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是培养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的态度及实事求是的精神的途径。我们在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 安全
  一、重视实验前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实质是实验安全的保证。实验室发生危险事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一些实验事故,是学生有意制造的。例如学生出于好奇,小苏打和浓硫酸反应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故意加大小苏打和浓硫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会冲开胶塞,喷出酸液。如果这样,就会发生烧坏衣服,腐蚀操作者手的事故。
  我们教师只要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学生实验前先充分准备 ,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实验 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保证实验教学工作顺利 、安全地进行。
  二、教材应当适当增加安全方面的内容
  加大实验改革力度应当从教材入手,教材是教师施教的依据,从我国现行化学教材来看,学生实验的编写一般是由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等几部分组成。我认为应当适当增加安全方面的内容。例如:14mol/L NaOH溶液的腐蚀性很强,取用时要戴手套。;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很危险,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在氯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如制氢气、乙烯、乙炔等时实验时一定要在通风厨中进行。实验完成以后应该有废液、仪器的处理方法:"废液倒入标有废液的烧杯或瓶中。溶液用水冲入下水道。保持工作台面和天平周围的清洁。通过极尽详细的要求安全措施及回收处理方法,再加以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实验胆气和实验效果也许会好一些。
  三、教师应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
  新一代的年轻人是有理性的一代,他们的科学意识和民主意识较强。他们不盲从,因此命令只会使他们反感;他们更相信科学,自主意识较强,希望得到尊重。例如划火柴,不少学生点燃酒精灯要用三四根火柴,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点酒精灯。究其原因,主要是怕烧着自己和方法不正确,有的是不敢用力划,有的是手握得太高,有的是往里划……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实验,课题就是如何保证每一次都能将火柴划着。学生结合物理的杠杆原理等知识,通过讨论、实验,迅速掌握要领。
  四、教师言传身教, 做好安全示范
  现行教材中有少数实验因存在爆炸、腐蚀和试剂有毒等现象,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致使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畏惧感。因此,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 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少渲染实验的危险性, 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机会进行安全教育。在做演示实验之前必须做好周密的准备, 对实验的危险做好充分的估计和预防, 实验时规范操作, 即使出现意外也不要惊慌失措, 应从容、冷静地处理。通过示范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 也让学生掌握实验安全知识。另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改进实验, 使之安全化、绿色化、微型化。在学生实验前, 教师应讲清楚实验药品的性质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指出可能产生的危害, 促使学生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提高他们的警惕性。为了加深印象, 可用计算机动画模拟化学实验中的违规操作, 直观生动地呈现一些化学事故对人身或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从反面来教育学生。如: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液体四处飞溅;点燃未验纯的氢气致使氢气发生器爆炸;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 水倒流入试管炸裂等, 让学生“亲身感受”错误操作的危害。当然, 在反面教育之后, 还有必要向学生指出危险操作后的补救措施。如: 酒精灯不慎碰倒后着火,不要惊慌, 应立即用湿抹布或细沙扑灭; 皮肤上沾到酸碱液, 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等等。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还应加强监督指导。在化学理论课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化学史实或新闻资料,这样,既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随堂演示实验来身体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初玉霞.化学实验技术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学校)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美术知识、技能只是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使幼儿的发展。  【关键字】美术教育 幼儿 创造
介电弹性体(DE)是一种能够在电刺激下改变形状或体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活性聚合物。目前,常用的DE基体介电常数(k)低,为获得大的电致形变,要施加高的驱动电压,对人体和
【摘要】通过化学的学习,要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内的趣味导学和课外的扩展视野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造能力 发散性思维 课外小组  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下面笔者结合
教育家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自己把要学习的内容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发现和创造。笔者就用自己课堂中五年级下册《找规律(二)》的几个片段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引导学生更有效的“找”规律,同时也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更精彩。  片段一:在生活中“找”  师:老师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问题:这是我家浴室的一面墙,长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