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地区夏甸金矿床构造蚀变带元素质量迁移与Au沉淀关系研究

来源 :西北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甸金矿床是胶东招平断裂带内典型金矿床之一,金成矿作用与围岩蚀变关系密切。根据岩石结构构造和蚀变矿物含量,将夏甸金矿床围岩蚀变依次划分为:断层泥带、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弱碎裂化糜棱岩带、碎裂化黄铁绢英质花岗岩带、碎裂化花岗岩带和正长花岗质碎裂岩带。通过对蚀变带蚀变矿物含量和Au含量分析,认为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是主要Au赋存带。选择相对蚀变较弱的X652-550-9样品为标准样,Y元素为守恒元素对黄铁娟英质碎裂岩带进行元素相对迁移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SiO2、Al2O3、Na2O和K2O迁移量较小,而LOI、MnO、P2O5、TiO2和MgO整体具有迁出的趋势;活泼元素(Au)在靠近主断裂F1迁移量较小,而靠近F2断裂迁入量显著提高,说明流体具有沿着主断层带(F1)对斜长花岗岩进行改造的特征,并且在整个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内各元素基本达到均一化,显示流体对围岩改造强烈,这与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这一事实相吻合。
其他文献
基于2013年常州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利用偏度方法逐网格识别和去除地物杂波。结果表明:地物杂波具有高的反射率分布,为负偏度;非地物杂波则呈现较低的反射率分布,为正偏
研究树形图案在中国民间美术样式中的隐喻意义,可探寻树形图案在中国民间民俗艺术中的特殊作用。结合民俗传统,以民间艺术作品实例为切入点,探析树形图案在中国民间美术中的
21世纪,农民经济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快速提高,农村生产力在合作组织中得到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农业、农民中取得了空前的绩效。
利用湟水乐都水文站资料建立洪峰流量序列,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分析序列的趋势,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识别突变点,应用Morlet小波分析序列的周期。结果表明:①乐都站1956
目的探究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肾移植术后镇痛镇静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拟行肾移植
底格栏栅坝是一种适应于河床较窄、水深较浅、河床纵坡较大、河流大颗粒推移质多、取水量较大、修建于山溪河流的取水工程。以某水电站工程的取水头部为例,论述首部枢纽布置
分别拍摄于80、90年代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青春祭》、《云南故事》相较于建国十七年时期的同类影片,可谓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对云南边地的想象性建构,其中也体现出对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