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弦月茶的前世今生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T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天柱弦月茶是在“炒青”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变了制作工艺,调整了制作设备,提高了采摘嫩度,变全程炒干为全程滚干,颜色变得更翠绿,条索变得更紧结,香气更浓郁。由于效率高、效益好,成本低、价格便宜,全市茶场乐于生产,全市人民非常喜爱。
  关键词:优质茶;天柱弦月;滚筒杀青;揉捻;滚筒滚干;毛毛月
  天柱弦月茶是我省优质茶,是地方名茶,在我市排名位于全国名茶“天柱剑毫”之后,但产量比“天柱剑毫”名茶高得多,因为此茶全程机械制作,效率高,效益好,广大茶场乐于生产。谈起该茶的起源,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初,我县(那时还未撤县建市)茶叶主要产于水吼和黄柏两大山区,黄柏山区普遍生产一种叫“黄大茶”的粗老茶叶,人们常以“杆子能撑船,叶子能包盐”来形容它,可见当时茶叶生产水平之低下。相对而言,水吼山区生产的“炒青”绿茶稍好一点,但与今天的茶叶比起来,仍然很差。炒青绿茶制作工艺也很简单,一般待茶鲜叶长到一芽四、五叶时才开始采摘,采回来的鲜叶稍加摊放变软后即行杀青,然后揉捻,最后在锅中炒干。那时全县最大的茶场是国营县茶场,县茶场生产的炒青质量在全县算是好的,在茶叶收购中多次得到县供销社表扬和奖励。县茶场尽管在丘陵地区,但那时人们从不计较是山里茶还是山外茶,因为是物资短缺年代,只要茶叶嫩度好一点就满足了。山里茶由于做工不好,还不如山外茶。不管是水吼山区的炒青,还是县茶场的炒青,都存在三大缺点,一是个头太大,二是颜色灰暗,三是碎末太多。
  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农业系统工作。那时,我经常随两位老同志葛子政和宋海宽一道下乡。如何解决炒青茶这三大问题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在五庙乡杨畈茶场多次做试验,分析问题的原因。实际上现在回想起来也很简单,茶叶个头太大,主要与茶叶采摘有关,因为采摘的鲜叶太大,一芽四、五叶,怎么可能做出那么小的茶叶来。茶叶颜色灰暗主要是因为茶叶在炒锅里炒的时间太长,茶叶茶汁与铁锅接触、摩擦太久,茶叶颜色肯定变灰变暗。碎末太多与采摘、揉捻和炒茶都有关,主要根源还是采摘。采摘的鲜叶过大,一芽五叶,叶子老的老、嫩的嫩,老叶和嫩叶的水份含量不一样,纤维含量也不一样,揉捻很难均匀,加压力度很难把握,叶子成条困难容易断碎。炒干时,也不好操作,要想把茶叶炒细一点,难免出现断碎,碎末就多;要想碎末少一点,炒茶时间和力度就要减量,茶叶就松散体积大。多数茶场为了追求茶叶个头小,只好加大炒茶力度,碎末就是这样产生的。茶叶碎末覆盖在茶叶表面,颜色自然变灰。
  问题原因找出来,如何在生产中解决这三大问题,我们又做了许多尝试,最后,我们大胆设想,放弃炒锅,引进滚筒,就是说杀青用滚筒,干燥也用滚筒。采用滚筒来杀青,效果出奇的好,鲜叶杀得很透,而且颜色特别翠,且均匀一致。但是干燥采用滚筒当时没有收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我们又再找原因,再想办法,最后发现主要还是采摘的问题,采摘嫩度不够。所以鲜叶嫩度一定要把关,只能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超过一芽二叶的不能采。通过采摘把关以后,揉捻再延长一些时间,并改为“轻—重—轻”的加压方法,揉后的茶条充分解块,然后进入滚筒全程滚干。滚干时,减少投叶量,这样滚筒内水汽就减少,不会闷叶。通过一遍一遍地滚干,每滚一遍,出来的茶叶都不一样,一遍比一遍好看。因为滚筒不同于炒锅,滚筒内没有炒手,茶叶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影响,全靠自身自然收缩,所以茶叶不会断碎,茶叶也不会与筒壁重度摩擦,茶叶在滚筒内受热非常均匀,颜色特别好看。茶叶嫩度越高,茶条收缩得越小,干茶条索就越紧结。当滚筒滚到7-8遍时,将茶叶出筒摊凉,让茶叶水份重新均匀分布,最后再接着滚2-3遍即成。通过这套技生产术的大胆改进,做出来的干茶达到了我们非常满意的效果,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茶叶颜色乌润翠绿,条索紧结均匀卷曲,芽尖上布满白毫,冲泡后,茶叶全部沉入杯底,沒有一根浮起,条索吸水后仍然不展开,颜色碧绿如同玉环,汤色清澈碧绿明亮,久放(12小时以上)汤色不变,兰花香气扑鼻,滋味醇厚回甜,冲泡5-6次仍不减味。这种可爱的茶叶我们后来取名为“天柱弦月”。
  自从天柱弦月茶研制出来后,我县所有茶场都乐于生产这种茶。因为这种茶不像“天柱剑毫”名茶全靠手工制做,生产效率低。但天柱弦月茶全程机械制做,而且机械很简单,只要一台650型滚筒和一台55型揉捻机即可以生产,效率高、效益好。更主要是这种茶好喝又便宜,因为机械化生产成本低,价格就便宜。全市人民特别是机关干部非常喜爱。可以说全市机关单位办公用茶全部是天柱弦月茶。机关干部除礼品茶外,自饮茶也全部是天柱弦月茶。外地游客只要尝到我们的天柱弦月茶,无不满口叫好,回家时必然要带上3-5斤,来年肯定还会托人购买此茶。由于这种茶销量极大,我市所有茶场都抢着生产,所以天柱弦月茶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由于天柱弦月茶经济效益好,个别精明老板就抢注了这个品牌,尽管品牌被人抢注,但各茶场还在继续生产,但包装必须征得该公司同意,这对各茶场经营和销售多少有一定制约,多数茶场意见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我县又诞生了一个茶叶新品种——“毛毛月”茶。毛毛月茶实际上就是天柱弦月茶的升级版,也可以说是极品天柱弦月。毛毛月茶是我县黄柏山区塔畈乡幸福茶场研制出来的产品。此茶采摘原料比天柱弦月茶要求更高,全部是一芽一叶初展,茶叶制做全部是现代化生产设备。杀青用蒸汽杀青机,蒸汽杀青比滚筒杀青更先进,颜色更美,杀得更透,效果更好。杀青后的叶子机械降温,防止闷叶。揉捻设备基本上与制做天柱弦月茶差不多,只是筒体积更一点,投叶量更多一点。干燥设备也比滚筒更先进,全程烘干。烘干机是全自动连续化的,温度调节也是自动化的。毛毛月茶由于生产设备先进,全自动化,所以生产效率非常高,一个厂满负荷生产每天能生产干茶一万斤左右。
  毛毛月茶由于采摘嫩度高,制做设备先进,制做工艺科学,茶叶品质非常好,此茶成为我市茶叶新宠。当然这种茶档次高,所以价格比较贵,成为我市人们馈赠亲友的首选礼品茶,机关干部也以能喝上此茶而感到自豪和享受。幸福茶场也因此名声大振,成为我市爱茶者追捧的对象,许多同志不远百里,不辞辛苦,翻山越岭,驱车到大山深处购得此茶。幸福茶场也因为生产此茶而成为我市最大的茶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一万多人,生产干茶近十万斤,为山区茶农增收五百多万元。
  作者简介:汪顿来(1963.11-),男,安徽潜山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名优茶制作与推广.
其他文献
摘要:经过“十二五”之后,国家在教育方面不断努力,通过贯彻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要振兴,教育须先行的理念,我国学校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质量内涵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很重要,同时教师队伍建设更新也面临着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思考与实践  一、走进新时代 肩负新使命——牢记教育使命,不忘初心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教师自身需要肩负着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是对民族差异性进行识别的一种重要途径,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产物,少数民族服饰中充满多种多样的服装艺术。在最近几年中,服装设计师越来越广泛运用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以提高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数字化服装设计对少数民族服饰元素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服装设计;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应用  0.引言  在中國传统文化中,少数民族服饰是一大重要构成内容
期刊
摘要:对于人类来说,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的相互伤害和自我伤害是同时存在的。人们可以互相帮助,和平共处,人们也会互相伤害甚至自杀。经过分析,我发现人性控制着人们所做的一切。思想、行为、习惯和性格都无法影响和改变人性和意识,它们只是人性的延伸。接下来,我们谈谈什么是人性?他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关键词: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自由意志  人性就是人的基本属性,是永恒不变的属性。它又由两个部分构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两个重要维度,即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双管齐下,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维度;协同推进;双管齐下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时刻关照时代现实要求、回应百姓真实需要、思考民族长远利益
期刊
摘要:各类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其中国画在绘画艺术史上是极具代表性的。众所周知,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精粹,是历经时间浇灌而成的艺术奇葩,它承载着我国数千年来延续的美学思想,并受到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的重视与欣赏。可以说国画的作画思想是非常抽象的,要么隐晦含蓄,要么雄伟壮阔,要么虚无缥缈。这种内在思想使中国画充满活力的意境和本质。本文主题围绕中国画的“意境”创作展开讨论,并简要分析中国画
期刊
内容摘要:敦煌石窟艺术中包括彩塑、壁画、建筑、宗教、音乐、舞蹈等,壁画是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壁画历经1600余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舞蹈文化遗产,飞天是敦煌艺术的象征,壁画中的飞天伎乐形象千姿百态,形态各异,飞天这一形象为当今敦煌舞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本文从敦煌壁画中飞天艺术形象与敦煌舞之间的关系中,探索飞天艺术形象在敦煌舞中从形态、神态、造型再到舞蹈呈现中的运用。  关键词:飞天;敦
期刊
摘要:伴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人们对艺术传播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现如今,在艺术传播下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艺术传播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所以我们更加需要重视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针对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展开深入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对策,希望以下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人员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摘要:国家形象是国际上对一个国家及民众的综合评价,对一个国家及人民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是国家一笔雄厚的无形资产。正面的国家形象能扩大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话语权,增进国家利益;负面的国家形象会降低国家的国际作用,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把国家形象发展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来年的发展,经济、
期刊
摘要:我们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园本地方课程中充分控掘“老街”主题,开设了“老街建筑队”,并创设了大型户外“老街建筑场地”及建构材料。开发“黄墩老街”为游戏线索,探索“主题情景建构游戏”模式,在生活游戏中进行游戏课程化进行探索,实践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  关键词:主题情景建构游戏;游戏课程化  问题的提出:  主题情景建构游戏课程模式的形成分两步走,一边对“黄墩老街”所
期刊
莎士比亚是世界著名的戏剧家,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并成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是由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的一部作品。在这一时期,英国处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度时期。资产阶级与王室相结盟,资本主义制快速发展,封建制度逐渐奔溃,但是这种历史进程是奠定在剥削农民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哈姆雷特》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