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媒体对美国波士顿爆炸案报道的框架分析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xxf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波士顿爆炸案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结合报道文本进行话语分析,通过对两大媒体报道的主题、基调、内容、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观察两报在报道框架以及风险传播机制上的差异。
  【关键词】《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波士顿爆炸案框架分析风险传播
  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发生连环爆炸案。作为美国在“9·11”事件后发生的最大炸弹伤亡事件,《人民日报》华盛顿16日电便将此事性质表述为“残暴和怯懦的恐怖主义行为”。而《纽约时报》在报道一开始,称总统没有称这起袭击是恐怖主义行为,但一名要求不具名的白宫官员后来表示,“像这起事件表现出来的情形,显然都是恐怖行为,都会被当做恐怖行为来处理。”可见,两者存在报道冲突,存在不同的报道框架。
  本文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两家以严肃报道著称的权威报纸为例,通过对波士顿爆炸案的报道内容分析,探究中美报纸报道的框架差异及成因,以及对当代中国媒介报道的启示。
  一、波士顿爆炸案报道对比
  1、报道媒体选择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为中国第一大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她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为我们党团结帶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①最能代表中国官方和媒体对波士顿爆炸案的整体态度。
  《纽约时报》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日报,在全世界发行,有相当的影响力,美国高级报纸或严肃刊物的代表,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②拥有162年历史的《纽约时报》坚持 “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不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宁可牺牲新闻的时效,也要保证新闻真实的传统,历来为新闻业同行称道。
  笔者以2013年4月15日事故发生至5月3日《纽约时报》发表《波士顿案的策划经过》为研究时间段,对比两报议题框架。
  2、报道主题
  本文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对波士顿爆炸案的新闻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③,其中《人民日报》11篇以波士顿爆炸案为主题,《纽约时报》30篇。两报报道主题各有侧重,显示出不同媒介形式下的框架差异。(见表1、表2)
  基于上表与中美报道统计,笔者制作表3分析中美的媒介认知呈现。
  由表3,能明显看出中美媒体的报道经历了“预热期”“高潮期”“衰落期”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纽约时报》除了一贯对各个国家发生爆炸事件的态度和对策外,中国女留学生的报道占较大比例。而《人民日报》中国官方的声明,中方认为波士顿爆炸案已不再是简单的新闻事件,是与政治、外交紧密联系的恐怖活动。
  随着事态演化,美国政府的声明与行动是否一致,越发引人注目。《波士顿,一个城市的灾难与力量》、《波士顿让中国又多了一个失独家庭》的反思,显示对此类爆炸案的忧患意识。《人民日报》中反思文章有两篇,《“被遗忘”的恐怖袭击》和评论《反恐需内外兼顾》中写道“将反恐重心由境外转向境内防范,并不能有效解决美国面临的恐怖威胁问题”“采用什么方式来增进美国安全,以及如何推进国际反恐合作”,相较于《纽约时报》的反思,更深入,击中要害。由于意识形态和媒体价值观的影响,《纽约时报》的反思集中于城市在爆炸案中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影响,却忽视美国的反恐与加强世界合作方面的议题。
  从报道主题上看,《人民日报》代表的中国媒体更具有全球化框架,《纽约时报》显示出风险呈现与政治回应相结合的框架。
  3、报道倾向
  正面报道是对先进人物、事迹的经验成就报道,是赞扬;负面报道是对社会进步具有阻碍或破坏作用的事件的报道,是批评;中性报道则介于二者中间或无明显褒贬偏向,仅陈述事实本身,是平衡报道。
  《人民日报》的正面报道有3篇,与总篇数之比为0.27;负面报道有1篇,与总篇数比为0.09;中性报道有7篇,与总篇数比为0.64。《纽约时报》的正面报道有2篇,与总篇数比为0.07;负面报道有8篇,与总篇数比为0.27;中性报道有20篇,与总篇数比为0.66。
  《人民日报》正面报道多,《纽约时报》负面报道多,这反映了中国媒体重宣传的传统,亦反映出美国自“扒粪运动”以来,媒体充分发挥揭露丑恶、监测环境、监督政府的传播功能,倾向以负面新闻吸引读者注意力。
  4、关于中国女留学生的报道
  由表1、2可知,《人民日报》除政府对遇难留学生的抚慰外没有专门的报道,《纽约时报》有四篇中国女留学生的报道。鉴于吕令子事件是波士顿爆炸案反思中美媒体媒介素养差异的争论焦点,探讨分析在吕令子事件中出现报道数据与舆论想法悖论的原因,更能比较两报的报道倾向。
  《人民日报》4月18日在头版中讲到“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造成我国一名留学生不幸遇难”的事实,19日报道是这样的:“记者在波士顿大学看到,已经有人为遭遇不幸的校友摆放了鲜花……但出于对遇害同学的尊重,她不便透露更多信息。”21日才首次出现遇难者姓名,“中国留学生吕令子家人抵达波士顿罗根国际机场”。而《纽约时报》19日报道了《吕令子家人的公开信》一文,在这之前18日《中国遇难留学生名字公布,从此波士顿成伤城》中谈到社交媒体带来的伤害以及华文媒体的报道,报道称“死者家属和波士顿大学中国留学生会都曾先后明确表示,希望媒体不要曝光她的姓名,但有至少20家华文媒体很快刊登出了女孩的名字”。“17日上午,在最终获得遇难者家属许可下,波士顿大学公开了她的名字”,美国媒体显示自己尊重人权与自由的传统,却在之后22日与23日依旧对吕令子进行详细后续报道,显示与报道并不相符的相悖行动。
  对吕令子事件,《人民日报》能在报道一开始避免透露姓名,其人文关怀与传者的报道素养值得称赞。
  二、《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两报报道特点
  “框架的正面意义固然在于协助人们思考或整理迅息,但另一方面,框架也成为人们意识形态或刻板印象的主要来源,‘框限’了主观认知世界的活动,具有负面效果。”③这是“框架”反面的内涵。潘忠党认为“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就是他(她)们的“框架”④,因此中美两国的报纸在报道中受框架理论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报道框架。
  《人民日报》从始至终认为波士顿爆炸案属于恐怖行为;而《纽约时报》倾向于将各种事实及过程呈现给读者,循序渐进,随事件变化而逐步报道。两报报道比较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纽约时报》的新闻源和消息源多于《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4月17日《“这一幕让我们想起噩梦般的‘9·11’”》是它最为详实的报道,涉及波士顿知名软件公司吉恩·戈特、美国东北大学学生海根斯、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9个消息源。而《纽约时报》每个新闻报道都涉及多个方面的消息源,像《美国警方征集波士顿爆炸案线索》一文中麻省总医院的医生、法医专家、奥巴马总统、FBI波士顿办公室的特工、反恐专家、坎贝尔的祖母等11个消息源,这还不包括高级执法官员等多次出现的“代指”性消息源。《纽约时报》消息源渠道更多,从理论上讲,报道就越客观公正,越有说服力。
  2、两报的不同主题框架反映了不同的视野
  《人民日报》呈现民主主题框架,《纽约时报》呈现科学主题框架。《人民日报》在《“被遗忘”的恐怖袭击》中援引索马里、伊拉克、巴基斯坦的恐怖袭击,发出“如何获得同样的信心和乐观”的疑问,侧重对这一事件加以延伸,引起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注。
  《纽约时报》则充分利用新媒体、高科技对案件进行追踪,《波士顿爆炸案中的科技救助》、《波士顿嫌犯落网始末》等报道,着眼于本国的灾难与力量,进行自我反思,但未将其联系整个世界的格局中考量分析。
  此外,《纽约时报》标题更吸引人,较《人民日报》具有更加鲜明的形象性。
  总之,在对波士顿爆炸案报道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两报不同的报道框架,并呈现了不同的风险框架。我国媒体应思考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传播,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形成风险社会与媒介化社会中“风险传播”的视角,提升传者与受者双方的媒介素养,积累风险社会风险传播经验。□
  参考文献
  ①http://www.people.com.cn/GB/
  50142/104580/index.html
  ②维基百科
  ③刘泽江,《新闻框架理论探析》[J].《大学时代》,2006(3):25
  ④高芳,《简析框架理论》[J].《青年记者》,2008(6)
  (作者: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011级本科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领导人形象是政府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事件的相关传播活动是一次政府形象传播的创新尝试,信源、传播过程、传播效果都与以往显著不同。本文从“传播流”视角,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此事件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和“影响流”走向,梳理出政府形象传播的新思路。   【关键词】政府形象传播流信息流影响流  政府形象传播是近年来新闻传播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
除了卫生纸,A4纸是人们用得最多的纸,打印资料、复印文件、折千纸鹤……常用到这种纸。你知道吗?A4纸里藏着不为人知的数学奥秘呢。  A4纸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纸规格。A系列的纸张规格特色在于:A0、A1、A2、A3、A4、A5……所有尺寸的纸张长宽比都相同,A0纸对裁后得到2张A1纸,A1纸对裁后得到2张A2纸,依此类推。这使得A系列的纸张非常好用,画在A4纸上的图画可以等比例放大到A0海报上。手边只
【摘要】 XBRL自2011年以来已经在美国被要求在所有的上市公司强制执行,而且XBRL在中国也被要求按照财政部公布的名单强制执行。从传统意义上的一般目的财务报告,到ERP软件中的财务报告视图,再到依照XBRL编制的财务报告,会计语言发生了一次次的嬗变。会计报告的生成方式、会计报告的媒介、会计报告的格式乃至会计报告的标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以会计语言的变迁为主线,阐述了会计语言变迁的环境、动因
【摘要】本文在明确区域形象概念的前提下,探讨媒介与区域形象的关系,浅析省外与省内媒介中的甘肃形象,以期为改善甘肃媒介形象,增强其软实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形象甘肃媒介形象  一、区域形象概说  区域形象概念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兴起了“再造政府”、“重塑政府”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而政府形象、地区形象都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目标而提出”。长春理工大学葛敬豪、郭江天认为
我孙子上七年级了, 晚上睡觉时经常磨牙,不但影响孩子休息,也影响孩子的健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江西九江 刘康宏  磨牙是指咀嚼肌发生无意识的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牙齿发出咯咯响的咀嚼运动。   磨牙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消化功能障碍  (1)如消化不良,晚饭吃得过饱,或临睡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样睡觉后可能刺激大脑的相应部位,通过神经引起咀嚼肌持续收缩而发生磨牙。这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可见,国家对弘扬社会正气和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居民个人诚信记录在未来不仅会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也将会影响到个人职业发展等更多方面。  诚信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优秀品质。早在《礼记·祭统》
编写程序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并能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提高。现在有很多图形化编程软件可供小学生学习编程使用,基本都是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青少年从图形化编程入门,通过学习编程轻松创作出奇思妙想的游戏、软件、动画、互动故事等作品,全方位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任务拆解及组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让他们成为有思维条
【摘要】本文依托新闻框架理论,采用甘姆森(Gamson)媒介包裹的概念操作对《人民日报》与《新京报》关于转基因食品三年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两报在此议题中除了发挥一般媒体的社会热点信息告知功能,更着重引导受众了解关于转基因的专业知识和我国相关政策,力求营造一个理性科学地看待转基因食品的舆论环境。通过议题框架建构形成三种说服模式:国家职能部门严格审批程序保证转基因入市的正当性,专家以科学知识为转基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在抚触到时代气息的同时,也感觉  到  了新课程提出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探究式实验的创新和开  发,从而构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  学习。新课程充分凸现“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提醒教师在物理  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积极
浙江永康市:全面推行区域党建联盟建设  王灿灿 孙俊  浙江省永康市全面推行区域党委、商圈党委、产业链党委等区域党建联盟建设,不断深化“党建 社会治理”,实现了区域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构筑覆盖广泛的组建体系。按照“便于资源共享、便于活动开展、便于管理服务”和“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做到因地制宜、按需而建。目前,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企业联建、总部联盟等形式,全市共建立区域党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