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地传输网络优化改造的思路及实现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某分公司本地传输网因历史原因造成多张网络并存的情况下,导致整个本地传输网络规划不合理、部分段落资源匮乏、网络建设重复、资源浪费、网络安全性不高、对业务承载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的清理调查、分析研究,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网络优化建设原则对本地传输网络进行合并、优化、改造,并最终成功的实现本地传输多张网络的融合优化,并通过设备利旧、下电等工作实现降本增效,从而达到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提高网络的容量及安全性,为当前及未来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的优化改造目的。
  关键词:传输;融合;优化;改造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3-0000-02
  1 概述
  某分公司因历史问题造成拥有A、、B、C三张本地传输网。三张网络基本满足了WCDMA、GSM和数固业务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造三张网络的网络架构都不完善以及近年来3G和数固业务迅猛发展,导致某分公司的本地传输网部分段落网络容量紧张、规划不合理、安全性不高、且传输设备共站较多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较突出。某分公司通过对三张网络的融合优化、改造,设备利旧、下电等工作,提高了网络容量、安全性及科学性且达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
  2 背景
  网络现状
  A平面:主要包括华为、阿尔卡特SDH设备、华为波分系统、地杰微波设备及PDH设备;网络结构为汇聚层、接入层,基站接入成环率为16%。
  主要业务承载情况:GSM基站业务、移动交换电路、集团租线、PSTN业务。
  B平面:主要由华为SDH设备组成,网络结构为汇聚层、接入层。
  主要业务承载情况:数固业务、集团租线、PSTN业务、SCDMA基站业务、移动交换核心电路。
  C平面:主要由华为、中兴两类设备组成,基站接入成环率为34%(不含室分)。网络结构为骨干层、汇聚层、边缘层三层结构。
  主要业务承载情况:3G基站业务、移动交换业务、集团租线及部分数固业务。
  3 本地传输网存在的问题
  3.1 网络容量瓶颈
  (1)A.C平面核心汇聚环带宽占用率。市ASON核心层、汇聚环8、10、11、14、15等环网的VC4的占用率达90%以上。
  (2)C平面市-县10G环带宽占用率。郊县东环、北环、西南环、中环的V4占用率都达到85%以上。
  (3)因此无论是A平面还是C平面,核心、汇聚网络都存在一定的瓶颈,无法满足未来3G业务和大颗粒数固租线业务的发展需求。急需要通过对两张网络的核心、汇聚网络进行改造扩容,提占用主高核心带宽。
  3.2 网络资源浪费
  A、C平面的共站设备重叠使用情况严重,约有1200余个站点存在2G、3G传输设备共站,即浪费了传输设备及光缆线路资源,又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电费等维护成本。
  3.3 网络安全性不高
  由于光缆资源严重不足及网络规划原因,A、C平面的传输网元成环率都较低,A平面约为15%,C平面约23%;基站入环率更低,A平面约为18.7%,C平面约为34%,且都为不含室分站的成环率。因网络多为星形结构,一次小的光缆中断或设备故障导致5个以上基站同时中断的片掉情况相当频繁,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业务使用及感知度。
  4 三网融合优化、改造方案及策略
  4.1 三网融合优化、改造思路
  网络规划与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结构清晰,网络容量大及安全可靠性较高的目标传输网。
  网络发展以业务需求为基础,完善C平面汇聚网络架构,逐步实现汇聚层的双节点接入;边缘接入层结合A、C平面,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传输网的可靠性、生存性和应急调度能力。
  从设备组网、工程建设维护、节省投资的角度出发,传输设备按照区域划分的原则,同区域内统一为一个厂家的设备。
  在满足业务增长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本地网资源利用率。
  4.2 三网融合优化、改造目标
  结合业务发展需求,建设清晰的网络分层结构(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核心汇聚构成环型保护或网状网,边缘层以环形网络为主,基站成环率达到60%以上。
  本地传输网逐步向目标传输网演进,网络安全性高,业务调度能力强,为全业务运营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撑,所有站点均具备支持MSTP业务能力。
  共站节点实现融合,拆除下电设备利旧到其它新建节点。
  目标网络结构图:
  清晰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核心层由OSN9500设备组成ASON网络,汇聚层由波分、10G速率等级的设备组成,接入层主要由2.5G、622M及155M速率等级的设备组成。
  4.3 三网融合优化、改造原则
  核心层以网状结构为主,综合调度、传送各类业务。
  汇聚层以环形结构或网状结构为主,综合传送、调度各类业务。
  边缘层以环形结构为主,根据传送业务特性及要求的不同,分为移动业务接入网络、固定业务接入网络等,可分别组网或统筹规划组网。
  光缆网建设结合业务发展情况,统筹规划,以环形建设为主,核心层建设网状结构。
  光缆建设边缘层以24芯为主,汇聚层光缆不小于36芯。
  4.4 三网融合优化、改造方案实施步骤
  A、B平面弱化,将A、B平面与C平面共站的节点进行融合、割接。
  第一步、优先割接A平面网络末端与C平面共站站点,及A平面中非关键节点。割接站点1187个,拆除华为设备631端,阿朗设备311端,PDH和微波设备245端。
  第二步、对剩余链、部分环上共站的设备电路进行割接,割接站点924端,调整网络结构,利用割接下来华为设备用于对新建站点。
  第三步、A平面剩余站点暂时保持现有网络结构,随后期工程建设逐步向C平面融合演进,最终合为一个平面。
  C平面需对市区21端A平面华为设备进行网络改造,实现网络融合,并对郊区253个共站站点进行电路割接。
  5 结论
  通过优化、改造最终完成共站设备的业务割接,割接后对重叠设备进行下电拆除,并利旧使用,对A、C平面进行成环优化割接。完成186个环网的成环优化,1200余套传输设备拆除入库,节约电费支出148.32万/年,利旧SDH设备335套,盘活资产约2517万,宏基站成环率提高到56%,基站片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片掉发生率下降300%以上。整个本地传输网络融合、优化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此次优化改造工程,总结出本地传输网络的优化应以分析业务电路的需求为切入点,针对传输网络的安全性、可控性、高效性及扩展性四个考量,对现网指标进行评估。然后根据现网存在问题和业务需求确定网络优化目标,根据目标针对传输网的网络结构、传输设备、光缆线路三个要素分别进行优化,使传输网络更加安全稳定,使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吴杰,韦炜.本地传输网优化[N].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6,8.
  [作者简介]刘贵香,北京邮电大学学士,现工作于中国联通成都分公司网络维护管理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在网络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我们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其传播的快速性以及这些信息的传播者身份很难追查,所以我们要重视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因为很多人的资料都是储存在网上所以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就这些安全问题来进行一些探寻,希望能寻求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相互联系  中图分类号:TP393.08  现在每个计算机都储存
本文利用现有移动GPRS网络,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主要完成了汽车GPRS防盗报警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硬件以单片机STC89LE58RD为控制核心,采用GPS模块对汽车进行定位;采用串口摄像头模块进行拍照,实时监控车内动态;采用GPRS模块来实现系统的短信控制,发送图片、彩信和连接服务器等;采用液晶屏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
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加强实践性教学对中职平面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性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实践性