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周围皮肤湿疹破溃1例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sor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贝复济联合局部高流量氧气治疗,在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周围皮肤湿疹破溃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全身状况、局部创面、疼痛等评估,局部分泌物细菌学培养,透析时段应用贝复济联合局部高流量氧气治疗的方法,对1例血透长期导管周围皮肤湿疹破溃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应用贝复济联合局部高流量氧气治疗的方法护理,三周后,留置导管周围湿疹破溃伤口完全愈合。结论:贝复济联合局部高流量氧气治疗能有效促进血透长期导管周围湿疹破溃伤口的愈合。
  关键词: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皮肤湿疹破溃;护理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良好血液透析效果的重要前提[1]。自体-动静脉内瘘虽作为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有着使用方便安全、寿命长等优点[2],但对于受到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等因素影响而无法顺利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建立隧道的、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则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方法[3]。在美国和英国的血液透析人群中,长期导管的使用率分别已经达到18%和24%[4]。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导管栓塞是长期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5],以及导管周围皮肤过敏、破溃等,都是导致最终拔管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1例长期导管周围皮肤湿疹破溃患者的护理。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57岁,透龄24年,曾先后行双侧上肢动静脉内瘘手术,20多年后因流量不佳,内瘘闭塞,改行长期置管,由于流量不佳、导管堵塞等因素,先后行了左右颈内静脉、左右股静脉置管,2017年4月再次行右颈内静脉置管,置管一月后出现隧道口化脓性感染,最初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周围皮肤有湿疹样表现(6×10cm),有小脓包,继而导管隧道出口周围皮肤破溃化脓(3×4cm),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取做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查血常规白细胞:6.29×109/L,中性粒细胞:73.3%。
  2.护理
  2.1 评估:年龄、生命体征(体温)、病史、营养状况、用药、心理状态。创面类型及愈合阶段、创面大小、深度、渗液量、渗液性质、周围皮肤的颜色、水肿。疼痛度分级。局部分泌物细菌学培养。动态观察评估伤口情况,并且做好记录以及影像资料。
  2.2 皮肤湿疹初期换药方法 透析时进行置管处换药,以导管出口处为中心用棉签进行洗必泰消毒,待干后予以百多邦涂抹患处,以无菌纱布覆盖,并用3M胶布固定。
  2.2 改良后护理措施 1)上机前伤口处理:0.9%生理盐水棉球湿化小心分离纱布与伤口;3%双氧水棉签清洗消毒伤口;0.9%生理盐水棉球彻底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用贝复剂喷涂伤口;8-10L/min的高流量氧持续局部伤口吹氧30-60min。 2)下机前伤口处理:再次用贝复剂喷涂伤口后氧气吹干;2%葡萄糖酸氯已定醇棉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及导管;导管下面垫无菌小纱布防止活动时导管与伤口摩擦;伤口处覆盖无菌纱布。
  2.3 心理护理 该患者透析龄24年,由于病程长、经济负担重、疼痛等原因,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不良心理。
  2.4 健康教育 长期导管患者的自我管理对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6]。告知注意事项[7]:保持置管处敷料清洁干燥;置管处出现皮肤瘙痒,禁止抓挠;洗脸、洗头时避免水流至导管口,沐浴时用3M敷贴密封导管;穿脱衣服,防止动作过大牵拉導管;注意饮食,保证蛋白质及热量的摄入,增强抵抗力。
  3.结果
  通过应用贝复济联合局部高流量氧气治疗的方法护理,三周后,留置导管周围湿疹破溃伤口完全愈合。
  4.讨论
  国内外学者研究均表明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造成拔除导管的最常见的原因[1]。本病例中患者护理取得良好效果,对今后相关护理工作的提示:1、导管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早期感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有效措施;2、对导管口分泌物进行细菌检测能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指明一定的方向;3、动态观察评估伤口以及做好记录、保存影像资料非常重要,能帮助判断伤口的发展趋势及措施的效果。4、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是长期和持续的过程,导管的护理和管理尤为重要。5、患者的心理护理也不容忽视。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少血液透析导管相关的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
  5.小结
  贝复济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 局部氧疗有抗感染的作用,对厌氧菌产生特异性抑制作用。亦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微循环,加快创面愈合。并对周围湿疹样皮肤起到干燥作用。因此贝复济联合局部高流量氧气治疗能有效促进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周围湿疹破溃伤口的愈合。
  参考文献:
  [1]徐琴芳, 赵文娟, 杨庆华.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并发症的护理.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19): 114-116.
  [2]王玉柱, 张丽红. 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诊断及防治策略.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2. (09): 684-686.
  [3]杨晋. 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双腔深静脉置管质量的探讨.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21): 167-168.
  [4]Quarello F, Forneris G, Borca M, Pozzato M. Do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have advantages over arteriovenous fistulas or grafts. J Nephrol. 2006. 19(3): 265-79.
  [5]王久萍, 尚琳, 王恒进, 周莲茹. 78例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常见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21): 40-41.
  [6]艾俊英, 丁义敏. 血液净化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菌血症分析与护理.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 2010. (01): 53-54.
  [7]陈萍, 邬丽霞, 陈玉玉. 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包头医学,2012,(01):46-48. 2012,(01):46-48.
其他文献
摘要:最近,随着临床疾病普查,我们发现,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罹患率和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中[1],这表明,我们应该就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开展更多的科学研究,以便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去福祉。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缓慢、病程缓慢、预后缓慢的特点,导致其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据临床心理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担心自己的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患者全程陪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陪检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都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患者全程陪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检查等待时间缩短,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期刊
摘要:目的:在中风患者恢复期进行中医护理,并分析其恢复效果。方法:采取到我院治疗的18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采取常规恢复期护理;观察组90例,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后的角色、躯体、情绪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恢复期进行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乙肝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对于提升其用药依从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于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7.37%,对照组为84.21%(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于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即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卫生护理及服药指导等;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该类患者容易产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76例作临床探究对象,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其余38例接受精细化护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肢体肿胀的比例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且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重度肿胀,而对照组则有3例。结论:在预防恶性肿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07月-2019年02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2例。其中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包括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参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存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内科保守治疗时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阶段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选取的对象为我院在这个时间段接收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根据其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长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有效護患沟通艺术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其根据入院时间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艺术护理,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护理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较高,两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对PICC带管患者院外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00例在我院行PICC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随机抽签分组的基础上,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出院时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院外延续护理,将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对相关护理知识知晓情况以及遵医嘱行为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体会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日常管理能力及骨折发生率同对照组患者相关数据比较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