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为何深得雍正器重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卫在户部工作时,负责钱粮收缴工作。当时有一位亲王分管户部,要求每收钱粮一千两就加收平余十两。所谓“平余”即是各地在征收赋税中以加派、加征的份额解送给户部的,亦称“余平”“随平”。李卫觉得催缴难度极大,在多次劝谏该亲王建议取消平余无效后,他索性弄了一个大柜子,在上面写上“某王盈余”几个字眼,放在户部大厅,把该亲王弄得非常难堪,使其不得不停止加收。李卫因此而声名鹊起。
  雍正曾对臣下高其倬谈及李卫,说“此人但取其心地”,意思是说李卫才力不够,可见雍正最初对李卫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李卫的表现虽然有许多粗狂和张扬之处,但其政绩表现却让雍正感到非常意外,于是,雍正屡次对其提拔重用。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从云南道盐驿道一职擢升为布政使,雍正三年(1725年)任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受命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1727年)任浙江总督,雍正十年(1732年)任直隶总督,直至辞世。其升迁速度令同僚侧目。
  雍正在栽培李卫的问题上曾大费苦心,二人频繁的文字往来有时更像是雍正对李卫的“远程教育”。雍正曾在朱批上对李卫说:“尔为人刚直,居心莅事忠诚勤敏,朕所深知,但防太过,莫患不及。凡百处加详加审,方无鲁莽之失。”在众多官僚中,雍正为何对李卫如此偏爱?其主要原因在于李卫与科举出身的官员相比更加敢想敢干,执行法规毫不手软,在复杂的特殊的岗位上敢于铁腕出手,且卓有成效。另外,雍正看重的一点是,李卫曾为雍正的家奴,出身非常简单,与朝廷任何党派毫无瓜葛,是因工作出色而被选拔出来的官吏。
  康熙晚年,盐政废弛,多年来遗留的各种后遗症大爆发,各地产生了大批垄断盐政、官商勾结、带有黑社会色彩的利益集团。李卫在云南弹劾了大批涉案官员,还大力整顿云南盐政,并在浙江打击了大批黑社会盐枭,深受雍正欣赏。正因为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办事、敢办事的官员,雍正就比较担心李卫的行为会招致官场不满,因此多次告诫李卫要“谦能”待人,避免“以气凌人之咎”,但李卫恃才傲物,对同僚粗鲁无礼的毛病还是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参他的奏折上说他称呼总督高其倬、巡抚杨明时为“老高”“老杨”,还说他在出行的牌子上写着“钦用”二字,偶尔还接受他人礼物。雍正在给李卫的批示中曾这样批评他:“嗣后极宜谦恭持己,和平接物。川马、古董之收受,俱当检点。两面钦用牌,不可以已乎?是皆小人逞志之态,何须乃尔!”李卫在奏折中向雍正保证:“不敢任性,亦不敢委蛇从事。”意思是工作中不敢任性胡为,也不敢敷衍不负责。雍正很赞赏他的回答,同时又进一步劝他要注重提高个人涵养和文化素质,别动不动就骂人爆粗口,凡事从小节上注意,等等。
  李卫虽然是个大老粗,但是他非常聪明。袁枚曾记录过他处理文件时的神采,说他从不看文件,就让手下人念,不合意的地方随口就能纠正,非常复杂的文件经他一改,变得条理通畅,以至于“雖儒者文吏,皆心折骇伏,以为天授”。
  雍正曾不吝热情地赞美李卫,说他“尔乃国家伟器”“乃成全圣祖之是也,豈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
  李卫身体不好,甚至多次吐血,雍正不仅送给他药物,还找人给他看生辰八字,可见对他不是一般的关心。
  有一回,雍正要臣下尹继善评价一下他最喜欢的三位总督:鄂尔泰、田文镜、李卫,问他三位模范总督中最该向谁学习,尹继善想了想非常巧妙而又生动地说:“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大局好,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也。”雍正听了哈哈大笑,认为他说到了点子上。
  摘自《黄河黄土黄种人》
其他文献
胜与负  我猜对了结果,但没有猜对过程  这是世界杯让我着迷的原因  也是生有可恋的最大诱惑  人生也有加时赛甚至点球决战  胜负或输赢已无关紧要  我在意的是,其中的惊喜和悲伤  无论过程如何圆满或坎坷  上帝都会给你一个结果  眼镜  这是一扇窗口  离我的心灵最近  它使远方更加清晰  辨识身边之物与我一同衰老  唯有面对汉语,我要摘下它  它倦于夸张和虚假  我要不停地调试更高度的面具  
期刊
我住院一連串检查后,基本排除了恶性肿瘤,而邻床的他确诊为肝癌晚期。我四十有五,他年逾七十。我是公交司机,自然住三人一间的普通病房。他是老领导,从探视者嘴中得知,曾任大学副校长,厅级干部,因单间病房紧张又拒绝他人为他腾挪床位而住进了普通病房。我轻度失眠,时不时辗转反侧,他深受病痛折磨,注射了吗啡才得浅睡,深夜里,我们相互聆听对方的呼吸。我现已停药,留院观察,他形销骨立,浑身插满了管子,数度发出病危通
期刊
考试刚刚结束,成绩尚未出来,是学生一族最心无挂碍的时节。趁此良机,我赶紧带身边的小朋友们去看电影《神秘巨星》——才看了五分钟,就被我命名为《唱歌吧妈妈》。身边一个小朋友说,也可以命名为《人间界之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里心存音乐梦想的少年,在亡灵世界解开家族几代人的心结,获得了所有长辈的祝福后,才大发异彩。《摔跤吧爸爸》里的父亲,借助女儿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改变了女儿的命运。《神秘巨星》
期刊
号子,其实就是歌。  船民号子,那就是船民的歌。如江河一般奔放,如湖水一般清澈,如土地一般芬芳,如天空一般晴朗。  最原生态的歌,应该是号子。  我甚至以为,盘古开天地的第一首歌,是从号子开始的。号子诠释了人类最古朴最原始的声音,一个音节“嘿”,两个音节“嘿哟”,到三个音节“嘿哟嘿”,多么富有磁性,富有质感。是劳动激发了号子,是号子创造了歌。  试问,宇宙间还有什么歌曲能比号子更加壮美呢?  号子
期刊
小陈是个工程师,他所在公司在业界小有名气,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份工作,但有些事情却让小陈很不愉快。比如,因为公司还处在发展初期,管理有点混乱,老板经常会临时做决定、改计划。  最让小陈受不了的,是老板只考虑先把客户“拿下”,先收到钱再说,至于有没有能力解决客户的问题,以后再想办法。  在这种环境下,抱怨就成了小陈的习惯。有同事劝过他,可他就是控制不了。直到有一天正在抱怨时,听到老板对他说,“你要是觉得
期刊
伊文娜是荷兰一家老人院的护工,因为父亲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即老年痴呆症),她不得不辞职回家照顾患病的父亲。尽管她每天小心谨慎、细致入微,但父亲最后还是意外地走失了。那段日子,伊文娜发疯般地寻找,但最终寻回的却是父亲冰冷的尸体——父亲死于一场车祸。  想到父亲的惨死,伊文娜伤心欲绝。悲痛之余,伊文娜想到还有很多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老人正面临与父亲相同的处境。于是她决心开办一家专门收留患有阿尔茨海默氏
期刊
如今,手机、电脑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那么,假如穿越回古代,在没有任何电子产品的古代,我们岂不是会无聊到极点?还真不是,古人的娱乐方式,比你想象中丰富得多。  公平而论,古代人的娱乐生活不能说比现代人更丰富,但相比现代都市上班族而言,有一点优势是现代人无法企及的,那就是闲。  但农村里的闲汉,城市街头帮闲的混混,都不算会玩。因为他们还缺乏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有钱。有钱又有闲,正是富贵闲人,才是贾
期刊
直到30岁,她才结了婚。却没有期待中的幸福,因为,这个男人笨拙、寡言、穷,和她理想中风度翩翩沉稳潇洒的男人相差万里。  她曾遇到过优秀的男人,才华横溢,儒雅舒展,而她,亦是美丽而富有才情的女子,自然是配得上他的。只是,当她在那场意外的车祸中失去行走能力之后,男人便逃之夭夭声息皆无。心,从此便凉了,爱,早已从她的字典里划去,剩下的,只是生存。所以,当他在她面前紧张地搓着双手,结结巴巴地说“我,愿意…
期刊
在餐馆用餐,店家端上油焖鞭笋一盘。座中有一客人,尝之后称,这鞭笋产自黄泥中,他言之凿凿。叫来店主对证,老板听了此客的说法,连说正确,这些鞭笋确实产自店主老家的竹林里,那一大片竹林地就是黄泥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客说,鞭笋之类的泥中珍味,有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口味。鞭笋要有最好口味,最好生长在砾石黄泥中,有砾石,鞭笋需要“挣扎”着生长,根茎粗实而有劲道,肉质细腻而扎实。若又有黄
期刊
说到妇女之友,必须要提一个人,他就是唐代诗人罗隐。  作为一个雄性动物,据说他已经丑出银河系,曾把粉丝吓退;作为一个高考生,他也很悲催,连续考了10多年,年年落榜。但他是一位披着愤青外衣的真相帝。  罗隐喜欢刷知乎泡豆瓣,没事儿给历史类公号写写文,写文的时候,特别喜欢为女人打抱不平。比如,他曾经为西施疯狂打call。西施是越国美女,据说美得跨越了物种。在小溪边洗衣服时,鱼儿见到她居然忘记游泳,沉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