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鑫婕的诗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f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牧猪记


  春天适合放牧
  不养羊,不养牛
  就养一只花色斑驳的小猪
  不放猪圈,不围栅栏
  放在有青草,有鲜花的地方
  放在茂密无边的森林
  他会有一身紧实的肉
  因为他随时随地奔跑跳跃
  有时候,他会撞到大树,
  有时候甚至把自己的鼻子撞疼
  这些都不要紧
  只要不要冲撞了放羊的小孩
  和砍柴的老人
  森林有其它的动物,当然也有狼
  遇到狼群的时候,他不会害怕
  他记得几千年前他曾是龙的祖宗
  最后我要送给他一把小锤子
  不是为了去砸开山核桃
  只怕时间的河流将心变成了石头
  那时他可以勇敢地砸开它

重要的事


  人生五分之一
  在半身不遂
  种花,仰天,看闲云
  却没能修炼成一只野鹤
  忘了你是如何走进这画面
  只是春季大好,不适合动怒
  两两相坐草地,你看你的无所事事
  我看我旧疾复发,疼痛的跛脚
  又忘了你是如何递过来一杆春枝
  教我倚仗着慢慢去走动
  “不仅要走,要跳,还要跑呢”
  这又是哪里折的树枝呀
  我赌气不想搭理。南风吹得脸好痒
  湿润的树枝安抚了手指的干燥
  不再管它是什么树枝
  会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早早
  早日康复的早

良药


  秋天,旧病人有顽疾
  在越来越干燥的天气里
  如被燃烧的植物,心生悲戚
  灼热。阳光投出千万银针
  胡亂扎人。在这躲无可躲之时
  你的目光穿过车辆、马路和行人
  不偏不倚地,贴在了我的身上
  像一剂膏药,使我清凉,又使我仿患癔症
  这医术不来自祖传,也并无经验可谈
  如此自然,就这么药到病除
  但是,这却并不使人生疑
  毕竟对的人开药,无需问诊

初秋,走过一条小巷


  正午穿过小巷,
  穿过两边逼仄的楼房。
  风也低低穿过。
  清洁,干燥,平静,
  带来初秋隐晦的生机。
  带来忽远忽近的甜酒香味。
  此时松林少女,琥珀凝香,
  甚至被关在图书馆外的小偷玫瑰,
  都通通消失。
  我们并不为此可惜。
  此时,我只想知道
  那棵不肯再落叶的树,
  叫什么名字。
  注:松林少女,琥珀凝香,小偷玫瑰皆为香水

打开


  如水的,除了夜色
  还有绸缎,肌肤
  还有一株百合的香味
  五指伸入夜色
  没有握住
  也没有退缩
  在雾中,被慢慢隐去了
  被隐去的还有来路
  以及水波的方向
  在冰凉的春夜
  靠着火炉,重新学习
  洗涤与缝合的手工
  我小心打开自己
  不是打开一朵百合
  打开一朵花深红的花蕾
  我打开自己
  是打开一本被反复拿起
  又放下的破损的书

油桃的悲剧


  观察一只油桃
  仿佛观察一个女孩
  说实话,没有什么比这吃相
  更显得艺术了。
  迫不及待品尝她吧
  努力寻找着香水,油画
  诗歌……一切艺术的灵感
  被咬了一半的油桃
  安静地在火炉旁发着抖
  被忽视的果核外一圈苦涩的果肉
  被忽视的过于冰冷的果衣
  被忽视的凝滞的果香
  您为什么如此偏爱这颗油桃?
  “能吃到她便是好的呀,
  她可是六月才有的稀罕物。”
其他文献
如果下雪了  像世界覆盖上面具的所有一样  我可不可以轻轻掀开  里面丰富且柔软的苔藓  一只小白羊进去  你曾经丛林茂密  大雪封山,有时候雪团滚向马路  如果下雪了  請不要指责雪不是白色的  猎人曾来过,脚印迂回  也可能是路人  岩石上落了很多雪  白羊伸出红色的小舌头舔  一只,两只,三只
期刊
一  星期四下午,食堂边的便利店,一位初中生模样的女孩拿了一瓶500ml、42度的牛栏山二锅头,然后结账。  我回想起小学课堂上造句的情景,大家肆意挥霍所知不多的词汇储备,造出一些奇怪又好笑的句子。依稀记得当时我说:“爸爸在漂亮的大花园里和姐姐结婚。”引得其他人哈哈大笑。  眼下就像是我们随意造出来的句子里才会出现的情景。造句的人完全不用担心前因后果,只管将文字排列组合再施以想象就可以开心地笑出声
期刊
他关门的瞬间,窗户被照亮了,  这是四月,雨季,偶尔有雷电,  他在两地间奔波,语言频繁地转换。  他暗感到冷,季节最后的蓝色正被  消耗殆尽,空气里一道微弱的裂痕,  安全的,没有被察觉到。磨损的痕迹  更清晰了,路灯下,他身上灰暗的  刻度,投射出长长的影子,再晚一些,  他将穿越车站,折叠时间,追赶  最后一班列车,这一系列动作的完成,  让他立刻衰老了一岁。远处的行车  打来灯光,片刻便照
期刊
有一个穿着休闲式西装的人正走在繁茂的法国梧桐树底下。这些茂盛的法国梧桐应该是在它们生长的第五年被连根拔起并装上卡车输送至此的,在它们生长的第七年,一批开着小型卡车的园林工人用歇斯底里的电锯将它们的树冠齐整地削去,只留下一根光秃秃的树茎顶着纹路清晰的年轮矗立在学校的行道两旁,偶尔有喜鹊和一种不知名的蓝背长尾鸟会在这些年轮上发动小规模的战争。鸟类基本上都不会在没有树冠遮蔽的树上筑巢,因而当年有幸亲眼目
期刊
傅元峰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坚  中国著名诗人 1.纯粹的青春  傅元峰(以下简称“傅”):于老师,您觉得《青春》办得如何?为什么乐意把自己的作品投给《青春》?  于坚(以下简称“于”):这是我青年时代就比较向往的一个刊物。我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上面发表了作品,相当荣幸。青春一直坚持着一种纯粹的文学品位,在今日文坛不可多得。对于我,发表不重要,谁发表非常重要。  傅:我们先来聊聊家
期刊
又一次离开郑州,送行的雨  简练、迅猛。三年来,  我的身体,只留下  两个地理名词的  相互磨损。新安,瘦成了  地图上的一粒光斑。我告訴朋友  昨晚我梦到一处流动的森林,  我没有抓紧它  回忆就喜剧性地朝我倾斜  我像一小块安静燃烧的封闭陆地  我渴望被某个人从外部打开  然后,将乌云远远地甩在身后  玉米地和山丘狡猾地隐退,陷入  落日的素描  “没有人能在狭小的善意里漫不经心”  请及时
期刊
她有时梦见海浪  远处的船只  在大火中下沉  她不愿说三道四  爱上沉默  一种随和的方式  她融入宁静的生活  变得安全  安全到失去感觉  她只有二十岁  却感到自己在迅速老去  习惯撑起雨伞  回到曾住过黑暗的街区  她有时想去海边  獨自一人  红灯在眼前闪烁不停
期刊
停泊在虚空中的  敌军舰艇,从梦中游泳馆的屋顶  上方,巡视一圈,  随即远离。诸多男孩中  幸存的那个,用他窄小的透明  輪廓,吸引我缄默地  游入水的景深。一如既往,保持拙劣的  蛙式泳姿,与经过反复消毒而浸没身体的  恒温水配合,以实现  对你远逝蓝色怀抱的  无限复制。苍鹤般轻盈地  摇曳、升起、  腾挪,仿佛已悄然远离  喧嚣城市和多雾草地的  全部瞬间。预感一艘终将杀掉我的巨舰,  会
期刊
放弃实质的东西  喜欢虚幻,以及扁平的身體  有光,它的生存方式  是模仿事物的形体,平静或运动  它都有通晓细节的感官  没有光,则会凭空消失  你以为它和你相似,但你却无法  了解它真实的内心  通常,它习惯沉默  像在思考,更好的去处  也不被注视,会随光线变化  将自己拉长或缩短,若感到不安时  就会进入其它影子里  ——为了活着,黑暗中  它也曾尝试,站起来  打开自己,与这个世界融合
期刊
在村庄落雪的夜晚里,  并不是所有人都早早睡去,  一间低矮的房子里,他靠着一盏灯,  把目光投射得很远很远,  山川湿滑,而目光不宜久留,  他必须靠着雪,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想起白天添酒时乖巧的小妹,  井旁盘旋的草绳,  还有林中瑟瑟发抖的花鹿,  你目光所及之处都在雪地里悄然無痕,  村庄的雪落得有多深,人们睡得就有多沉。  年轻时追过的花鹿已经眼神浑沌,  那条井绳即使断裂打结也会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