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结合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工业的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系统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客观体现,而作为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件,也已经由早期简单的PLC(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发展到如今的PLC系统。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本身是属于计算机家族中的一个成员,是专门为了工业中的控制作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出现的可编程控制器也被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最初是为了取代继电器来实现逻辑控制的。随着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这种设备的功能也有了很大的补充与完善,不仅仅局限于逻辑控制,也有了其它方面的拓展。最初这种装置被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的简称相互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称为PLC。
  二、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它可以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实现控制机械或者是相应的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器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所以已经在机械制造、电力、化工、建材、钢铁、石油、轻纺、汽车、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中,国内大多数的厂家譬如复印机厂热电厂等都是采用进口的设备,三菱公司的PLC控制器、ABB公司的变频器、施耐德公司的软启动器等,因为他们掌握了高端的核心技术,其设备在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有很好的体现,但是这样的设备在技术上对使用者来说完全是封闭的,购买者只能通过技术人员学习使用方法来操作相应的设备,可是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必须求助于厂家,从而实现国外厂家在技术上的垄断,这样不仅设备的费用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
  从七十年代开始,由于计算机芯片技术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迅猛发展,其速度的性能提高的很快,往往是当一批芯片刚得到推广使用时,而新一批高速度高性能的芯片就已经产生了。但是自动化系统设备制造商和集成商却很难跟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这样就造成了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往往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购买使用的各种可编程控制器设备的开发工具软件都是和制造商的硬件系统捆绑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购买了某一制造商的PLC的开发工具软件,就只能限制在该制造商所提供的对应配套硬件上使用。如果某一工业企业购买的是不同制造商的PLC软件,那对应的就要求你的技术人员必须要熟悉和掌握不同厂家的PLC的硬件和软件,这样企业就不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如果更换成速度快价格低性价比高的第三方的PLC时,就需要重新培训技术人员,大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与此同时一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开发工具软件由于受到硬件设备的制约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与使用。
  为了使PLC软件有很好的规范,也为了避免造成经济和人力的浪费,近几年来国际上为各PLC生产厂家提供了统一的软件开发准则,而IEC61131-3国际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工业企业带来了福音,由于PLC有统一的接口和规范的程序语言,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掌握并使用,节约了资金和人力资源,提高了效率。在硬件方面,开放的高性能的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为硬件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物质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开放的PLC系统无论对于科学研究还是促进PLC行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将PLC、DCS和计算机功能融合为一体的三电一体化的DCS系统也成为今后工业过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在开放式的工业计算机系统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有一些PLC开发商,为了保证其在PLC开发工具软件上的优势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竟争力,提出了“软PLC”和“软DCS”的说法并逐步开始实施。这个想法的总的理念是开发一种能将PLC和DCS的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进行分离的设备,可以安装在各种开放式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软硬件平台上,这样既方便了使用者,也摆脱了硬件设备对制造商软件的依赖和制约。这样开放式的工控系统将逐渐成为我国工业过程自动化的主控系统,并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
  三、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前景
  未来的PLC可编程控制器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从技术上看,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到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芯片的的运算速度会更快,存储容量更大,智能性更强的优势会更多地应用到可编程控制器的生产上;从发展规模上看,其规格会向超小型及超大型方向发展;从产品的种类上看,产品的种类会更多,型号更齐全,标准更统一,性能更完美,外观更舒适,功能更完整,适合各种不同工业场合的要求;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方面来看,可编程控制器最终将和工业生产中的智能设备直接联结上网的方式进行工作是未来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将发挥着赶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已经大量采用了可编程序控制系统,由于可编程序控制器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正常工作,但同样由可编程控制器组成的教程控制系统中的实时性要求很高,这样在其设计时要考虑到很多影响因素。比如说在监控的过程中如果突然失去信号怎样解决,网络可以有断点续传的功能,但工业设备一旦失去信号造成的后果无法估计,在设备的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是不是有明显的区分,程序在编写时要简明易懂,硬件在生产时是不是尽量接口要规范,结点又不宜太多,怎样有效地解决在工业中出现的诸如问题仍然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作者单位:营口市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们对城市环境中的景观建设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水环境作为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生态保护受到重视。除此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仅是我们需要水,工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的平衡更需要水资源。但是,就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水环境保护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环境保护水平,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1.全球水资源保护
目的探讨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经关节腔穿刺+冲洗术治疗2例、关节腔切开引流、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10例.结果治愈10
苯直接羟基化合成苯酚是有机合成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对在固体催化剂的作用下,以H2O2、O2或 N2O为绿色氧化剂,苯氧化羟基化的液相或气相反应研究均取得了不同程度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可表现为散发,或为流行,二者在病的例数的表现上,并没有绝对的分界值.通常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明显表现为散或流行的,根据发病率和病例的空间分布,
鼠咬热:(Rat-bite fever),又称小螺菌感染(Spirillum minusinfection)[1].鼠咬热是一种被鼠咬伤后,病原体(小螺菌)通过伤口经淋巴管侵入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福建、
介绍了朗维LR60型自动落纱细纱长机的性能特点,并在使用实践中从成纱质量、生产效率、劳动用工等方面与国产短车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积极采用带自动落纱细纱长机是棉纺技术进
目的 寻找一种成功率高又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358例患者分氨甲喋呤(MTX)分次给药(A组),天花粉肌肉注射(B组)进行比较。结果 B组血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