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柏教授运用古方治疗腹痛病验案二则

来源 :临床医药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o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痛在早期古代文献中仅是对症状的一种描述,直至《诸病源候论》中作为独立的病名出现。《症因脉治》中记载“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1],这一定义沿用至今。腹痛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严重者可影响工作生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可有效改善病情。叶柏教授受聘于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叶师从医30余载,熟读中医古籍、擅于经方化裁。曾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为师,习得真传。笔者有幸随其抄方,有所体会,现总结叶柏教授治疗腹痛病验案二则,以供同仁品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剂量羟考酮(每日≥160 mg)在癌痛治疗中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使用大剂量羟考酮(每日≥160 mg)的癌痛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研究共设5个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AG)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为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