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水稻防卫基因pal和chs的转录特征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近等基因系材料和转基因系材料,研究了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中,水稻防卫基因pal与chs的转录特征。Northern检测结果显示,在与白叶枯病菌非亲和性互作中,水稻pal基因和chs基因的转录均受到白叶枯病菌的诱导;而亲和性互作中,水稻中这两种基因的转录均不受到诱导或只是受到很微弱的诱导。表明由pal和CHS调控的苯丙烷核心反应的启动,产物的合成,有助于增强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
其他文献
对烟草品种9种同工酶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苹果酸酶(苗期叶部1个位点,花蕾1个位点)、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苗期叶部2个位点)、乳酸脱氢酶(大田旺长期由1个位点)、过氧化物酶(旺长期
本研究首次用间接免疫ELISA方法测定了甲胺磷在水稻植株各部位,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并对稻田施药后甲胺磷因径流和渗漏而引起的流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胺磷在水
根据纯化的家蚕35K蛋白酶N末端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家蚕中肠组织cDNA库中分离并克隆该蛋白酶基因,对由DNA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存在于家蚕消化液
广东烟草花叶病毒移动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和部分序列分析(简报)王得元,刘志昕,潘俊松,王鸣,郑学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州五山510640;2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3西
以我校选育的94591、373和953863个油菜品种的花粉植株为材料,切取其无菌试管苗幼嫩叶片,将其切成1-2mm细条游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双层培养法,培养基为加有不同细胞分裂素,生长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快速检测我国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RNA4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region,IR)的变异。IR经RT-PCR扩增后得到一段长约680bp的片段,RSV7个分离物之间片段
为全面了解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我们对广东104个建制村进行了调查。现就百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对ISSR标记技术在构建多态水平很低的小麦种内指纹图谱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发现(AG)n、(AC)n、(TG)n等二核苷酸重复引物类型在小麦中多态水平最高,能将亲缘关系很近的品种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