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的接管行为与私人收益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usni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实现全流通,控股股东频繁争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且在接管事件中由原来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演变为对上市公司和股票价格的双重控制,从而有可能获取更多私人收益。对于控股股东“隧道行为”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可以从接管溢价收益、操纵股份收益和经营期间的转移收益三方面进行测度。规范控股股东的接管行为,需要完善所有权结构、法律、法规、媒体监督、产品市场竞争等要素。
其他文献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好氧条件下能创造缺氧微环境,出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实现持久稳定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研究TDO、C/N、温度和pH对SBBR同步硝化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MPEGA)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均聚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一类新型疏水缔合型聚合物P(MPEGA-DMAEMA),采用FTIR和^1H NMR表征新型聚合物的化学
近些年,随着工业产业的大力发展,管道的运输工作发展迅速,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压力管道的防腐检验工作存在许多漏洞,因此,对压力管道检验工作进行深度分析,对其原理和检测方法
[摘要]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会对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支持系统等施加影响,从而产生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这两种效应都通过竞争、示范联系、人才流动等途径产生,只是作用方向相反。实证结果表明,竞争途径的正向作用比较显著。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研发机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但是由于跨国公司来华进行研发投资的目的与我国的科技战略并不一致,所以这种带动作用不但不会自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