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eng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专业应用和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探索高职专业英语的教与学,把专业英语和实际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强调能力的培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及就业服务。
  【关键词】服装 专业英语 应用能力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服装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浙纺服院政办【2014】50号)。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3-01
  目前,随着我国纺织服装外贸的日益发展与扩大,企业急需大量的既懂服装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的外贸专业人才[1];此外,伴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国际间学生交流机会增多,大量的留学生来中国服装院校及企业学习,国内院校学生亦可通过交换出国进行短中长期的学习,这都要求加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关于服装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与方法。
  一、我院实情
  1.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薄弱。我院生源一种是普高生,一种是职高生,还有一部分是提前招生及单考单招学生。学生英语水平大不相同,普高生英语水平相对最好,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词汇量,同时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而职高、提前招生、单考单招的学生大多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词汇量极其匮乏,英语基础很差,且没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
  2.在授课模式上,以理论为主且居多,实操辅且量少。《服装专业英语》以前多为纯理论课,实践比重小,仅约占总课时的10-20%,学生没能体会到学以致用在哪里。
  3.在课堂角色分配上,教师占主导,学生占被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课堂教学,重“教”以讲述式为主,对学生“学及接受”的关注度不够。老师为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及让学生多学,拼命地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4.课程的标准、教材及教学进度统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标准、教学进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会造成基础好、兴趣浓的学生学习效果好些,另外一批学生就会因基础差,兴趣低而弃学。
  5.考核方式单一。在课程结束时,仅以一张期末笔试试卷判定学生这门课程的成绩,不能全面评价出学生的真实掌握程度。
  二、我院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为突显高职办学的本质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上述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院的服装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教学方法上,以学促教,加强实践。以学促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就对学生明确好课程内容,课程结束后必须达到的能力要求,同时下发学生涵待解决的问题和任务,时刻提醒学生。其次提前一周将授課资料发给学生,资料里要有由深入浅出的问题,重点难点,达到的能力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此外推荐相关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激发兴趣后,要融入挑战“服装外贸实单,实操演练”。使学生明确用处,积极参战。实单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紧迫感、责任感。同时实单也可以把翻译理解,沟通写作综合应用起来。通过以写促学突显实践教学的优势。语言学习中著名的Swain(1985)的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假设指出:写作是一种输出,而且是一种“可理解的输出”。当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就会积极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考虑用词、语法,通过沟通的书写,使所学专业词汇得到巩固并深化。
  2.教学内容上,分方向,分层次,细化教学内容,差异侧重。服装工艺方向3+2学生,教学内容选择服装面辅料基础知识;服装分类及结构、工艺;外贸订单理解[2]。重点在于服装、面辅料基础表述;外贸订单的翻译与理解。普高三年制学生,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合同信函、E?鄄mail沟通、测试申请及各相关检验报告。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生,教学内容在工艺3+2基础上增加服装设计师、品牌、流行资讯等。重点为面辅料、流行资讯报道。结合专业设定侧重点,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例如工艺技术方向普高学生通过强化订单理解、客户沟通等为毕业后从事外贸打基础;服装设计的学生通过材料、流行趋势、资讯等的强化为其毕业后的助理设计师职位打下基础。
  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专业英语的教学形式有同学们提问,老师答疑解惑;有学生讲解,老师点评;有小组合作,同学点评;有外教、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训练与加强学生的口语及实践应用能力等。从能力本位出发,争取听说读写全面加强提高。
  4.课程考核方式,改变单一试卷考核,融入并注重过程评价。考核方式发生改变,在传统的单一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改为笔试加过程评价。笔试强调了学生的写作、拼写、理解与书面等的综合应用,是课程结束时的最后一张大试卷。过程评价是对学生的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的阶段性评价。可细分为朗读、口语交流,听力理解,课堂参与度。朗读是针对改变学生只会看,写,发音不准,强调增强学生发音、自信心而设计的。口语及听力纳入到考试成绩里是因为听是信息的输入,说则是综合利用词汇,语法规则进行的信息输出[3]。口语和听力可以锻炼和加强学生与人沟通交流、临场应变的能力。课堂参与度反应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投入度、对团队合作的重视程度,为其今后工作的职业素养打基础。课程考核占比为:笔试50%;朗读、口语交流、听力理解、课程参与度分别占10%;15%;15%;10%。这种考核方式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课程改革后的成果及收获
  将实践教学上升到主体地位,在实践中融入理论的讲解,企业实单、E?鄄mail沟通等强化了学生的学以致用;以学促学激发学习积极性,以写促学巩固和加深应用,此外角色的互换,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改变传统考核方式,采用过程加结果的综合性评价模式。
  未来,随着服装外贸业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服装专业英语课程也会成为服装专业的是一门专业核心课,必须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开发与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服装企业与社会。
  参考文献:
  [1]赵莉.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的创新——以服装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创新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2010:72-73
  [2]周爱英.实用纺织服装外贸英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
  [3]胡晓希.如何提高职业学院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科技信息,2008(3):244
  作者简介:
  于春阳(1976-),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外贸理单跟单,服装专业英语。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建立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的方法,并将其用于地基沉降预测。与简单预测模型对比,误差最小。
通过工程实例,对西部盐渍土、岩溶、黄土地基的病害进行了论述,剖析了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摘要】在教改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需要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通过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在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则能够为该学科教学落实教改的这一目标开辟新途径。本文针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
一、新课前安排“练”,承上启下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授前安排好与新知识联系较密切的练习,为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讲授“归一”应用题的复合应用题,我先安排了如下练习:(1)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做了多少套?(2)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75套,还剩多少套没做?(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中学语文老师的一块重要的责任田,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探索和做法,特别是给学生限定时间完成作文,老师精心批改,再以作文周报的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不断推进生态园林的建设,在生态园林的设计工作中,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基于此,笔者从植物配置原则入手,给出了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