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脉,它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被称为企业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领导者和全员的参与,在长期的“静”和与时俱进的“动”中不断继承和创新发展,正确分析以上关系,才能全面促进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 领导先行 创新 宏观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29-0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能有效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内核式的潜在动力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动力。企业文化建设是每家企业都在开展的,但在深入开展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甚至是概念性的错误认识。这类情况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的关系、长远目标与短期操作、在旧有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改革与发展等环节上。如何用发展的眼光来正确审视、认识、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是摆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应当紧密联系企业自身实际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正确对待和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共通性。首先,这两者在加强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方面具有目标性的一致。因为,企业文化是通过一整套的内强筋骨、外化形象的打造过程来全方位地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并由此在企业之外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将这种良好的公共形象再经由外到内的内化过程,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将感受到综合素质自我约束式的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正是在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效果和过程。其次,两者在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方面是一致的。形成企业文化非一日之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日益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脉,它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在追求生产经营业绩的同时,还要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它同样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再次,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两者均具有系统性,同时,具有互相促进与推动、渗透与融合的作用。在现代企业的构建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把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各种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力加強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企业在新时期要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就必须尽快形成具有本行业、本企业特点的思想文化理念和特色文化架构,着力创建文明和谐、创新求进、积极向上的企业软环境,为企业搞好日常工作和生产提供精神动力,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二、分析和处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关系
生产经营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但企业的发展却不能单靠数字的增加,还要靠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被称为企业的软实力,也越来越被认可为核心竞争力,它与生产经营的发展是同步而非先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企业若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应该首先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使广大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通过建设和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大力培育员工队伍集体爱岗敬业、重视团队协作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与企业中心工作,具有方向一致和目的相近的特点,二者相融并不矛盾。企业文化只有贴近中心工作来建设和发展,才能更容易为广大员工所普遍接受。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调动员工投身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分析和处理领导先行和全员参与的关系
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学识修养、管理能力最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中,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是领导者的先行。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企业是否能主动地去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领导者除了应该具有先进的理念外,还要亲身倡导,让文化理念真正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为他们所接受,最终成为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曲高不能和寡。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和规划虽然在于领导者,但是建设的基础却是在基层全体员工。建设企业文化依靠的是全体员工,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的享受者也是全体员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汇集集体的力量,把主要精力放在普及企业文化基础知识上。使企业文化形成于内化与外化相统一、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的群众性实践之中,内化于心,表现于行,成功于发展。
四、分析和处理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在朝夕,而是分为长期的“静”和与时俱进的“动”的辩证关系,亦即为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要形成一个开放的企业文化体系,需要做到三方面,一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是要博采众长,借鉴吸收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三是要建设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为企业员工广泛认同和自觉广泛实践的现代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体系。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宏观目标与具体操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目标导向去指引,否则就是盲目的。目标导向就是建设“强势企业文化”。目标导向确立后,便是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充实,通过好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文化有其长期不断发展、升华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措施,扎实推进,从而实现企业追求更高层次管理的远大理想和目标,全面促进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 领导先行 创新 宏观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29-0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能有效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内核式的潜在动力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动力。企业文化建设是每家企业都在开展的,但在深入开展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甚至是概念性的错误认识。这类情况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的关系、长远目标与短期操作、在旧有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改革与发展等环节上。如何用发展的眼光来正确审视、认识、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是摆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应当紧密联系企业自身实际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正确对待和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共通性。首先,这两者在加强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方面具有目标性的一致。因为,企业文化是通过一整套的内强筋骨、外化形象的打造过程来全方位地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并由此在企业之外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将这种良好的公共形象再经由外到内的内化过程,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将感受到综合素质自我约束式的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正是在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效果和过程。其次,两者在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方面是一致的。形成企业文化非一日之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日益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脉,它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在追求生产经营业绩的同时,还要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它同样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再次,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两者均具有系统性,同时,具有互相促进与推动、渗透与融合的作用。在现代企业的构建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把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各种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力加強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企业在新时期要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就必须尽快形成具有本行业、本企业特点的思想文化理念和特色文化架构,着力创建文明和谐、创新求进、积极向上的企业软环境,为企业搞好日常工作和生产提供精神动力,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二、分析和处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关系
生产经营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但企业的发展却不能单靠数字的增加,还要靠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被称为企业的软实力,也越来越被认可为核心竞争力,它与生产经营的发展是同步而非先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企业若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应该首先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使广大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通过建设和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大力培育员工队伍集体爱岗敬业、重视团队协作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与企业中心工作,具有方向一致和目的相近的特点,二者相融并不矛盾。企业文化只有贴近中心工作来建设和发展,才能更容易为广大员工所普遍接受。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调动员工投身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分析和处理领导先行和全员参与的关系
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学识修养、管理能力最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中,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是领导者的先行。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企业是否能主动地去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领导者除了应该具有先进的理念外,还要亲身倡导,让文化理念真正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为他们所接受,最终成为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曲高不能和寡。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和规划虽然在于领导者,但是建设的基础却是在基层全体员工。建设企业文化依靠的是全体员工,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的享受者也是全体员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汇集集体的力量,把主要精力放在普及企业文化基础知识上。使企业文化形成于内化与外化相统一、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的群众性实践之中,内化于心,表现于行,成功于发展。
四、分析和处理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在朝夕,而是分为长期的“静”和与时俱进的“动”的辩证关系,亦即为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要形成一个开放的企业文化体系,需要做到三方面,一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是要博采众长,借鉴吸收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三是要建设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为企业员工广泛认同和自觉广泛实践的现代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体系。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宏观目标与具体操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目标导向去指引,否则就是盲目的。目标导向就是建设“强势企业文化”。目标导向确立后,便是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充实,通过好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文化有其长期不断发展、升华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措施,扎实推进,从而实现企业追求更高层次管理的远大理想和目标,全面促进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