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正常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的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模型构建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将血小板≥110×109/L作为肾穿刺活检指征的人群肾穿刺后出现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13日至2018年12月27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1036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定义需要临床干预的出血为显性出血,定义输注红细胞或介入治疗或肾脏手术或死亡为大出血。

结果

纳入研究的1036例患者中,显性出血和大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76%(39/1036)和1.54%(16/1036)。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与显性出血相关的变量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1、红细胞压积<0.4和肾长/身高<0.066,其优势比分别为2.16(95%CI:1.08~4.34)、4.04(95%CI:1.39~11.76)和2.65(95%CI:1.08~6.50);与大出血独立相关的变量是血红蛋白<100 g/L和肾长/身高<0.066,其优势比分别为10.29(95%CI:3.65~28.95)和7.87(95%CI:1.02~60.43)。进一步用列线图可视化这些变量构建预测出血模型。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显性出血和大出血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13(95%CI:0.682~0.742)和0.802(95%CI:0.774~0.827),显示了良好的临床价值。

结论

对于血小板正常的患者,基线肾功能、贫血和肾脏相对大小是肾穿刺后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16SrRNA测序分析肾结石患者结石及尿液微生态结构。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采用16SrRNA测序技术检测结石标本和尿液标本中的微生物信息,根据结石成分将标本分为碳酸磷灰石组、草酸钙组、磷酸铵镁组、尿酸组,分析各组样本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结石标本中菌群门水平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为主,科水平以肠杆菌科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国内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相关中文文献,收集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已发表的关于膀胱热灌注化疗后不良反应以及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比较的对照研究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关于膀胱热灌注化疗预后的研究共有879例患者入选,膀胱热灌注化疗与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骼肌萎缩的关系。方法将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13例慢性肾脏病(CKD)5期规律透析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定法评分(MRC)测量结果,将其分为无萎缩组(53例)、轻中度萎缩组(38例)与重度萎缩组(22例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透析过程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中心新进入规律血液透析的10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透析过程中出现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所有患者在1个月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分析影响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对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建模后可得到影响因素的COR值以及对应的置信区间。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模型中,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