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克里姆林宫第一夫人”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ua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自立国以来,同西方国家不同,似乎并无“第一夫人”一说。不能说苏联历届领导人都是一些没有性别的人,也不能说他们的私生活都秘而不宣。然而,他们的私生活却无关紧要,无论对他们本人和社会来说都是如此。
  
  可怜的娜杰日达
  
  列宁尚在年轻时,人们就管他叫“老头儿”或者“伊里奇”,仿佛他身上从未有过青春的气息。是什么将他和妻子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连在一起的呢?从照片上看,娜杰日达不修边幅,头发从未精心梳理过,穿着松松垮垮的女式短上衣和裙子。她身上的女人味儿微乎其微。他们没有子女,至于说到不忠行为,列宁倒是有的。关于他的秘密情人伊涅萨·阿尔曼德,传言真实可信。据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甚至以列宁的这段罗曼史来恫吓娜杰日达,威胁说要取消她的遗孀资格,由阿尔曼德取而代之。仅此一点即可说明,领袖们对于私生活这样的概念是多么地看重。
  斯大林的私生活则要阴暗和反常得多。他同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在一起没有生活多长时间,她给斯大林生下了雅科夫这个命运多舛的儿子,便在1908年匆匆地撒手人寰,不知是死于伤寒,还是死于肺结核。革命前夕,斯大林在流放图鲁汉斯克期间,曾与一位名叫柳博芙·别列普雷金娜的16岁女孩姘居,生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夭折,另一个活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斯大林却从来不认他。1917年,斯大林开始同比他小24岁、时年16岁的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一起生活。看来,这是他唯一真正爱上的女人。当然,这是一种独特的爱情。两个子女,10次堕胎,一次,给阿利卢耶娃做检查的医生不禁脱口而出:“您太可怜了,您家里那位简直就是地道的畜生!”家里冲突不断,甚至到了拳脚相加的地步,起因都是争风吃醋,忽而是为基洛夫,忽儿是为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争风吃醋。而最终的结局则神秘而悲惨,1932年11月,在一次当着外人的家庭争吵之后,阿利卢耶娃饮弹自尽。此乃官方的说法,并非人人都相信的。
  阿利卢耶娃去世后,斯大林的私生活和他这个人,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时代一样的阴暗。“苏联第一夫人”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和整个俄罗斯本身一样,饱受他的侮辱、蹂躏,直至被他置于死地。在历届“苏联第一夫人”中,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无疑是最富女人味儿的一位。这也是命运可悲的作弄。
  
  库哈尔丘克夫人
  
  继斯大林之后上台执政的赫鲁晓夫,使业已变成大集中营的苏联生活出现了解冻。他那富于人情味儿和一帆风顺的家庭生活也与这次解冻相类似。在苏联领袖中,正是赫鲁晓夫率先将妻子领进上流社会。尼娜·彼得罗夫娜·库哈尔丘克尽管像赫鲁晓夫一样的普普通通,却是苏联历史上最先陪同丈夫正式出访的一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第一夫人”大概应当从她开始算起。据赫鲁晓夫本人说,这是米高扬的主意。在讨论访问美国事宜的政治局会议上,米高扬对他说:“尼基塔,带上家属去吧。那边可是以为我们共产党人都是头上长角、还长尾巴的怪物呢。尼娜·彼得罗夫娜会讲英语,孩子们也会。”
  
  赫鲁晓夫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于他敢于揭发斯大林,尽管这当然是奠定了他在世界潘神翁神庙中的地位的主要功绩。赫鲁晓夫的独一无二之处还在于,他已经不是独裁者了,但还不是腐败分子。没有人害怕他,他也不怕下台后受到揭发和调查。在这方面他和戈尔巴乔夫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也就是他的私生活及其家庭的魅力所在。当他一下子被革职回家时,这才发现,他居然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待到分上房子、需要报户口时,又发现赫鲁晓夫和尼娜·彼得罗夫娜竟然不曾履行过结婚手续(这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聯司空见惯)。
  有人曾试着输入“赫鲁晓夫的情人”,不厌其烦地在网上搜索,却是一无所获。贝利亚有776个情妇,赫鲁晓夫却一个也没有。总而言之,尼娜·彼得罗夫娜在各个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夫人”,尽管这个称呼和她的外貌始终不大协调。
  
  列昂尼德和维多利亚
  
  虽说维多利亚·彼得罗夫娜·勃列日涅娃和尼娜·彼得罗夫娜·库哈尔丘克·赫鲁晓娃一样,终其一生都是给身居高位的丈夫当陪衬,从未觊觎过“第一夫人”的公开地位,然而在勃列日涅夫的家中,妻子对丈夫的影响却与赫鲁晓夫家中截然不同。
  据说,战争甫告结束,维多利亚·彼得罗夫娜立刻以“将军夫人”自居,决定对自己的服饰来个彻底的更新换代,为此和勃列日涅夫大闹了一场。人们都知道勃列日涅夫本是个性情温和的人,这次却大发雷霆,他把妻子的衣服全都搂到一起,抄起一把斧子,把妻子的衣服鞋子砍了个稀巴烂。他边砍边哭,回想起不久前那场战争的一幕幕惨景。
  随着勃列日涅夫在仕途上步步高升,他对于战争期间经历的回忆看来已愈来愈少了,妻子那爱积攒的天性已不再引起他的强烈反感。维多利亚·彼得罗夫娜特意在莫斯科弄了套一居室的房子,用以存放丈夫获赠的礼品(顺便插一句,赫鲁晓夫在出访和接见中只要收到礼品,便立刻叫来国库工作人员,如数上缴)。参观这个去处成了她的一大爱好,看来是为了体验目睹宝物的乐趣,顺便也清点一下。据目击者说,许多礼品上面都挂着小纸片儿,上面写好了子女和孙辈的名字:这位体贴入微的妈妈和奶奶将公家的财物当成她私人的物品进行了分配。
  维多利亚·彼得罗夫娜大大助长了裙带风的蔓延,这也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臭名昭著的一大原因。小有名气的茨维贡将军之所以一路青云直上,成为克格勃副首脑,首先是因为他娶了总书记夫人的妹妹为妻。
  换言之,苏联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第一夫人”(因为勃列日涅夫执政长达18年之久)对于她的丈夫和被称之为“停滞”的整个政治时代都具有非同小可的、尽管是秘而不宣的影响。
  
  勃列日涅夫是否爱着自己的“第一夫人”?
  他俩是在30年代后期结婚的,战争爆发后,勃列日涅夫就有了自己的“野战太太”——前线护士塔玛拉,战后他还恋恋不舍,想与这位护士结为夫妻,只是出于对子女的爱,才无法抛下家庭。据说,勃列日涅夫当时同妻子挑明了关系:双双承认早已不爱对方。
  众所周知,与赫鲁晓夫的情况不同,勃列日涅夫对妻子的不忠行为时有发生,且乐此不疲。维多利亚·彼得罗夫娜算不上美人儿,勃列日涅夫则是一表人才,就连斯大林也早在十九大开会期间就注意到他,称赞他是个美男子。此后勃列日涅夫即时来运转,调入莫斯科,逐渐跻身党的高层。对于“相貌因素”在升迁方面的作用,他时刻牢记在心:据说甚至到了耄耋之年,勃列日涅夫还时常对着镜子慢条斯理地梳妆打扮呢。他很喜欢回首如下的往事,有一次英国女王对他说道:“勃列日涅夫先生,您是个很有趣的男人!”
  据勃列日涅夫的孙辈回忆说,香车和美女乃勃氏之最爱。他收藏的罗尔斯·罗伊斯轿车、林肯牌轿车(尼克松所赠)等等,已是尽人皆知。据说,勃氏“收藏”的美女有7位之多,打头的是上面提到的塔玛拉,押后的也是位护士,叫尼娜。勃列日涅夫在其生命的最后时日与尼娜形影不离。其间还有索契音乐厅的歌唱家安娜·沙尔菲耶娃,扎列齐耶政府官邸的侍从领班玛丽亚,巴尔维哈疗养院的护士安娜,最后还有保加利亚领导人日夫科夫的女儿柳德米拉,柳德米拉不仅妩媚动人,而且绝顶聪明,颇有教养(她在勃列日涅夫去世前一年自杀身亡,时年38岁)……
  据知情人说,妻子对于勃列日涅夫的倾慕对象均了然于心,但是都原谅了。这就是维多利亚·彼得罗夫娜·勃列日涅娃,一个具有男人性格的女人,看来丈夫用男人名“维佳”来叫她,不是平白无故的。
  
  真正的第一夫人
  
  通常认为,赖莎·戈尔巴乔娃才是第一位有一定风度、合乎时代潮流、穿着时髦得体的苏联领导人的妻子。此说不够准确。戈尔巴乔夫的“神甫”尤里·安德罗波夫之妻塔季扬娜·菲利波夫娜就穿着时髦,很有品味。
  安德罗波夫这位“隐蔽的西方派”为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做好了准备,而他的妻子则是俄罗斯真正的“第一夫人”赖莎·戈尔巴乔娃的“样本”。
  当然,赖莎·戈尔巴乔娃的力量不仅在于她不同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妻子,注意仪表,穿着打扮符合时代潮流,而不是拘泥于头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流行趋势。赖莎·戈尔巴乔娃是苏联领袖妻子中第一个上流社会女士,她一头扎进了公众的生活,感到如鱼得水。她为戈尔巴乔夫本人的形象增色不少。多亏她,苏联和其他国家的百姓第一次发现共产党总书记并不是一个没有性别的木头人,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一个男子汉。
  赖莎·戈尔巴乔娃对关于苏联领导人妻子的陈腐观念的摧毁,同戈尔巴乔夫对于同苏联有关的其他陈腐观念的摧毁一样,都是颇具革命性的。因此,全国上下起初都爱上了他们,后来则恨之入骨。后来又再次爱上,那是在赖莎·戈尔巴乔娃不幸地猝死之后。
  赖莎·戈尔巴乔娃深入民间,开创了“第一夫人”的全部行为和生活方式传统,这如今已成为俄罗斯领导人妻子的准则。在“第一夫人”的监护下成立各种社会基金会,鼓励文化活动、社会机构,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她开始,都是由她开了个头啊!她干起来有愿望,有自己的主动性,有内心的驱动,而不是因为地位要求这样做。在她之后,大家都学会了穿得有点品位,学会了在公众场合如何举止得体,然而无论奈娜·叶利钦还是柳德米拉·普京,都未能像她一样盖过西方国家的第一夫人。我们至今记得,苏美峰会上无论南希·里根,还是巴巴拉·布什均在赖莎·戈尔巴乔娃的面前黯然失色。
  她不仅成为苏联真正的、不带引号的第一夫人,而且成为世纪政治明星,比起她的丈夫毫不逊色。
  
  给身居高位的丈夫当陪衬
  
  
  奈娜·约瑟福夫娜·叶利钦娜接替赖莎·戈尔巴乔娃当上国家的“第一夫人”后,仿佛很长时间为这个角色所累,感到很拘谨,她前后用了8年的时间,总算适应了,却始终没有真正喜欢上这个角色。在此期间她的外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她不经常在公开场合露面,并未因此感到特别的惬意。问题在于她的丈夫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不同,无法预测,尤其是在公众场合,特别是在酒酣耳热之后。奈娜经常显得拘谨,看来是由于她时时刻刻提心吊胆,不知丈夫又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她真正获得解放、轻松地舒一口气,还是在叶利钦退休之后。
  然而,在叶利钦刚刚开始发迹时,奈娜善于给丈夫出谋划策。据说,叶利钦1987年被撤掉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之后,是她建议丈夫采取平民化的行事风格:开始同普通市民一样坐地铁和公交车,到区门诊部就医并同百姓一起排队挂号,到普通的商店购物等等。别看这都是不大起眼的小事,叶利钦后来声名鹊起,平步青云,均源于这些对苏联官员说来颇不寻常的举动。后来叶利钦登上权力巅峰,似乎妻子的忠告就不大听得进去了。他在正式场合的怪诞不经的行为举止,总不能说是奈娜·约瑟福夫娜一手导演的吧。
  在对待他们的前任,也就是戈尔巴乔夫夫妇的态度方面,她显得比丈夫更加豁达大度,风格更高。人们都记得,无论叶利钦本人还是其他俄罗斯高官,都没有参加1999年9月赖莎·戈尔巴乔娃的葬礼。奈娜·约瑟福夫娜却参加了。
  奈娜·约瑟福夫娜之所以没有成为像赖莎·戈尔巴乔娃那样卓尔不群和名副其实的第一夫人,而多半是继承了苏联的传统,给身居高位的丈夫当陪衬,还有一个与她本人无关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和外国媒体给“叶利钦家族”的概念加了个引号,这个词衍生出了第二层意思。在家族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俄罗斯家族式企业。戈尔巴乔夫时期,浪漫主义的多愁善感已经抛到一邊,也无须借助像赖莎·戈尔巴乔娃这样风度优雅的妻子,让西方相信俄罗斯在精神上、文化上同西方十分相近。一个靠政治赚钱的时代已经来临,为此,首先得保证权力的连续性。这次权力交接在俄罗斯分几个阶段进行,于1999年12月顺利结束。
  然而,奈娜·约瑟福夫娜已经不参与此类“家族的游戏”了。
  
  给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来杯酸奶
  
  柳德米拉·亚历山德罗夫娜·普京娜是历届“第一夫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如果不算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的话)。人们对她了解不多,只知道她是加里宁格勒人,生于1958年,当过空中小姐,1978年在列宁格勒的一次音乐会上与未来的丈夫相识,1983年结婚,1986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言系罗曼语专业,通晓德语、西班牙语和法语,育有两个女儿。
  主要是柳德米拉·亚历山德罗夫娜本人好像根本不愿意人们议论她。叶利钦于1999年12月任命她的丈夫为自己的临时代理者时,她哭了很久:如今私人生活结束了。而公共生活似乎不大能够引起她的兴趣。人们在电视镜头上看到的她,总是不苟言笑,有时甚至板起面孔,与赖莎·戈尔巴乔娃甚至奈娜·叶利钦娜不同,人们几乎不知道她笑起来是什么样以及她的音色如何。
  然而,柳德米拉·普金娜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不仅仅限于陪丈夫频频出访,她有时也单独出访,忽而前往柏林参加邮票首发式,忽而前往斯特拉斯堡参加青年代表大会,开展独立的支持和推广祖国语言的社会活动(鼓励俄语研究中心)。据说正是多亏柳德米拉·普京娜的干预,才成功地制止了拟议中的愚不可及的正字法改革。然而这一切并未伴之以任何的社会公关活动。
  她那为数不多的答记者问,基本上都是一些笼统的话,而且记者的提问也缺乏新意。例如,“您临睡前喝酸奶吗?”“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临睡前喝酸奶吗?”
  提到戈尔巴乔夫,人们可以满有把握地说,赖莎·戈尔巴乔娃是他政治命运和成功的合作者;提到叶利钦,人们可以说,奈娜·约瑟福夫娜曾给他出过不少好主意,他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听;至于柳德米拉·亚历山德罗夫娜在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那非凡的政治生涯中所起的作用,那么至今一无所知。相信有朝一日会大白于天下的。
其他文献
阿扁红人已经跑到美国打前站      阿扁再度被台北地方法院合议庭裁定延押两个月,合议庭延押的主要理由归结就是一句“有逃亡之虞”。“法务部长”王清峰也发了重话,指示检察系统与调查局,严密监控其他扁家成员,“如果再走掉一个,特侦组不如熄灯打烊。”  王清峰不客气地说,扁案逃了一个黄芳彦,等于已经让特侦组垮了1/3;现在连法院都认为扁家有逃亡的可能,绝对不可以对扁家成员的行踪再掉以轻心。  王清峰说重
3年前,美国“赌王”谢尔登·阿德尔森(Sheldon G.Adelson)身价是30亿美元,到2006年却暴增至205亿美元!成为《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有史以来,财富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等于他在两年之间,每小时赚进近100万美元财富。  坐下来跟全球市值最大的博彩集团——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Las Vegas Sands)董事长阿德尔森面对面专访半小时,这过程,等于见证他赚了50万美元。  他在《
中国一动,美国便开始紧张。虽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由于事发突然,所以并未准备好对策。焦急的是美国。  为了使1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投资多样化,中国开始出售持有的美国国债。4月份抛出了58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7年来的最大规模。因此,纽约市场即刻有了反应。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利率)猛然超过5%,创下了2002年以来的最高值。  于是,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罗伯特·基米特匆忙赶往中国,希望对方不要出售
美国环球战略网6月3日报道,俄罗斯正斥资3.5亿美元打造其位于堪察加半岛的核潜艇基地,以部署其新型“北风之神”(Borei)级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以使中国和美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二战期间,俄罗斯多数弹道导弹核潜艇都被部署在其北方,即挪威东部边境的面对北冰洋的几个基地。而且,由于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西临鄂霍次克海,东濒太平洋和白令海,因此扩建及改善后的基地必定会帮助俄新型弹道导弹核
当危机平息、经济复苏之后,英国人很快就会把布朗抛到一边,就像他们当年对待丘吉尔一样。    英国殡葬业联合会格拉斯哥分会负责人多米尼克一脸愁容,越来越多的死尸滞留在殡葬场,安息厅里遗体堆积如山,死者家属因付不起安葬和火化费而不得不把死者遗体火化的时间往后推迟。以往,家属先会自己掏出近1700英镑安葬死者,过几个周甚至几个月后才从地方公共部门申领回安葬补助费1400英镑。在信用卡神通广大的时代,刷一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它们中不仅有餐桌上的常客,还有一些是中、西药物的重要来源。中药中的石决明、珍珠、海螵蛸、昆布、海藻、牡蛎等,均来自海洋生物。  牡蛎又称生蚝,是“海产品”界药食两用的代表。它鲜美的肉是大家熟悉和喜爱的海鲜,吃法五花八门——蒸、烤、炒,甚至和酒生吃,都美味得让人停不了口。而它的壳则是一味常用中药,味咸、涩,性质微寒,归肝、肾经,具有以下功效:  1平肝潜阳 中医认为,牡蛎作为介壳类
公益捐献从来没有如今这么风行过,全球富豪纷纷慷慨解囊,但许多新一代的公益家正试图将营利事业的长处带到公益事业,让他们捐献的钱使用率更高。    在多金的名人间,公益捐献从来没有这么风行过。当今最著名的慈善家比尔·盖茨,已捐出空前的310亿美元,给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致力改善全球穷人的健康问题。盖茨夫妇也因而与同样热心公益的摇滚乐团主唱波诺一起,获选为《时代》杂志2005年风云人物。  新一代的科技
生活实例  开字了,进入初中的小婷如愿以偿地背上了和某电视剧主角一样的皮质单肩书包。但放学路上,沉重的书包压得她不得不徽微弓腰、驼背。过了几天,小婷不仅肩膀被书包背带勒出了红痕,还常常感到肩颈和腰部酸痛。小婷的妈妈称了称,发现她的书包重量超过6千克,即使大人背起来都有些吃力,更何况小婷的体重只有30多千克。  书包是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必备“装备”,随着课业内容的丰富,书包也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
从广州CBD珠江新城出发,穿过珠江,沿华南快速干线一直往南,约半小时车程,即到番禺区大石镇会江村。  因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争议,2009年岁末,这个在珠江南岸不知沉睡了多少春秋的村庄一举成名,成为大陆各媒体关注的焦点。  “番禺”、“会江”频频出现在从广州到北京的各路媒体上,在“垃圾”、“焚烧”成为腾讯网非法关键词的同时,“二噁英”又让大陆民众的化学知识得到新的提升。  确切地说,会江村“暴得大名
9月14日至16日,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在闭幕式上大连市副市长曹爱华称,一个年会参与的不仅仅是会员,是全世界;一个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是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达沃斯论坛有两个支柱,主要战场是冬季达沃斯,另一个是夏季达沃斯。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论坛的总年会每年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的达沃斯小镇召开,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年会一直在中国举办。一个小小的论坛,一个非营利机构,为何拥有如此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