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老将军张玉华 我有三个母亲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stro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南京市鼓楼区慈善协会收到了一笔5000元的定向捐款,专门用于慰问基层劳动者。捐赠这笔款项的是南京军区原副政委、今年已经96岁高龄的张玉华将军。他说:“劳动节慰问劳动者,数量不多表心意,只能优先急需者。”其实,记者采访后了解到张玉华将军自1986年离休后,20多年来投身慈善事业。用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先后向全国各地贫困群众、学校捐款40余万元。捐赠大米近两万斤,今年他获得了“中國好人”的殊荣。
  去年一年捐了20多万元
  张玉华将军1916年生于山东文登县,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1937年胶东天福山起义领导人之一,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可谓戎马一生。
  “老首长可是我们社区的大善人,一直都在做慈善,还是‘中国好人’呢。”鼓楼区颐和路社区书记凌红介绍,每年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张玉华都会自掏腰包慰问社区的困难群体,送米送油。今年张玉华获得了“中国好人”的殊荣,为此还获得了1000元的奖金。“今年3月9日。老首长将奖金作为党费献给了社区党组织,他说这钱还给国家,党和国家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凌红说。
  在社区书记的介绍下,记者在老将军的家中采访了他。虽然已是96岁高龄,但张老精神矍铄,十分健谈。“我身体好得很,每天学习、锻炼,自己洗衣服,都不需要秘书和勤务员。”张老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谈起做慈善的事,张老动情地说:“我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母,我尽心奉养老母,直到她寿终。第二个母亲是民母,第三个母亲是党母。对于党和人民,我能够做的很有限,只能在有生之年尽我的微薄之力。”
  在谈话中记者得知,张老将自己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捐给了困难群体。“从最初工资收入的20%到现在的80%,我能捐多少就捐多少。”张老说,“现在国家虽然富强了,但在温饱线以下的人还有不少,我尽我所能帮助其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是好的。”
  离休后的20多年来,张玉华的爱心捐赠从没停过。记者在网络搜索发现,关于他爱心捐献的新闻有上千条,在老家山东,他还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他的警卫员小赵告诉快报记者。张老只要在媒体上看到哪里有困难群众,就会让他取钱汇过去。“去年一年他就捐了20多万元,不仅一年的工资都花掉了,还搭上了自己的积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张老立即让警卫员小赵送一万元到社区,为灾区捐款。这一万元是他当时所有的存款,因为就在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他向沈阳、武汉等地捐款3万多元。后来又先后向温州残疾人村、六安、金寨、宁波慈善总会、厦门贫困地区等地累计捐款将近7万元。当时小赵心酸地说:“首长,没什么钱了,到月底发工资再捐吧?”张老毫不犹豫地说:“到月底救谁去,救人要救急!”
  离休后总想着发挥余热
  除了捐助困难群体外,张老虽已离休但并未真正休息。他总想着尽自己的能力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实事。“我现在有‘四为’,一为青少年下一代服务,二为在职人员服务,三为老年人服务。四为老区服务。”张玉华说。
  记者了解到离休后。张玉华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先后担任了家乡山东文登市几所小学及南京市二十九中和游府西街小学、江宁淳化小学等十几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定期去这些学校为学生们做报告。“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给孩子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还是可以的。”张老谦虚地说。
  记者注意到在张老将军的客厅中,有一个相当大的书橱,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足有上千册。“离休后,我的时间就归我自己自由支配了。每天看书读报是必不可少的。”张老说。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张玉华还经常给在职人员和老年人做讲座。“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贪污受贿、铺张浪费。所以对在职人员加强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必要的。”对于老年人,他乐于和他们分享养生心得。
  别看张玉华已经96岁高龄。但除了听力有些不好外。身体没有大毛病,生活基本自理,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说到得意处还会提高声调,跺跺脚,真是声若洪钟、地板震动。“我的养生经验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进行过交流,还上过报纸。”张老说,现在他没有配秘书和勤务兵,衣服自己洗,材料自己写,还能在院里的小菜地种种菜。
  记者在张老家中看到,这几年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情况很多,写的材料有厚厚一大摞,不少部门还给他写来感谢信。张老将这些“回报”看得很重,特别是一些他资助过的学校的孩子逢年过节会来看他,让他很高兴。“我看着他们为我唱歌、跳舞,和我交流,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张老说。
  张琳据《现代快报》陶维洲
其他文献
诺罗敦·西哈努克在接受《我的中国心》栏目采访时表述:为了保持我的尊严,他们给了我一切必要的东西,金日成也是一样。他为我建造了一座非常好的宫殿,并且配备了服务人员,给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但是你知道,这种跨越国界的友谊是何等珍贵……  西哈努克曾被称为“小国伟人”  1958年,时任柬埔寨首相的诺罗敦·西哈努克,和中国领导人共同发表联合公报,宣布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周恩来特别指示中国驻柬大使王幼平,
期刊
对于很多80后来说,83版《聪明的一休》牢牢占据着他们的童年。《聪明的一休》真人版近日宣布开机,对此中国的一休迷们欢呼雀跃。除了一休的聪明智慧外,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休那清脆甜美的声音,但很少有人知道国语版一休的配音演员、前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演员李韫慧为一休醋时已经41岁。如今她已年近古稀,经过记者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近年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的李韫慧终于敞开心扉,讲述自己与一休哥的不解情缘。  为一休献
期刊
南昌有“英雄城”的美称,在快乐老人全国巡回聊天会(南昌站)上,8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华有智是位“重量级”人物,他第一个翻译了毛主席对上甘岭战役军事总动员的绝密电报,也曾经利用情报屡建战功。日前,他披露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上甘岭战役中奋战八天八夜  1951年10月,在东北军事基地集训的华有智被一纸调令派往朝鲜作战,分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后勤部某分部,从事情报翻译工作。  华老回忆,1
期刊
近来。曾经的央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倪萍分别亮相各地卫视综艺节目。因在节目中形象大变,惹来观众一片争议之声。  离开了央视这个平台,赵忠祥和倪萍又重新出山,由于资历、人气还在,所以他俩成为各地卫视争抢的主持人。但无论是赵忠祥复出加入《舞林大会》。还是倪萍坐镇“达人秀”,口碑都不如前。  倪萍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知心大姐”。此次亮相江苏卫视《脱颖而出》却形象大变,在节目中一改往日的温情风格变身麻辣面试官
期刊
惊悉学姐张瑞芳日前驾鹤西去,不禁泪流满面。回忆起这20多年来和瑞芳学姐的会面、亲切交谈,互寄书信以及瑞芳学姐那爽朗热情的话语和音容笑貌,历历如在目前,不禁感叹我们又痛失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大师。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北京电视台拍摄了20集大型文化纪录片《百花》;为此访问了多位60年来为革命文艺做出过不凡贡献的老艺术家,其中就有我的大学姐、电影艺术家张瑞芳。瑞芳学姐当年已是91岁高龄,正在医
期刊
这是一个开国中将的遗孀与50余名寒门学子的故事。默默资助贫困学生18年,92岁的刘迪老人如今最满足的就是坐在窗下,捧着100余封受助学生的来信慢慢看。虽然,那些孩子们都不知道信的那头,寄钱来的好心人是谁。  刘迪,开国中将、原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李成芳的夫人。她曾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1983年离休,现享受副省级待遇。  1994年起,刘迪每年都会拿出一个月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18年来从未间断,
期刊
面对媒体,张丰毅的低调是出了名的。参加新闻发布会,面对众记者的提问,他总是惜字如金。一次,一位记者采访张丰毅,问他这次获得的是什么奖,他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是“编剧奖”。该记者觉得不对劲,忙问:“你是演员啊,怎么可能获编剧奖?”“我是故意这样说的,就是为了让你上当啊。”张丰毅一本正经说道。  又,张丰毅虽然年过半百,但看上去比许多同龄人年轻,尤其是身材一点没走样。有人问他:不少原来的青春偶像,几年不见
期刊
眼睛是人体最脆弱的组织,它极易遭受外界各类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眼睛的免疫力逐渐降低,外界的毒素就会在眼表层聚集,形成一种腐烛性极强的眼毒,这时暌眼睛就发干、痒、痛、发红流泪、怕光等等。外眼毒的流窜性极强,如果不及时清除,会随着眼部循环进入内眼,形成内眼毒。内眼毒一旦阻塞眼内的营养排毒通道及房水循环就会导致眼压升高,眼组织失养,眼内的毒素瘀积,会造成视神经萎缩,眼底病就会发生了。比如
期刊
由于自己喜好书画。接触了许多国内著名的书画家。通过近几十年书画的收藏,对中国书画作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中国传统文人,讲究的是诗、琴、书、画。这四部分内容综合起来都是用来表达意境和情怀的。除了诗、琴之外,书和画都可看成是意境的表达,也就是说古人的书和画都是用来写意的,与诗、琴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能欣赏到古人画上配诗。诗边配画的许多作品。因此。古人的诗、琴、书、画是不可分割的意
期刊
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贵北京十余万人明显受益  不久前,调查数据显示,135000北京市民正在服用藏达牌冬虫夏草并明显受益。最新数据统计,又有30000多人购买服用藏达冬虫夏草,截止目前,已达16万余人。冬虫夏草防治多病效果神奇可谓家喻户晓,只是由于极其珍贵稀有,人们少有问津,而今天,名为藏达的冬虫夏草却被京城市民所青睐,并竞相购买服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不像传说的那么贵,吃一个月才几百块钱,都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