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期我承担着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两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深知应该着重于学生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培养;要注意结合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特点“按需施教、因人施教”。如何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学会所获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第一,教学思想与目标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培养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教育者所瞩目的问题。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的专业技术员,使其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
对于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社会实效,减少理论课程,多动手实践,要突出专业特色。中专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首先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功,不能好高骛远,不要贪大求全。
第二,教学实践的应用
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实施“机上教学,手把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其优点可以概括为“学得多、学得快、用得熟”,因为该教学方法,是把边教、边学、边操作的“三边”教学活动过程融为一体,使教学在计算机上同步进行。
要按“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关系,来强化“手把手”的教学效果,为此,不仅要求教师做到“三上”,即讲在嘴上、写在板上、演示在机上;而且要使学生达到“三里”,即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操作在手里,且要听的清楚,看得明白,做得正确。
第三,充分利用辅助设备
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课程,教学上基本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融入到授课当中,形成一种新型的CAI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是以使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为根本目的。除此之外,计算机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先进的工具,使用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建立网络教学系统,建立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下面就如何把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谈以下几点:
1、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性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2、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使用电脑配合投影仪,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操作,有许多应用性的软件可能不使用课件,我们知道投影仪上显示出来的画面就是操作的直观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把许多使用的方法,直接给学生们演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计算机专业中,有的时候不利用课件甚至会比使用课件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中专计算机教学发展方向
有专家曾提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目标上的应用性,人才规格上的复合性。因此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置,应打破普通教育中所遵循的传统的学科型的教学体系,,以能力形成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强调应用性,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
1、理论联系实际,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课程目标、规律和特点有充分的认识;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的基本原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效益;再则,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以现代职教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
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即理论知识为基本技能的掌握打基础、服务。 处理好系统性与实用性的关系,突出实用性,即以计算机最基本、最核心、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重。 处理好传统知识技能与计算机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既兼顾了长远发展和先进性,又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马上用到。
2、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效益
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现代经济社会价值观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也是适应我国教育资金投入有限的具体国情的现实需要,其理想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
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使高档机与低档机适当搭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师资之外,教师本身也要加强自学能力,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多动脑筋,需要不断的探索,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最有效的教法,使每一堂课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只要重视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原则,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启发学生,采用直观方法,循序渐进进行授课,便能在计算机教学上,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之目的。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教学思想与目标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培养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教育者所瞩目的问题。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的专业技术员,使其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
对于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社会实效,减少理论课程,多动手实践,要突出专业特色。中专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首先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功,不能好高骛远,不要贪大求全。
第二,教学实践的应用
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实施“机上教学,手把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其优点可以概括为“学得多、学得快、用得熟”,因为该教学方法,是把边教、边学、边操作的“三边”教学活动过程融为一体,使教学在计算机上同步进行。
要按“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关系,来强化“手把手”的教学效果,为此,不仅要求教师做到“三上”,即讲在嘴上、写在板上、演示在机上;而且要使学生达到“三里”,即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操作在手里,且要听的清楚,看得明白,做得正确。
第三,充分利用辅助设备
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课程,教学上基本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融入到授课当中,形成一种新型的CAI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是以使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为根本目的。除此之外,计算机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先进的工具,使用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建立网络教学系统,建立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下面就如何把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谈以下几点:
1、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性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2、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使用电脑配合投影仪,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操作,有许多应用性的软件可能不使用课件,我们知道投影仪上显示出来的画面就是操作的直观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把许多使用的方法,直接给学生们演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计算机专业中,有的时候不利用课件甚至会比使用课件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中专计算机教学发展方向
有专家曾提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目标上的应用性,人才规格上的复合性。因此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置,应打破普通教育中所遵循的传统的学科型的教学体系,,以能力形成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强调应用性,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
1、理论联系实际,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课程目标、规律和特点有充分的认识;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的基本原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效益;再则,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以现代职教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
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即理论知识为基本技能的掌握打基础、服务。 处理好系统性与实用性的关系,突出实用性,即以计算机最基本、最核心、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重。 处理好传统知识技能与计算机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既兼顾了长远发展和先进性,又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马上用到。
2、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效益
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现代经济社会价值观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也是适应我国教育资金投入有限的具体国情的现实需要,其理想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
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使高档机与低档机适当搭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师资之外,教师本身也要加强自学能力,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多动脑筋,需要不断的探索,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最有效的教法,使每一堂课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只要重视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原则,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启发学生,采用直观方法,循序渐进进行授课,便能在计算机教学上,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之目的。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