋,秋阴收杀,所以说“肺藏于右”;心为人体之火,主夏,旺于南方,所以说“心布于表”;肾为人体之水,主冬,所以说“肾治于里”;脾胃为人体之土,旺于四季,脾运化水谷精微,所以说“脾为之使”;胃受纳腐熟水谷,如市场,所以说“胃为之市”。可见,《内经》认为,人体的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行遵循着共同的运动规律,从功能上讲,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自然),这一思想成为中医学的核心,中医就是以此为根据来认识生理、病理并指导养生、治疗的。
  
  3、人体生理功能节律随天地四时之气的变 化而变化。《内经》不仅认为人体生命活动遵从与自然运动相同的规律,而且认为人体生理功能变化的节律与自然界四时变化的节律一致。人体生理功能随着自然界年、季、月、日、时的变化周期而起伏变化。从一日来说,随着自然界阳气的消长,人体的阳气发生相应的改变。《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从十二月来说,随着月份的推移,人气在不同的部位发挥作用。《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某月份人气在某处,不能理解为其他部位就没有气的存在,只是说这个部位的气处于最佳功能状态而已。
  中国传统生态哲学一方面肯定了人以天为本,自然界是人类及万物的生命之源,同时也肯定了人具有参赞化育的主体性。《内经》对此也有明确的认识。《内经》认为“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之所以在万物中是最高贵的,在于人具有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主体性。《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在微,秋毫在目。”这里的“知万物”、“知十二节之理”、“能达虚实之数”等都是说人有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应四时”、“经天地阴阳之化”、“存八动之变”等是说人有顺应自然、调理自然状态失常的能力。中医学的核心目的就是对因自然或社会及心理的失调所致疾病进行调理使之恢复正常,体现人的参赞化育的主体性,正如明代医家张介宾所云:“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类经图翼序》)
  
  (二)“阴平阳秘”、“五行生胜”的生态整体动态平衡观
  一般認为,阴阳与五行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其实二者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内经》生态医学的基本原理。生态学认为人类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是个巨大的生态系统,虽然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但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相互滋生或相互抑制的关系,以达到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保证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所以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整体的概念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反映生态学原理的最佳理论模型。阴阳五行是用来阐明宇宙天地及万物化生的概念,它与古希腊哲学的原子论宇宙观完全不同: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原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机械组合而成的,原子是不能为经验感知的思辨概念,这表明世界是机械组合的无生命的产物;而阴阳五行是用来阐明元气化生规律和世界结构的概念,它由一元之气分化而来,是可以经验感知的体验性概念,这表明世界是化生性的有机整体。
  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阴阳是气运动的逻辑展开,是气运动的表现形式。气运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阴阳构成了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周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首次对阴阳作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作了概要的表述。《内经》对这一思想从哲学高度作了进一步发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里的“纲纪”、“父母”、“本始”都是本原、根源的意思。也就是说,阴阳是自然界(天地)的根本规律,是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壮大以至衰亡的根源,是现象世界秩序井然、充满生机(神明)的内在源泉(府)。阴阳二气共处一个统一体中,性质相反却又彼此相互依赖,作用各异而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统一体的整体功能。《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这是说阴气的性质主静,阳气的性质主动,事物的产生主要靠阳气的推动,事物的成长主要依赖于阴气的滋养;事物收敛成实要依靠阳气的杀伐作用,而阴气使事物潜藏。阳化为无形之气,阴凝聚为有形之物。正是由于阴阳二气在事物的运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又协调配合才使得天地万物及人体处于和顺的正常状态。处于同一统一体中的阴阳二气双方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存在着此长彼消、彼长此消的变化过程,随着彼此的消长双方在统一体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从较长的时间过程来看,从事物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阴阳二气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各自发挥的作用都是平衡的。所谓平衡并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各方面的绝对相等,正是由于在局部、在特定时期内的彼此消长的不平衡,才使得事物整体处于正常的发展状态。当然,阴阳二气彼此消长的过程也是要遵循一定法则的,如果超出法则的制约,事物就将处于失去平衡的紊乱状态。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可见,阴阳概念是从整体上揭示事物之间或构成事物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关系。
  《内经》认为,五行在正常情况下存在着生胜的关系。所谓相生,是指一类事物对另一类事物具有促进、滋生、助长等作用。《内经》并没有关于五行相生的直接文字表述,但是不能因此说《内经》就没有五行相生的思想。《灵枢·五乱》说:“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内经》大量篇章在论五行时是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来行文的,其相生思想是暗含在体系之内的。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南方生热,……血生脾。……中央生湿,……肉生肺。……西风生燥,……皮毛生肾。……北方生寒,髓生肝。”这里“筋生心”、“血生脾”、“肉生肺”、“皮毛生肾”、“髓生肝”实质就是木生火(筋为木,心为火)、火生土(血为火,脾为土)、土生金(肉为土,肺为金)、金生水(皮毛为金,肾为水)、水生木(髓为水,肝为木)。相生属于自然界或生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正是有赖于这种作用,自然界才有蕃茂的景象,生命过程也才生机旺盛。所谓相胜,又称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等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相胜也是自然界和生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故说“万物尽然”。正是由于这类抑制和约束作用的存在,自然界和生命过程才能既表现出蓬勃生机,又不至于过度亢奋,转而为害。五行生胜之间不是绝然无关而是密切相联的,体现为生中有胜,胜中有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然界与人体的动态平衡。正如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在五行生胜关系中,每一行都 与其他四行发生联系,从而具有相生方面的“生我”、“我生”和相克方面的“克我”、“我克”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的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五行的相生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的关系。五行中的各行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可见,五行生胜学说是较之阴阳学说更为复杂的反映事物之间相互滋生与抑制、进而达到整体动态平衡的理论,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平衡思想。所以阴阳与五行学说结合成为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决定了中医学的古典生态医学本性。
  
  三、《内经》生态医学的基础理论
  
  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思想渗入医学领域,决定了中医学迥异于世界其他医学的独特民族性格。按照現代人的理解,医学作为研究人的生理、病理以解决疾病治疗和保证健康的应用科学技术,是以对人体的精细研究所形成的解剖、生理、病理学为基础的。中医学作为以治病养生为目的的科技体系,自然也少不了对人的生理、病理的研究。但是,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学与西医的在还原论思维指导下的对人体生理、病理进行的孤立的静止的精细研究不同,中医学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背景下对人的生理、病理现象从动态的相互关联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没有西医的精细,但却具有西医所不具有的宏观、整体、动态和关系的特点,这体现在藏象、经络和病因、病机等学说中。这里限于篇幅不能详述,仅对藏象、经络和病因、病机学说的特色加以揭示。
  
  (一)藏象、经络学说
  粗浅了解中医学的人往往把藏象、经络误解为类似西医的脏器生理和血管、神经的概念。其实,二者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本质上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藏(sang)即藏(cang),现在写作“脏”。人体的脏腑隐藏于体内,与一般的存储物品的“藏府”在功能上相似,所以古人把人的“脏腑”称为“藏府”,为了区别加了表示意义的形符“月(肉)”,作“臓腑”,今“臓”简作“脏”。所以,“藏”是隐藏于体内的“臓腑”的简称。“象”,即形象,一方面指脏腑本身的解剖学形态,但更主要的是脏腑表现于外的包括生理、病理在内的功能状态的形象。正如唐代医家王冰所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藏象学说固然有关于各个脏腑功能的论述,如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肝藏血,脾统血、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肾主水、藏精、主生殖等关于脏腑本身功能的理论;此外,还有关于脏腑与四时五方、与经络肢节、五音五味、五体五液以及自然事物相互关联的学说,充分体现了中医生态医学的特点。五脏理论来源于五行学说,正如张仲景所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人体五脏之间并不是各个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的,存在着相生相胜的制约关系。如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滋心火,使心火不热;肝气升于左,肺气藏于右,构成循环;脾气运化水谷精微,主升;胃气,受纳腐熟水谷,主降,构成循环。这样脏腑之间构成多重循环,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行相应,随着自然界五行的衰旺,肝、心、脾、肺、肾依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就五脏中的某一脏而言,根据其五行属性,而与人体及自然界的具有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发生特别紧密的关联,构成一纵向的系统。以肝为例,其五行属性为木,人体内,六腑的胆、五官的目、五体的筋、五志的怒、五声的呼、五变的握等都属木,而与肝发生关联;自然界中,五季的春、五方的东、五气的风、五化的生、五色的青、五昧的酸、五音的角等都属木,而与肝发生关联。可见,就五脏的某一脏而言,藏象学说不但包括这一脏本身生理、病理的内涵,而且举凡人体内外与其五行属性相关的事物都包含在其中。所以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关系为核心的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把人体与自然界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以此来阐明人体生命的正常及异常活动。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经络是国人既熟悉又感到神秘的一个概念。有人把经络理解为神经,有人理解为血管或其他什么东西,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就中医本身来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脉即血脉,在中医看来是运行气血的通道。“脉”(脈)与“派”是同源字。“派”本意为水流的分支,所谓流派、分派是也。所以“脉”的概念源于自然界河流分派的类比,指人体内血气运行的通道。不过“脉”与西医的血管不同,西医的血管是管道系统,有内外边界,有动静脉之分;而中医的脉如同河床,只有内边界,没有外边界,也没有动静脉之分。中医把脉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受纺织中经纬线的启发而来。纺织中纵向的主线为经,横向的辅线为纬。中医把纵向深在的血脉称为经,浅在横向的血脉成为络。《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根据《内经》的论述,络脉是联系经脉、网络组织器官的血脉,数量较多。络脉又分为十五络、络脉、浮络、孙络几种。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及任、督、冲、带、阴阳维、阴阳跷脉。十二正经的走行在《灵枢·经脉》有详细记载,其总的路线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沿着手太阴肺经一手阳明大肠经一足阳明胃经一足太阴脾经一手少阴心经一手太阳小肠经一足太阳膀胱经一足少阴肾经一手厥阴心包经一手少阳三焦经一足少阳胆经一最后到足厥阴肝经的顺序的走行。其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互相“络”、“属”。如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属肺,络大肠;反之,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属大肠,络肺。以上是经络系统的基本结构情况。经络的功能主要是:(1)运行气血,濡养机体。《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2)沟通表里,联系整体。从经络的走行路线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3)传导感应。《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取效的关键是“得气”,即针下有酸麻胀痛的感觉,甚至有气感传导。《内经》的“得气”和“行气”现象,是经脉传导感应功能的表现。(4)调节机能平衡。经络通过沟通 表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达到平衡人体机能的作用。《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这是说,经络的平衡协调功能失常,就会发病。在病理情况下,经络是邪气侵入人体致病的通道。《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粗之所以易,上之所以难。”因此,作为合格的医疗工作者必须通晓“经络”。《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由上述可见,《内经》中的“经络”是网络周身藏府组织、沟通表里上下、运行气血、濡养机体、传导感应、在病理状态下传导邪气的通道系统。但是《内经》的经络系统和藏象系统一样,并非是人体内的独立封闭的自我循环系统,而是与自然界处于紧密的联系之中,并时时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这与西医关于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古代河流治理的水利工程学的有关思想是人体经络概念的形成的条件之一。《难经》明确地说:“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满溢,当此之时,滂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二十七难》)关于经络与自然界的联系,《灵枢·经水》说:“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属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认为十二经脉与十二经水内外相贯,正因为有自然界的十二经水作为源泉,才有人体内的十二经脉。《灵枢·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血气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腠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这说明人体经络中的气血是随着自然界月亮的圆缺而发生周期的盛衰变化。
  综上所述,人与天地相参是中医的藏象、经络学说形成的重要理论背景,从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来理解藏象、经络是中医学对生命规律的独特把握。
  
  (二)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学说是研究导致人体发病的各种因素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学科。《内经》在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哲学观念的指导下认识到,外在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后世统称“六淫”)和内在情志的刺激(后世统称“七情”)是疾病发生的两大重要因素。此外,进入《内经》病因学视野的还有“饮食内伤”、“劳倦太过”等因素。有人认为,中医学的病因学概念大多以丰富的临床观察为依托,是在大量实践观察基础上借助类比方法抽象而来的,与其说是科学理论,不如说是生活经验。但生活经验与科学理论毕竟是两码事。中医病因学的六淫、七情、外感、内伤等理论概念,与科学理论和概念存在着质的差异。这显然是西方中心论背景下以西方医学为医学科学的唯一标准观念下的产物。诚然,西方医学在生物病因学方面对致病微生物与疾病关系的阐明,具有不可置疑的明晰性和确定性,而中医学的病因学似乎给人以模糊笼统的感觉。但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维视角就会发现,中医学的病因学有其自身的优长之处。中医学虽然没有具体指明具体的致病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仅限于生物病因性疾病),但中医学是从人体与自然界环境变化的角度来理解疾病病因的,因而内在地具有生态整体的观念,可以说是生态整体主义的病因观。孤立地看,某种病原微生物是某种疾病的直接致病原因,但如果从更大的视野来看,我们就会追问这种致病微生物何以会致病,这时决定的因素就不仅是这种微生物本身,还有环境的因素,生物之间关系状态的改变才是更根本的决定力量。中医学把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异常变化称为六淫,认为可以致病。有人认为中医的这种认识,只是看到了气候变化作为诱因的意义。其实,换个角度看,六淫不仅是诱因,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知道,人是与包括致病微生物在内的一切微生物共生共存的,彼此处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一般情况下,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并不致病,只有在人体与环境之间关系失调、微生态失调时才致病。如人们熟知的在季节更替时,是包括感冒等时令病和各种慢性病的发生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季节更替,特别是骤然的气候变化,人体不适,体力下降,微生态失衡,而致致病微生物活跃而发病。所以,六淫不应该仅仅看成是诱因,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是主因。
  除了自然界的六淫之外,《内经》还非常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在病因学上的普遍意义。现代西方医学除了精神病之外,一般不太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在发病学上的作用。而事实上,精神心理因素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為科学所证明,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心身医学的兴起即为明证。中医学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认为七情过度,可以致病。这里也蕴含着生态整体医学的思想。我们知道,所谓的七情,即人类的情绪、情感变化是人在与世界的交往中主客相互作用的主观反映。人的情感状态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状态:平静的和乐心态证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喜怒起落的情绪波动则是人与环境处于剧烈冲突的结果,这种状态的持续存在会引发身体上的生理改变以致发病。《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疏五过论》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又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蹙为挛。”可见,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存在,情志的变化构成了社会生态的重要环节,在发病学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中医病因学中的饮食、劳倦等因素都是从人与环境的整体角度考虑的,都具有生态整体主义的意义。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和规律的学科,包括发病和病理转变两个方面。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经:“愿闻病机如何?岐伯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 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病机,即疾病发生的机理,可以和西医的病理学作比较。有人认为,《内经》的病机十九条都只是对现象的一种肤浅归类,既没有涉及具体的形态、功能或代谢过程,也没有为进一步探究指明确切的切人口,中医学的病机理论充满了纯思辨的哲学的解释,以此来代替对具体现象的科学分析,只能是永远正确,却又失之空泛,无具体意义;而西医病理学的任务在于从形态和功能的角度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并从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和共同本质,就像在对病因的认识中,西医严格遵循因果律,在病理学中则表现为以严格的还原分析为主导,在时序上注重弄清不同病因作用机体后实体形态的改变、功能障碍和代谢异常及其演变规律,在空间上致力于揭示形态改变与功能和代谢异常之间的联系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看法依然是带着西方中心论有色眼镜的说法。中西医学就好比是两张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西医是小尺度的,中医是大尺度的。西医的认识精确细致,但视野狭小,仅仅看到人体本身,甚或局部以至更小的分子,因而带有孤立、静止的特征;而中医虽然对具体的细节缺乏精致的认识,看起来认识模糊笼统,但却是大尺度的宏观认识,这种认识是把人放在自然界中、放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来考察,这种认识可以把握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自然有西方医学所不具备的优长,能够解决西医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发病学中,与西医强调外在致病因素的外因论不同,中医更看重人体的正气在发病中的意义。《内经》把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称为“正气”,把致病因素称为“邪气”,疾病发生与否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邪气不易侵入,即使侵袭也不会发病。当人体正气相对虚弱时,不足以抵抗邪气,邪气才能为害致病,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种正邪相争的发病理论反映了内因是发病的决定因素、外因是发病条件的发病学观点,这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的一个重要特征。肯定内外因的交互作用,是疾病发生的核心环节的观点,体现了《内经》生态医学的整体发病观。
  
  四、《内经》生态医学的应用理论
  
  《内经》生态医学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其生态养生和治疗之中。生态养生是中医学独有的保养生命的方法,而生态治疗则体现了中医学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一)生态养生观
  重视养生之道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这根源于中华文化的生命哲學和生态哲学特质。在生命哲学观念指引下,必然形成注重养护生命的技术体系,而生态哲学的特质又决定了这种养生学是生态养生学。中国传统生态哲学认为,整体宇宙天地是一个大的生命体,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是这宇宙大生命的一部分,是丰富多彩的宇宙大生命的不同展现。万事万物在天地之内,和谐孕育,蓬勃生长。人类作为宇宙大生命的一员,又具有参赞化育之能,自然以养护万物及其生命为神圣的责任。这一思想反映在中医学上就是以养护身心、使人“形与神俱”而尽享天年的生态养生学。《内经》养生学既有深刻的养生学理论,又有着丰富的养生方法,主要包括四时养生、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和运动养生等。《内经》认为,人生存于天地之间,人体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息息相通,《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所以,保持人体之气与自然之气的生态平衡是养生的首要之义。《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里首先强调顺应四时、适应寒暑的变化是养生学的第一义,因为人是生存于天地之间的:“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四气调神大论》)根据一年四季正常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态变化规律,《内经》制定了著名的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法。《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早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在这里,《内经》教导人们应该顺应四时的变化来调养身心,使生命机能与自然界变化保持同步,达到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状态。人是生活在时空之中的,人的生命活动除了受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外,空间地理的不同对人体生命也有不同的影响。《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素问·异法方宜论》进一步指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可以形成不同地区之人的不同体质。如西方地区的人多体质壮实,外邪不易从皮肤侵入,则多有内伤之病;而北方地区的人因气候寒冷,内脏易受寒。所以,应该选择适宜于居住的地方,对于相对居处环境较差的则应加以尽可能的改善,以适宜人居。
  《内经》认为,人是形神、身心的统一体。形体好比是精神的宅舍。精神是形体的主人,形体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形体的主宰,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内经》极其重视精神养生的重要意义。精神养生问题涉及到人与社会、人的肉体与精神的生态平衡,是自然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在精神养生上主要汲取了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养生法,认为:“恬悛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论》)主张精神养生应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自朴”,这样就能做到“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上古天真论》)。《阴阳应象大论》说:“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灵枢·邪客》说:“阴阳和平 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内经》的饮食养生原则也是合乎生态平衡准则的。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的生生之本,但饮食对人体的作用又有两重性。饮食五味和调能够化生精气,充养脏腑;相反,若饮食五味失调,则又可损伤脏腑,导致疾病。因此,《内经》非常重视饮食在维护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等饮食调养原则。“食饮有节”。是说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过冷过热,尤其要避免暴饮暴食。“谨和五味”,是指要五味调和,避免五味偏嗜。这两句话包括了对饮食的质、量、时及冷、热等方面的要求。《内经》对饮食的质的要求,一是反对过食肥甘厚味,二是提倡多样化饮食,反对偏嗜五味。《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莱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内经》主张饮食适量,反对太过和不及,尤其反对暴饮暴食。饮食过量会造成正气的损伤,暴饮暴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古人对饮食的时间十分重视,强调饮食必须定时。《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指出了不按时进餐的危害性。
  其他诸如运动养生、起居养生等方法也都是依据生态平衡的原则建立的,充分体现了生态养生的精神,篇幅所限,这里就不逐一分析了。
  
  (二)生态治疗观
  虽然中西医学从哲学基础、基本理论到临床各科都有根本的不同,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治疗方法之迥然差异。在这现象差异的背后,是中西医学治疗观的不同使然。
  中医的治疗观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治疗观。疾病的临床表现千变万化,所谓“疾之中人,变态莫测”,然而其发病的总机理在中医看来就是人体的生气与自身或环境的平衡失常,用《内经》的话说就是“阴阳不和”(《五癃津液别》)、“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调经论》)、“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五运行大论》)、“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五运行大论》)、“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脉度》)。在《内经》看来,无论是自然界的阴阳五行之气,还是人体五脏六腑的血气阴阳,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自身的“常”和“度”运行,这样天地万物才能处于正常的生化状态,人体才能处于正常的生命状态。诚如《灵枢·天年》所言:“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人体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超出自身的调节限度,就可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失和,这就是生命的异常——疾病状态。在《内经》看来,人体疾病的发生在于整体失和。所谓“整体失和”,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在整体上失去了平衡协调,具体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以五脏为中心、精气神为基本点的整体功能系统的平衡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在同一个功能系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之间在生理上、病理上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的功能系统之间的脏腑、器官、组织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相生)或相互抑制(相克)的影响。这样,任何一个局部的病变都可以视为整体失衡的局部表现,都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特别是五脏的失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就是《内经》从整体失和的角度认识疾病的第一方面内涵。同时,《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同其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因此,人的疾病也不能仅从人体本身去看待,而在一定程度上应视为人的生命活动同其外在环境之间的整体统一、和谐关系被破坏的结果。既然人体生命之气与自身及环境的和谐关系是健康的保证,而失衡是一切疾病的总病机,那么治疗上必然以恢复人体生气的和谐为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所以虽然中医学的具体治则有所谓的汗、吐、下、溫、清、消、补八法,具体的治法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取右、右取左等,具体手段有药治食治、针灸汤熨、按摩导引、以情胜情等诸种不同,但其中都贯穿着一个“和”字,殊途同归,归于人体生气之和。
  中医治疗学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高价值理念,同时也是生态学的。中医治疗学是生态治疗学。这一点在与西方医学的比较中就更清楚了。西医在还原论哲学观念的指引下,以寻找人体内的局部病理变化或病原微生物为鹄的,以此为发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疗上以消灭病原微生物或铲除局部病理改变为至上目的,反映了西方文化以对抗、斗争为崇高价值的文化理念。从孤立静止的观点看,消灭病原微生物或铲除局部病理改变是疾病治疗的唯一正确选择,但是如果站在普遍联系的整体生态主义的立场上看却是有问题的,而且是严重的反生态主义的。从生态主义的观点看,疾病发生的根源在于人体与自然界环境的失调,着眼于局部的对抗性疗法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疗效,甚至是非常好的疗效,但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角度看,却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生态失衡。以恶性肿瘤和致病微生物性疾病为例。对于一般恶性肿瘤西医都主张手术切除,这看来是根治的方法,但事实上,人是一个整体,人体之所以长肿瘤是人体自身生态整体失衡的结果,单纯切除肿瘤,只是针对结果的处理方法,人体生态整体失衡状态并未改变,而且由于显在的肿瘤被切除,就可能使得潜在的微小肿瘤以更快的速度繁殖,加之手术创伤,可能会使病情更加恶化,乃至死亡。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肿瘤术后疗效并不理想,其原因正在于此。抗生素的发明使人类拥有了战胜传染病的法宝,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这是人类对自然的一次伟大胜利,改变了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但是,病原微生物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作为天造之物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也不是人类可能完全消灭得了的。事实上,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甚至是滥用,导致病原微生物的变异,已有的抗生素对之失去作用,不得已研制新的抗生素,人类陷入了与病原微生物的无穷对抗之中。但俗语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旦人类不能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就可能导致人类的灾难。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甲流就是证明。从生态主义的观点看,对抗不能解决生态失衡问题,只能导致更大的失衡。这里附带说明一下,笔者不是反对使用抗生素,而是反对抗生素的滥用。这种情况在我国是很严重的,一方面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另一方面则导致病原微生物抗药力增强及刺激其变异。
  中医学在有机化生论世界观的指引下,认为疾病的发生并不是矛盾双方不可调和的斗争的结果,治疗上也没有对抗性的杀菌、灭菌的概念,而认为人体之所以发病是由于自身与环境关系失和所致,因而治疗的原理在于调整失衡状态。中医学所谓的六淫邪气原本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只是因为六气失和才致病,所以中医治疗学中没有消灭六淫的对抗性概念。六淫作为六气的变异是不可能消灭的,六淫邪气由于聚集于其不当聚集之 处才致病,所以中医治疗学主张寒要散、火要清、风要祛、湿要化、燥要润,寒邪消散、火邪清泻、风邪祛除、湿邪消化、燥邪滋润,则疾病自愈。这里根本没有消灭六淫的思想。中医学治疗外感病及流行性时疫病就是根据六淫邪气及疫气病理来展开的。虽然中医学对致病微生物没有认识,因而也就没有应对的相应措施,但是中医学从人与自然界的整体失调的角度来认识疾病,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调整,同样能够收到治愈疾病的效果,而且是合乎生态平衡原理的。这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如道家的自然无为)的大智慧。老子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道法天道,也要自然无为。这里的无为并不是真的无所作为,而是在不打乱天道自然规律前提下的顺势而为,以使自然运化恢复常态。如果不顾自然整体的运化规律,徒逞人类的私智,在短期或局部范围内可能取得成功,甚至是辉煌的成果,但是由于对自然整体状态的过度干预,却可能带来更大的整体失衡,从而给世界及人类自身造成灾害。历史上中医治疗疫病以及2003年SARS的成功,证明中医学并不针对病原微生物的自然无为的治法实际上是非常有效的。再如恶性肿瘤,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在于人体正气不足,脏腑机能虚弱,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形成吻瘕积聚,属于正虚邪实之证,治疗以扶正驱邪为大法,在实践上往往有良效。另外,中医学的药物疗法使用的是天然药物,属于绿色疗法,中医的导引、按摩、针灸等疗法利用人体自身的能力恢复健康,属于资源节约型疗法。总之,中医治疗观合乎生态学原则,是生态治疗观。
  
  五、《内经》生态医学的现代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在主客二分、人是世界的主宰、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客体思维的主导下,人类的物质欲望极度膨胀,造成了对自然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危及人类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生态危机引起全球关注,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也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而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以治疗疾病、维护健康为核心目的的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必须成为绿色医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医学。现代西方医学是当代的主流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保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西方医学又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成物,是以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武装起来的,因而必然带有现代科技的两面性,一方面改变了人类卫生事业的面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微生态平衡的失调,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危机和痛苦,所以包括現代西方医学在内的人类医学应该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医学转变。
  中国传统医学依托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绿色医学。蕴含在《内经》中的丰富的生态医学思想内涵经过整理提炼,可以成为未来生态医学发展的有益资源,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生态医学应该是宏观的整体医学
  生态医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人体、病灶、微生物等孤立的概念,而应该是包含自然、整体、环境这些概念的微观与宏观辨证统一的整体医学。《内经》从来就是把人放在天之中,放在与自然的关联中来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无论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都从变化的时空整体来把握。
  (二)生态医学应该是养治并重的积极医学
  现代医学以人体的病理改变及病原微生物为研究的主体,证明它是治疗的医学,是“治已病”而不是“治未病”的医学,这种医学思维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的医学,也是疗效不好的医学。而《内经》从生态整体的宏观变化的角度,把“治未病”作为医学的最高境界。中医学两千年的实践证明,“治未病”不仅只是一种理想,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
  (三)生态医学还应该是绿色医学
  现代医学在外部环境上造成了微生态的失调,在治病的同时对人体内环境也造成了伤害,与绿色医学是相背反的。中医药则是绿色医学。中药大部分为天然药物,与人体结构的相似性要高于人工合成的药物,因而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要小,这是从药物本身来说;中医认为,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关键在于医生正确地使用,中医学的非药物疗法更具有资源节约的环保意义。未来生态医学应该汲取绿色中医药的优长。
  当然,中医学本身也存在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理发展的问题,但笔者认为,以《内经》生态医学理论为代表的中医学的核心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必将促进生态医学的发展,中医学自身也必将进发新的活力,焕发新的光辉,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胡颖峰
其他文献
论述寒冷地区公路改扩建中路基扩宽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路基损坏的力学模式,着重分析不均匀沉降、不均匀冻胀现象,软土地基的成因机理以及相应的处治方法。
依法治校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依法治校理念的深入发展,地方新建本科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已经成为公路工程的质量通病,其与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因素有关。分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形式及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近年来,一些学者撰文呼吁中国史学史学科要开拓新的境界,甚至提出了“中国史学史学科再出发”的号召。然而,中国史学史研究应该如何“再出发”.,各位学者的主张则是见仁见智,不尽相
山区公路设计中,以排水隧洞代替拱涵的设计方案,不但能缩短施工工期,简化施工工序,节省工程造价,而且能使其结构具有永久安全性,值得在山区公路建设中推广应用。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计数对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后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4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7例,统计97例患者外科治疗后IC
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以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设经验、传播先进城市发展理念为主旨,探讨城市和人类活动
我们都知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2009年江西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出的宏伟构想,它“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要把鄱阳湖周边建设成“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区。这项计划的构想非常宏远,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个人对于规划这项发展计划的部门及领导,先表达最高的敬意!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全
2009年1月9日,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组织专家和有关领导一致通过了《重庆市国省道公路交通量调查点规划(2008-2020年)》的评审。国省道公路交通量调查是重庆市公路网规划、建设、养
2009年7月8日下午17时,厦门梧村山隧道胜利贯通。该隧道位于厦门浦南工业区,隧道浅埋暗挖段全长665m,由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和分离式隧道组成,其中连拱隧道段长415m,其结构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